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话说史记 > 第315章 魏国篇·魏氏家族的兴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15章 魏国篇·魏氏家族的兴起

魏氏家族是毕公高的后代。毕公高本是周天子的同宗,周武王伐纣,毕公高立有战功,被封在毕地,便以封地毕为姓。他的后代没有战功,逐渐中断了爵位,变成了平民百姓。因为没有了封地,毕氏后代便流落四方。后代中有个叫毕万的,旅力过人,为晋献公做车右护卫。

晋献公开疆拓土,攻打兼并其他诸侯国,几年功夫便把晋周边的小诸侯国,全部灭掉兼并。毕万做为晋献公的车右护卫,保护献公的安全功不可没,献公便把魏地封给毕万,又封毕万为晋国大夫。毕万以封地为姓,所以又被称为魏氏。

毕万得到封赏后十一年,晋献公去世,他的四个儿子争夺君位,晋国发生内乱。毕万的儿子魏武子,侍奉晋公子重耳。跟随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公子重耳返回晋国后,继承了君位,就是晋文公。晋文公让魏武子承袭了魏氏封爵,并加封魏武子为晋国大夫。官府设在魏邑,从此魏氏开始富贵起来。

魏武子的儿子叫魏悼子,承袭了魏武子的爵位,仍是晋国大夫。他把官府迁到霍邑,霍邑是他自己的封地。魏悼子能力较差,在朝中一直没有什么作为,只是靠祖上的荫德,做了一个太平官。

魏悼子的儿子叫魏绛,他继承了魏氏的家业与爵位。魏绛很贤能,成为了晋悼公的近臣,很受悼公宠信。晋悼公三年,悼公会见各路诸侯,由魏绛主持会盟。

悼公的弟弟杨干搞乱了队形队列,魏绛执法严明,公事公办,不顾悼公的面子。悼公的弟弟不能杀,魏绛就杀了悼公弟弟的仆人,使悼公弟弟丢尽了脸。

悼公见此情景,很生气的说:“会盟诸侯是一件很荣耀的事,如今你却羞辱了我的弟弟,我饶不了你。”

晋悼公要诛杀魏绛。魏绛早有赴死之心,他带着写给悼公的书信,坦然前往。悼公打开书信,只见上面写道:“君命事,臣当以法行事,法不阿贵,方能令行禁止。今杨干搞乱队形队列,臣为正军法,不得已而为之,自知冒犯君威,愿以死谢罪。”

悼公读完,心中怒气渐消,开始反思自己的冲动。他想到魏绛一贯执法严明,对国家忠心耿耿,此次也是为了维护军法的威严。这时,大臣羊舌赤在一旁进谏道:“魏绛一心为公,虽杀杨干之仆,实是为了国家大计,望君上明察。”

悼公幡然醒悟,不仅没有诛杀魏绛,反而亲自向他道歉,并对他更加重用。此后,魏绛尽心尽力辅佐悼公,帮助晋国日益强大,在诸侯中威望大增,魏氏家族也因魏绛的贤能与功绩,在晋国的地位愈发稳固。

晋国西北方紧邻戎狄部落,戎狄本是牧猎部落,居无定所,时常骚扰晋国边民,令人不胜烦忧,派兵去剿灭,戎狄马队早跑的无影无踪。悼公派魏绛处理戎狄事务,魏绛没费一兵一卒,就使戎狄归顺晋国。

悼公十一年,悼公说:“魏绛治理戎狄之事功不可没,今欲重重赏你。”

魏绛赶忙跪地叩首道:“君上,臣之所为,皆为晋国社稷与百姓安宁,不敢受此重赏。且戎狄虽已归顺,但仍需时日稳固,此时赏赐,恐让戎狄生疑。”

悼公听后,心中对魏绛更是赞赏,说道:“你如此深明大义,实乃晋国之幸。那便先记你一功,待日后再行赏赐。如今,南方楚国日益强大,常有北侵之意,你可有良策应对?”

魏绛思索片刻,道:“君上,楚国虽强,但国内亦有矛盾。我们可联合周边诸侯,结成同盟,共同抵御楚国。同时,加强国内军备,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如此,楚国便不敢轻易来犯。”

悼公点头称善道:“就依你所言,晋与楚国的事务,就由你去负责。”

魏绛领命而去,开始为抵御楚国、稳固晋国霸业而日夜操劳。魏国与楚国的关系有了发展,双方不再仇视,而是向着友好的方向发展。悼公说:“自从我任用魏绛之后,八年期间,九次会合诸侯,戎狄与我们和睦相处,连楚国也不仇视我魏国,这都是魏绛的功劳呀!”

魏绛去世后,谥号为昭子。他的儿子魏赢继承了君位。魏赢体弱没有什么作为,很早就去世了。他的儿子魏献子继承爵位。侍奉晋昭公。晋昭公时代晋国的六卿逐渐强大起来,公室逐渐衰败下去。昭公死后,他的儿子晋顷公继承君位,六卿更加强盛。

晋顷公十二年,魏献子在六卿中崭露头角。这一年,周景王去世,周王室发生内乱,晋国作为诸侯之长,有责任前往平乱。魏献子主动请缨,率领晋国军队奔赴周都。在平乱过程中,他指挥若定,很快就平息了王室纷争,扶立新君周敬王。周敬王为表感激,赏赐给魏献子大量财物与土地。

此事之后,魏献子在晋国的威望与日俱增。但六卿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都想在晋国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魏献子深知,内部斗争只会让晋国陷入危机,消耗国力。

于是,他开始在六卿中斡旋,试图缓和彼此间的关系。然而,其他上卿家各怀心腹事,魏献子的努力收效甚微。一场六卿之间的明争暗斗,似乎已不可避免地拉开了帷幕。

韩宣子告老还乡,魏献子掌管了国家政权,六卿与晋宗室的利益之争更加激烈。晋宗室祁氏与羊舌氏互相诽谤,六卿便依法把他们杀了。魏献子深知此举会让晋宗室与六卿的矛盾更加激化,但他已无法阻止。

为了稳定局势,他决定将祁氏和羊舌氏的封地划分为十个县,分别任命贤能之士为县令。这一举措既削弱了晋宗室的势力,又为晋国培养了一批有才能的地方官员。然而,其他五卿却认为魏献子此举是在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对他的不满日益加深。六卿之间的争斗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