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穿越明末,我率先举起义旗 > 第366章 刘广生殉节,劝韩纪投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66章 刘广生殉节,劝韩纪投效

对于神一魁的归附,嬴庆并未立即接纳,而是先言明秦义军的规矩。

秦义军对所有率部加入人员,都是要将其部下打散混编的,不可能留下山头的隐患。

这一点,此前可就让几支来投的小股义军,心生抵触,最终不愿意接受。

神一魁在略微思量后,立即应允,但也提出了一个请求。

那就是抓到明军参将张问政后,要交给神一魁亲手处决,好为其神一元、高应登等人报仇雪恨。

嬴庆自然答应了,并给了神一魁一个中军副游将的职位。

这是秦义军成立以来,第一次给新加入人员这么高的职位。

毕竟,神一魁是率部六七千人来投的,若按旧例给个把总官,有点说不过去。

何况,在神一魁带来的队伍中,有一千多骑兵,两千多人是明军边军逃卒。

神一魁手下两名主要将领,给了营总的职位,其余六七名略有身份的军官,给了把总、总旗、小旗以示优待。

秦义军如今名声大噪,之后定然还会有不少义军队伍前来归附,如此也树立了个优待归附者的范例。

嬴庆还问了神一魁的真名,结果其真名就是神一魁,并非化名。

“神”这个姓氏极为罕见,尤其是在北方。

据说“神”这个姓源自姜姓,属神农氏后裔分支。

《丹徒县志》所记,炎帝榆罔的后代,因失了帝位,改氏为神;另有黄帝臣子神皇的直属后裔中,亦有此姓。

四月二十七日凌晨,刘广生、贺虎臣两部明军深入玉华山,以险要山林为依托固守。

虽然打退了秦义军的几次试探性进攻,但也被数百门火炮的轰击吓得不轻。

深夜之时,刘广生和贺虎臣两部明军,从玉华山西面进行全力突围,却被早已准备的骑营两游将率军截杀,明军溃败,死伤惨重。

刘广生于乱军之中被生擒,其部被骑兵冲散,或退回玉华山中,或直接投降,或四散而逃,亦或是跟随贺虎臣部明军,强渡三水河突围而出。

秦义军没有追击,一是担心夜间被贺虎臣埋伏;二是嬴庆下令不许追击。

在宁夏之时,秦义军就与贺虎臣在宁夏后卫的长城关交战过。

虽说贺虎臣在城池的攻守战落败,但也保留了不少兵力突围离开,由此能够看出,贺虎臣是有一些用兵之能。

且,嬴庆对贺虎臣有所了解。

原历史上的贺虎臣,也属于有名将领,最先任天津海防游击,后为登莱参将、兖州参将、延绥副总兵。

在延绥任上时,率军协助杨肇基大破进犯边关的河套鞑子,升任都督佥事。

后移任宁夏,多次防卫鞑寇进犯,摞功升为总兵。

陕西各地闹反后,贺虎臣又先后击败过李老柴、刘六等多部起义军。

在崇祯六年时,蒙古插汉虎墩兔共五万骑自清水、横城分道进犯宁夏,一众守备、边将尽皆闻风溃逃。

贺虎臣逆势而上,率千骑入守灵州,领城中兵力出击。

但在大沙井遭遇袭击,因兵力悬殊力战而死,朝廷追赠都督同知,荫世袭锦衣副千户。

其子贺赞,其弟贺诚,皆于《明史》有传。

嬴庆自然是不想对贺虎臣这种有为边将赶尽杀绝的,更希望留着其性命防卫边镇,守护华夏边境安宁。

所以,在得知贺虎臣率部突围后,并未下令追击,只是对玉华山中的刘广生残部兵力进行围困。

翌日清晨,秦义军对玉华山残敌展开清剿。

在秦义军火器的打击下,残敌或投降,或被俘,或歼灭,或逃遁。

值得一提的是,刘广生的幕僚韩纪,被秦义军俘获。

蒙宪、秦盛等人押着刘广生、韩纪等重要的明军俘虏,来到嬴庆帅帐。

骑营千总官秦盛拱手,然后指着刘广生说道:“大帅,此人便是刘广生,在战斗中被活捉!”

嬴庆目光看向被护卫兵强压着下跪的、剧烈挣扎的刘广生,道:“刘巡抚,看你这样子,想来是不愿意到我秦义军效力了!”

刘广生恶狠狠的盯着嬴庆:“庆贼,本官恨不得生啖汝肉!”

嬴庆嘴角掀起一抹玩笑的弧度:“那些饥民难民,又何尝不想生吞活剥了你们这些贪官污吏?”

“休要多言!既然落到了尔等贼人之手,要杀要剐,悉听尊便!”刘广生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

嬴庆淡淡一笑,从身后架子上取下一把宝剑,丢在刘广生面前:“念你还有几分骨气,自行了断吧!”

“庆贼,本官会在黄泉下等你!”刘广生仰天大笑,拾剑在手,横剑自刎,鲜血喷涌,瞋目倒地。

嬴庆目光看向其他被俘的明军将领:“想要殉节的,自可跟上他刘广生!”

被俘的明军将领无人应答。

嬴庆缓缓踱步,目光如刃扫过众人,一挥手道:“韩纪留下,其余人带下去,不愿降的,给他们三日干粮,与那些不加入我们秦义军的明军俘虏,一同放出营去!”

“是,大帅!”护卫兵答应一声,将几名被俘明军将领押出营帐,讲明秦义军的规矩,询问是否愿降。

自是有聪明人愿意留下,此处不表。

嬴庆目光看向韩纪,只见其一身读书人装束,身形清瘦,约莫三十五六的年纪,神情镇定。

打量片刻,嬴庆对左右吩咐道:“来人,松绑,让韩先生起来说话!”

绳索落地,韩纪被护卫兵扶着站起身。

他揉着发麻的手腕,有些错愕的看向嬴庆。

本以为他给刘广生献计,导致了数十股大小义军队伍的败亡,嬴庆定然会对他恨之入骨,乃至施以极刑。

却不料嬴庆竟令人给他松绑,让他站着说话,似有宽待之意。

嬴庆端坐帅案,凝视韩纪片刻,方才开口:“韩先生,你是如何看待大明如今处境的?”

韩纪目光盯着嬴庆,似要看出后者内心的真正意图,却见嬴庆神色自然,仿佛只是寻常问话。

他略微沉默,坦然的开口:“积重难返,国维难久,秦失其鹿,天下共逐!”

嬴庆面色平静,再度问道:“那韩先生对当下的起义,是如何看待的?”

韩纪没有丝毫的犹豫:“非时短所能为!”

“我秦义军如何?”嬴庆又问。

“或可取天下!”

韩纪抬头看了看嬴庆,接着说道:“要坐天下,尚需让长城内外安宁!”

嬴庆闻言,这才微微颔首,继而起身离案,踱至韩纪身侧:“韩先生既有大才,何不为天下安宁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