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本想和三晋与齐结盟,攻打秦国,秦昭王很生气,楚顷襄王十九年,秦调动精兵强将,讨伐楚国,三晋与齐国见秦军讨伐楚国,楚国大败,盟军没有一家敢出兵救楚的,楚国只好割地求和,秦国才撤兵。
楚顷襄王二十年,秦国大将白起率兵攻打楚国。白起作战勇猛且谋略过人,他深知楚国虽经上次战败,但仍有一定实力,不可贸然强攻。于是,他先派出小股部队骚扰楚国边境,引得楚军疲于应对,消耗其精力。
待楚军渐渐松懈之时,白起率主力突然发动攻击,势如破竹般连克楚国数座城池。楚顷襄王慌了神,急忙召集大臣商议对策。大臣们有的主张再次割地求和,有的则提议拼死一战。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之际,探马来报,白起已率秦军逼近楚国都城郢都。楚顷襄王惊恐万分,来不及组织有效的防御,便匆忙带着王室贵族弃城而逃。白起顺利攻占郢都,放火烧毁了楚国先王的陵墓,楚国上下一片哀鸿遍野,国力从此一蹶不振。
楚顷襄王的军队溃散了,已没有能力组织再战,只好边退,边收扰溃散的军队。楚顷襄王带着残兵败将,退到东北部的陈城,派兵死守。顷襄王二十二年,秦国又攻占了楚国的巫郡、黔中郡。
顷襄王退守陈城后,收集溃散的军队共有十多万人,顷襄王很欣慰,有了这十万兵,就可以坚持下去,楚国在等待时机。楚顷襄王二十三年,秦国把主要兵力调到三晋,准备东扩入主中原。
楚顷襄王趁机率领他的十万大军,攻下秦占领的中下游十五座城池,将其收为郡县,抵抗秦国。楚顷襄王二十七年,楚派三万兵协助三晋攻打燕国。
楚顷襄王收回长江岸畔十五座城池,怕秦国报复,便派使者向秦国求和,并让太子到秦国当人质。秦国此时正在攻打韩、赵,将士伤亡惨重,没有精力顾及楚国,秦楚便达成盟约。楚太子到秦国做人质,楚顷襄王派左徒陪同太子前往。
楚顷襄王在位三十六年,顷襄王生病了,这年秋天便去世了。太子赶回楚国,继承了王位,就是考烈王。考烈王即位后,深知楚国虽经父亲努力有了些许起色,但整体实力仍远不及秦国。他任命左徒为令尹,把吴地封给令尹,号称春申君,执掌楚国朝政,位高权重。
此时,秦国在攻打韩、赵,势力愈发强大,开始将目光重新投向楚国。考烈王得知消息后,忧心忡忡,赶忙召集大臣商议。一位谋士进言:“如今三晋与齐国各怀心思,难以真正结盟抗秦。”
与此同时,秦国也在暗中谋划,企图分化楚国与他国的联盟。一场新的较量即将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展开,楚国命运究竟何去何从,考烈王心里没底。考烈王打又不敢打,秦也不撤兵,考烈王没有办法,只好把一个州送给了秦国,秦才撤军。
楚考烈王六年,秦赵长平之战结束,赵国大败,秦大将白起率兵围邯郸,赵国向楚国求救。考烈王再次召集群臣商议此事。大臣们议论纷纷,有的认为赵国与楚国有唇亡齿寒的关系,救赵便是保楚;有的则担心救赵会激怒秦国,引火烧身。
考烈王犹豫不决,这时,春申君黄歇站了出来,他分析道:“若赵国被秦国所灭,秦国的势力将更加强大,下一个目标极有可能就是楚国。如今赵国虽败,但仍有一定抵抗之力,我们出兵相助,既能解赵国之围,又能削弱秦国,还能提升楚国在诸侯中的威望。”
考烈王听后,觉得有理,便决定派将军景阳率领大军前往救援赵国。考烈王七年,将军景阳领命后,迅速整顿军队,日夜兼程赶往邯郸。与此同时,魏国也派出信陵君率领魏军前来救援。楚魏联军与赵国军队里应外合,对秦军发起了猛烈攻击。秦军久攻邯郸不下,又遭联军夹击,渐渐难以招架,最终大败而退。楚国此次出兵,不仅成功解救了赵国,也为自己赢得了喘息之机。
楚考烈王十二年,秦昭王去世,太子异人继承王位,就是秦庄襄王。楚王派春申君到秦国吊唁。春申君在秦国吊唁期间,敏锐察觉到秦国新君即位,政权不稳。内部权力更迭下的暗流涌动。
回到楚国后,春申君向考烈王进言:“秦新君初立,朝政未稳,我楚国可趁此时机,与周边小国修好结盟,扩充实力。”
考烈王觉得可行,便依计行事。楚国一边派出使者与周边的一些小国签订盟约,给予经济援助和军事保护;一边加紧国内的军事训练和农业生产。楚考烈王十六年,秦庄襄王去世,秦王嬴政继位,就是秦始皇。
秦始皇刚即位时,还是个大孩子,楚国觉得时机到了,便联合诸侯共同攻打秦国。但楚将很快就发现,秦国并没有因为权力更迭而变弱,看到秦军军纪严明,令行禁止,联军不敢进攻,偷偷的撤退了。
秦得知楚国的举动后,秦王大怒,决定再次兴兵伐楚。秦国大军压境,考烈王又陷入了焦虑之中,他再次召集大臣商议,面对秦国的威胁,楚考烈王害怕了,决定向东迁都到寿春,命名为郢都。
春申君有个侍妾李姬,长的貌美如花,跟春申君有孕在身。春申君心怀不轨,想把侍妾献给楚王,要以这种方式篡权谋位。楚王见了李姬非常喜欢,便接到宫中,受到了楚王宠幸。
李姬有个哥哥叫李园,随着妹妹入宫受宠,李园也一步登天,成为了新贵族。受到的赏赐越来越多,身边多了门客,不少春申君身边的门客,也投奔李园。李园渐渐的觉得,春申君挡了他的路,便想除掉他。
考烈王在位二十五年,去世后,李姬的儿子继承王位,就是楚幽王。幽王即位后,李园成为国舅爷,权势更大了,他担心春申君事情弄露了,便派人把春申君杀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