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另外,上午有一位姓胡的大爷来访,约您有空时一起下棋。”

“好,我会在下午四点前赶回来。”

李建设想了想补充道:“下棋的事让爸爸代我去几局,热热场子,我明天有空再去。”

“好的!”

小当心里有些莫名的荒诞感,下棋居然还能找人代替?

饭后,李建设出门去了,丁秋楠还未搬家,梁拉娣还想再工作几个月,方便年底结算全年工资。

他此行是去安排丁秋楠父母的生活,别人有独生女,赡养父母理所应当。

骑自行车不太方便,但如今虽能买到进口车,却显得太过张扬,暂时作罢。

抵达丁家时,丁秋楠已在门口等候。

“李建设!”

“嗯,干嘛站在外面?”

李建设停好车,还没来得及拿袋子,丁秋楠已投入他的怀抱。

“先进屋说吧。”

他毫不避讳,反正他们即将搬走,不会有人闲话。

“好。”

丁秋楠帮忙提袋子,此时丁如山夫妇也从屋里走出。

“丁叔、丁婶。”

李建设随意打招呼,入屋后便商讨搬家事宜。

“我那儿空出个小院,在北新桥附近。

丁叔,先搬过去住。

等 ** 后在大前门找到合适的院子,秋楠挑好了,再搬一次就行。”

“李主任,多谢您费心。”

丁如山已退休,收入有限,还需女儿资助,说话并无太多分量。

李建设只是来通知一声,顺便吃了顿饭,刚过中午,搬运工便到了。

他没留在此处,而是带丁秋楠先行离开,前往工人医院宿舍短暂休憩。

随后抓紧时间整理行李,东西不多,之前搬过一次,这次只有两个包,拎起来就走。

趁时间充裕,他们赶到小院,搬家的小货车也准时到达。

丁如山夫妇对这里很满意,独门独院,七间房足够舒适。

“爸、妈,我和建设先走一步。”

丁秋楠随即骑上自行车,一同前往大栅栏。

途中,李建设思虑片刻,还是开口道:“秋楠,我和你秦姐几年前已经离婚。

我说这件事,并非重修旧好,而是为了公平对待彼此,以后我会保持单身。”

这事,除了秦姐,你也算是唯一知情的人了,千万别往外说哦。

“啊?”

丁秋楠十分惊讶,“建设,这样做不太好吧!秦姐那边得多难受。”

“都已经老夫老妻了,没什么不好的。

你别有心理负担,在院子里该怎么过就怎么过,以前不是也这样吗?以后咱们一起过日子,多陪陪念念,刚才秦京茹还去参加念念的家长会了。”

李建设知道丁秋楠脸皮比较薄,现在应该能放得开了吧,他还没结婚,对谁都可以一样。

“嗯,我知道了。”

丁秋楠搂着李建设的腰一会儿才松开,快到前门楼子了。

快到四点时,李建设把人带回了家,安排在后院东屋休息。

秦京茹过来帮忙铺床。

于海棠抱着孩子,好奇地看着丁秋楠,听说过她的大名,却没想到这么漂亮。

“那个,该走了,我约了徐慧真谈生意,你们先忙,晚上一起吃饭。”

李建设赶忙离开,距离能让人更美好。

丁秋楠和陈雪茹同住一屋,她们当初一起生了孩子,也在后院住了近一年,彼此都很熟悉。

当他走到前院时,刚喝了一口茶,就听见声音。

“哥,你看谁来了。”

徐慧真看到李建设就打招呼。

李建设仔细一看,是徐慧芝带着三个年轻女孩,两个大的一个小的。

“李哥!”

徐慧芝已经多年未见。

“慧芝,好久不见。

这些都是你的女儿?”

李建设认出来了,不得不说,贺永强虽然长得不怎么样,但女儿们都很漂亮,只是小女儿稍逊。

徐慧芝急忙说:“快,春芬、丽霞、夏儿,还不快叫叔叔。”

“叔叔好!”

“叔叔……”

三个女儿好奇地打量着李建设,看起来三十多岁,怎么是妈妈和三姨的哥哥?

“你们好,都过来坐吧。”

李建设笑着继续说:“春芬、丽霞,一转眼你们都长大了。”

徐慧芝在一旁插话说:“你们小时候,叔叔还抱过你们呢。”

徐慧真附和道:“哥,我已经把三个孩子的户口迁到京城,跟我的户口在一个户头上了。

我想让孩子们来这里读书、工作。”

“这是好事啊!”李建设明白徐慧真的心思,她是想把贺永强的女儿争取过来,让那个固执的老头尝尝被背叛的滋味。

然而徐慧真确实心疼自己的妹妹徐慧芝和那三个姑娘,她只是针对贺永强而已。

提到贺永强,李建设就头疼,因为徐静上大学后,开始跟他通信……

“确实是好事,但贺永强太固执,不愿意让孩子们进城。”徐慧真自有办法处理这件事,但得知贺永强怕李建设后,事情变得简单多了。

忽然,一个小女孩喊道:“不许你这样说我爸!”

“哎呀,你怎么跟三姨说话呢。”徐慧芝吓了一跳,她的女儿继承了贺永强的倔脾气,一路上叮嘱她听话,结果还是没听。

徐慧真笑着安慰:“没关系,我喜欢这个孩子,像极了贺永强。”

李建设摇摇头,这不是他的问题,徐慧真肯定能搞定。

“慧真,贺永强那边你别插手,要是他不同意,让他来找我。”

“好!”徐慧真答应了一声,又说:“哥,丽霞的成绩还不错,我想让她复读考大学。

春芬也想出来工作了,要不让她先跟你学一段时间?反正你这里也需要人手,她还能跟着你学会计。

大家都知道你最擅长算账。”

“你是说让我教春芬?”

李建设有些犹豫,当初看这两个丫头可怜,帮了些忙,还以为可以成为儿媳妇。

但现在,他的几个儿子都去读大学了,眼界不一样了,婚姻方面他即使能做主,也不想 ** ,随他们自由恋爱就好。

适龄的只有一个言乐,但年龄不匹配,而且已经打算让言乐和唐艳玲交往。

因此,春芬和丽霞不再是儿媳妇的选择,他培养她们做什么?

不过这两个丫头都很能干,尤其是春芬,在未来将是徐慧真的得力助手。

他从徐慧真那里挖走不少得力之人,像片爷、赵雅丽等人,原本都是徐慧真的核心班底,如今都成了他的手下。

“李哥儿,你就带着春芬吧,她跟着你肯定能学到东西。”

徐慧芝来之前已听说李哥儿现在的实力,连姐姐的小酒馆,大股 ** 是他。

未来,他还计划投资开宾馆。

春芬和丽霞拘谨地坐着,小夏也不再反驳。

“好吧,谁让我是你们的哥哥呢?都是一家人。

这样吧,春芬就留在这里当会计,不过我一向懒散,平时就在院子里办公。

等以后有了合适的办公楼,再搬出去。”

李建设心中暗喜,徐慧真识人有道,善于挖人,他挖走这些人才也算合情合理,“肥水不流外人田”。

“春芬,还不快谢谢你的李叔叔。”

徐慧芝轻拍仍在发呆的大女儿,这孩子反应太迟钝,长时间在家洗衣做饭,脑子都不灵活了。

“谢谢李叔叔。”

春芬对李建设有些印象,小时候吃的糖就是他送的,那糖纸至今还保存着呢。

“哎,春芬,这是小当,我的秘书,她一会儿带你挑房间,你找个时间搬过来。

你先做我的私人会计,等熟悉了再决定是否去财务部。

我这边正缺人手,手下有十几个会计和出纳。”

李建设说完,又问:“慧真,你今天来就为了跟我说这个?”

“不止呢,慧芝是昨天下午才到的,我是临时带过来的。

哥,我想跟你商量开宾馆的事,我已经选好地址了,只是投资太大。”

徐慧真资金不足,虽然可以承包项目,但装修费用更高,还需要聘请服务员,粗略一算,她的资金连一半投资都凑不够,所以需要先和哥哥商议。

当初两人就约定好,只要她做生意,就必须和哥哥合作。

“大概需要多少投资?”

李建设毫不谦虚,现在钱很值钱,而且地价便宜,租金低,承包费用也少,单这一项就能省下不少。

一个普通工人不吃不喝干一辈子,也只能挣五六万块钱。

其实根本赚不到太多,工作约四十年,工资起初低后来高,平均下来一辈子也就挣两三万,还得是在情况不错的情况下。

这段时间还要承担家庭开销,只能靠最后二十年攒钱靠利息生活。

比如刘海中是七级工,虽然攒下三万块养老钱,但那是抄家时占了便宜。

阎埠贵精打细算一辈子,还让儿女交养老钱,至今也拿不出一万块家底。

“哥,大概需要二十四万。

我接手小酒馆后,连一半都拿不出来。”

徐慧真这些年挣得不少,但投入小酒馆、小食堂以及两家店铺,资金就不足了。

此话一出,徐慧芝和三个女儿,包括小当都震惊了,一听二十四万,她们有的连二十四块都掏不出来。

“慧真,这钱我来投,不够的部分我先垫上,分红后优先偿还我的本金,按最低利息就行。”

李建设其实利用时间差,再等一两年,就能从银行得到好处。

八十年代,农村有大约一百七十亿无息贷款流入,因八一年农村社员储蓄已达一百六十九亿。

同年,城市居民存款高达三百五十四亿,超八成是定期。

当时农村贷款极其宽松,无需抵押无利息,只要成年有户口、六十岁以下,去信用社按手印就能拿到钱,还能多次借贷。

城市虽有利息,但也宽松,只要敢贷银行就敢放,但合同注明父债子偿、子债孙偿,把不少人吓退了。

不过九十年代中期,农村信用社几乎垮掉,坏账堆积如山,就像后世说的“凭本事借的钱,为什么要还”。

“唉!那我明天就启动宾馆项目了。”

(caef) 徐慧真如此着急,是因为眼见陈雪茹的酒楼即将开业,而自己还只是小打小闹,心里不服气。

李建设想了想说:“慧真,人生不过穿衣、饮食、居住、出行。

你经营的小酒馆、小食堂,陈雪茹的酒楼,傻柱的饭馆,都是关于饮食。”

“现在住的宾馆就是基本的生活需求,只要守规矩,都能赚到钱。”

“哥,经你这么一说,我更清楚了。

我占了吃和住,陈雪茹占了穿和吃。”

徐慧真仔细聆听,这正是学习的机会。

李建设接着说道:“满足了基本需求后,人们会追求更高层次的东西。

比如你,解决了温饱,有了闲钱,不就买电视享受了吗?所以先靠吃穿住行赚钱,大家收入提高了,后面还有更多可能。

就像小酒馆,也是种延伸,家里也能喝酒,为何还要去酒馆?因为那里提供精神享受,但这只是小范围的事,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哥,我懂了。”

徐慧真明白,哥哥总是提前谋划,从当初公私合营时就想着将来要经营生意,如今又将目光投向未来,这一点她远不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