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娘子都首富了,还要考状元? > 第344章 这妮子没见过她母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44章 这妮子没见过她母亲?

平南王府?

这才刚到呢!就等不及了?

许夜撇撇嘴,不过倒也没在意,毕竟这妮子就是冲着这个来的,去就去吧!

他压根不在意。

而且,对方是杨傲君的母亲,也算是半个景朝人,老太君都说过,万一有什么难处,还可以去找对方,没准能帮上忙。

所以,让杨傲君去见见不是坏事

当即便道:“行!一会我让人投个拜帖,到时你以使团的名义去……”

杨傲君的身份没公开,毕竟是个狠人,有前科,以使团的名义就方便多了。

杨傲君僵了僵,可能也觉得这个提议不错,又或者其它原因,总之默认了。

但随后又补充了一句,“你……你也一起去……”

“也行!”

许夜点点头,压根没当一回事,但很快反应过来,几个意思啊?让哥一起去?

他是准备一起去的,毕竟是神将府五娘,万一要对方帮忙呢!提前混个脸熟没毛病。

但杨傲君主动提出,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而且,看这娘们吞吞吐吐,紧张兮兮的样子,明显不对劲,这可是驰骋沙场的将军,什么时候这么扭扭捏捏了?一定有问题。

许夜眼神狐疑。

杨傲君脸色明显有些不自然,瞪了他一眼,而后扭头走了。

许夜莫名其妙,正想叫住对方。

青鸢这时连忙拉住了姑爷,并压低声音道:“姑爷,杨将军是想拉你去壮胆。”

壮胆?壮什么胆?

许夜更加疑惑了,见自己母亲还要壮什么胆?不嫌弃自己是电灯泡就不错了。

青鸢又道:“因为杨将军没见过她母亲。”

许夜僵了一下,“你说什么?杨傲君没见过她母亲?”

青鸢点点头,“杨将军自出生后,就从没见过她母亲,只知道母亲是平南王郡主,但究竟长什么样,是什么人,一无所知。”

“正因为此,她才偷偷跟着使团来北周,就是想看看她母亲。”

许夜怔住了,虽然两国关系不算太好,但有三国盟约,也不算太差啊!

杨傲君都十八了,这么多年都没见过自己母亲?离谱了吧!

“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青鸢道:“当然是杨将军自己说的,昨天抵达上京,杨将军一个晚上都没睡好,她问我……”

原来如此!

就说这娘们,一个驰骋沙场的将军,怎么好端端的这么紧张,敢情是从来没见过自己母亲。

内心想见,可机会真正来了,又无比忐忑。

只是,这不应该啊!这么多年都没见过?难道这娘们小时候,她娘都没去看过她?

这娘也太狠了吧?还是有什么原因去不了?

许夜想了想问:“那她有没有说她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

青鸢摇了摇头。

得!回头让人打听一下。

许夜寻思着,“走吧!再不走她都走远了。”

上京街头很是热闹,毕竟北周京都,街面上各色行人,熙熙攘攘的一片。

街角,有说书先生正在说着三国演义,四周围得水泄不通,不时传来喝彩声。

胡同内,有孩子戴着西游面具嬉戏追逐,好不欢快。

青鸢从一开始的不爽,到这会慢慢变成了傲娇,没办法,盗版避免不了,但姑爷写的话本这么受欢迎,小妮子自然很得意。

许夜就挺无奈,这时代又没法告。

不过还好,起码名气有了,且超乎预料,不仅仅因为话本,昨天城门外的事也已经传开,伴随着那首小令。

偌大的上京城内,无不是议论纷纷。

“快看!京都三杰也露面,公开表态了……”

“何止,八大花魁也表态了,还有上京四美,都来了一半……”

“啧啧!今天到底怎么回事?往日难得一见的大才子大才女花魁,怎么全出动了?”

“孤陋寡闻了吧!还不是因为慈善诗会,上京书院齐大儒,亲自号召上京城的读书人一起支持慈善诗会,支持灾民……”

“不错!上京各大才子才女都出动了,纷纷表示支持慈善诗会,并希望大家支持他们。”

“那怎么青楼花魁也来了?”

“花魁怎么了?花魁也能帮助灾民,据说她们会在诗会上义演,听说……”

“……”

偌大的街头上,类似的场景很多,很是热闹,像极了后世的粉丝见面会。

许夜很满意,脸上笑眯眯。

青鸢很是不解,“姑爷,慈善诗会不是还没开始嘛?怎么就……”

杨傲君道:“他们在提前造势。”

提前造势?

青鸢脸上露出疑惑。

杨傲君道:“还不是多谢了他,弄出一个什么榜单,再加上那一番话,到时谁能筹集到的善款越多,无疑更受世人追捧。”

“读书人好名,而且这本身又是善事,说出去也好听,平时想出名还不敢太张扬,如今有做善事的名头,自然不遗余力。”

“提前造势,就是为了让更多人在诗会时支持他们,筹集更多善款,排名能更靠前……”

说着她看向许夜,眼神有些莫名。

因为这家伙就动了动嘴皮,什么都没干,但看这情形,慈善诗会真的很可能大获成功。

城外灾民,也必然能够的得到极大救助。

青鸢眼眸也是大亮,看向姑爷的目光越发傲娇。

要不是脸皮厚,许夜都被她看的有些不好意思,不过口中还是道:“都是上京书院的功劳,我也没想到动静能闹得这么大……”

这是实话,主意虽然是他出的,但上京书院的号召力,属实有些出乎了他的预料。

如此一来,那就更稳了。

其实许夜今天出来溜达,就是想看看街面上的反应,也看看自己的名气,如果动静不够大,那趁着这两天还可以造一波势。

但现在显然不需要了。

上京城内的动静超乎想象,自己的名气也超乎预料,有这些加成,肯定没跑了。

他是稳了,一点不担心。

但西夏使团这边就不一样了,李长治脸色很难看,当然,他倒不是担心许夜能筹集二十万两,而是诗会动静太大,让他很不爽。

相比之下,皇甫松的脸色更加难看,因为看这动静,诗会真的有助于救灾,他担心北周的态度是否会因此而改变。

也没想到,这才刚到上京,便如此被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