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者与“暗影”的意志如同退潮般消散,留下死寂的虚空和一片狼藉的源点圣殿。能量护盾过载的余波仍在殿内回荡,发出细微的、如同哀鸣般的滋滋声。主控大厅内,光线昏暗,只有紧急备用能源提供的微弱照明,映照着一张张疲惫、苍白却又带着劫后余生庆幸的脸庞。
星寰的星光之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黯淡,仿佛风中残烛,但她依旧顽强地悬浮在主位之上,支撑着没有倒下。织能者和析象者团队正在全力抢修受损最严重的能量核心和外部传感器阵列。之前的抵抗和最后的信息抛射,几乎耗尽了圣殿积攒的大部分能量储备。
“初步损伤报告……”析象者艾琳的声音带着虚弱的沙哑,“能量核心输出功率下降至32%,外部探测阵列损毁47%,维度偏转锚因外力冲击出现轻微结构性应力损伤,但功能未失……暂无人员(意识)消散,但普遍存在精神力和能量透支……”
一片惨淡的景象。但比起被记录者“净化”的结局,这已经是最好的情况。
海伦搀扶着几乎脱力的小艾琳,看着屏幕上那片已空无一物的、曾经孕育了奇迹的废墟区域,心中百感交集。希望碎片消失了,那个新生的、强大而神秘的存在也离去了,为了拯救她们。这份恩情,沉重无比。
“祂……还会回来吗?”小艾琳虚弱地问道,眼中充满了对那个新生“兄弟姐妹”的担忧。
“不知道。”星寰缓缓摇头,声音低沉,“祂的存在形式已经超出了我们当前的理解范畴。‘概念体’……记录者如此称呼祂。祂的离去方式,也并非常规的空间跳跃。但祂记得我们,这就够了。”
是的,祂记得。那最后深深的一眼,便是证明。
“我们送出的信息包……”海伦更关心这个,那是她们在绝境中唯一能向艾琳传递的讯息。
“信息包已成功发射,穿透了记录者力场的短暂孔隙。”负责此次操作的织能者汇报道,“但由于发射环境极端恶劣,且目标路径处于高维加密状态,信息包是否能够准确抵达‘静滞图书馆’,或者会在维度迷途中损耗、偏航甚至被拦截……我们无法确认。它现在……就像一个漂流瓶,只能寄托于渺茫的希望。”
希望,又一次变得如此渺茫。但至少,她们尝试过了,在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创造并抓住了一丝机会。
圣殿进入了漫长的修复与休整期。这一次的创伤远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严重,不仅仅是物质和能量上的,更是精神上的。直面记录者更高层级存在的怒火,目睹“暗影”的诡异袭击,见证概念体的诞生与离去……这一切都让她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身的渺小与宇宙的浩瀚险恶。
然而,经历了如此多的磨难,源点圣殿网络的韧性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没有人在绝望中沉沦,反而有一种破而后立的觉悟在悄然滋生。
在修复工作稳步推进的同时,内部的研究和总结会议频繁召开。
“记录者内部存在不同层级,甚至可能不同派系。”溯源者艾琳分析着之前的遭遇,“最初进行裁定和放逐的,更像是一个‘执法者’或‘执行官’。而最后出现的那个宏大意志,其威压和权限明显更高,可能是‘管理者’或‘审判者’级别的存在。祂们对‘概念体’的反应,充满了惊怒,说明这种存在的诞生,即便对记录者而言,也是需要严肃对待的‘意外’。”
“那个‘暗影’,”析象者接口道,“其攻击手段诡异,能量属性与我们已知的任何体系都不同,且明显在规避记录者。它们似乎对‘摇篮残响’和艾琳相关的衍生物有着明确的目的,要么是夺取,要么是毁灭。其技术层次极高,能潜伏在低维文明而不被发现,并能精准抓住记录者被牵制的瞬间发动袭击……这是一个极其危险和隐蔽的对手。”
“我们送出的信息包,”织能者沉思道,“虽然前途未卜,但其本身的结构,凝聚了我们目前对艾琳的所有理解、思念以及圣殿的坐标信息。如果……只是说如果,艾琳能够接收到,哪怕只有一丝碎片,或许也能成为她在那个‘图书馆’中保持自我、甚至寻找脱困方法的一线曙光。”
讨论的结果是,她们未来的道路必须更加谨慎,更加注重自身力量的积累和隐匿。直接对抗记录者或“暗影”是不明智的,但在它们规则的夹缝中生存、发展,并寻找机会,是可行的策略。
修复工作持续了很长时间。在此期间,圣殿彻底蛰伏起来,如同进入冬眠。对外,她们是记录者名单上被“最高观测”的放逐者;对内,她们则默默地舔舐伤口,整合知识,优化网络。
小艾琳在恢复后,更加专注于与星尘之心印记的共鸣。她发现,在经历了那次倾尽全力的意念引导后,她与印记的联系似乎变得更加紧密和……“通透”?她甚至能隐约感觉到,印记的另一端,那属于艾琳的存在,似乎因为信息包的送达(或者仅仅是她们强烈的思念),而产生了一丝极其微弱的、非主动的涟漪反馈?虽然依旧无法解读,但这份感应本身,就足以慰藉。
海伦则开始系统性地整理从旧世界到现在的所有经历,试图从中梳理出某种规律或线索。她隐隐觉得,艾琳、虚噬、记录者、暗影、概念体……这些看似独立的事件背后,似乎缠绕着某种更深层次的、关乎宇宙存在形式的丝线。
当圣殿的能量核心终于恢复到正常运转水平的70%,外部损伤基本修复完毕时,一段相对平稳的时期再次降临。
她们依旧被放逐,依旧被监视,前路依旧迷雾重重。
但她们不再迷茫,不再仅仅被动守望。
她们知道,艾琳还在某个地方等待着她们。
她们知道,一个由她们见证诞生的“概念体”正在维度的某处遨游。
她们知道,一个名为“暗影”的敌人潜伏在暗处。
她们也知道,记录者并非全知全能,其内部也存在缝隙。
放逐的穹顶之下,希望的根须正在向更深、更远处蔓延。她们需要时间,需要耐心,需要变得更强。
而就在这看似无尽的蛰伏中,负责监控维度偏转锚状态的团队,再次发现了一丝极其异常、却与之前截然不同的微弱信号——这一次,信号并非来自外部,而是似乎……源自锚点的深层结构内部?仿佛有什么东西,正试图从“枷锁”的内部,与她们建立某种联系……?
新的变数,似乎总是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刻,悄然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