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盯着通讯器弹出的警报提示,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那段被剪辑过的音频已经扩散到三个境外平台,转发量在十分钟内突破五千。技术组的分析报告紧跟着跳出:Ip源头经过多重跳转,最终指向域外势力常用的匿名服务器集群。
她立即调出全域监控面板,敌方据点的信号发射频率比昨日同期高出四成。这不是试探,是密集的情报搜集。对方正在确认联盟内部是否出现裂痕。
会议室的门推开,几位高层陆续走进来。有人坐下时皱了皱眉,另一个人低声说了句什么,引得旁边人点头。林晚没有开口,而是启动“心灵洞察之镜”,目光依次扫过他们的双眼。
一个人想尽快动手,认为拖延只会增加变数;另一个担心舆论反弹,怕民众承受不了突然的冲突升级;还有一人虽未表态,但内心已默认不能再等。他们之间有分歧,但都认同一点——不能被动应对。
林晚合上平板,声音清晰:“我们不等他们出手。明天黎明,发起反击。”
会议室内安静了一瞬。有人抬头看她,有人低头记录。没人提出反对。
她继续说:“调查小组锁定目标A区域的核心调度节点了吗?”
一名代表点头:“昨晚完成最后一次定位更新,运输车队将在凌晨四点进行补给交接。那是他们防御最松的时候。”
“科研组那边呢?武器充能检测全部完成?”
“最后一组设备三小时前通过验收,地下库房进入自动解锁倒计时。”
“市场团队的民调数据?”
“支持率稳定在91.3%,西南片区的信任值回升至86%。我们刚收到一批居民联名信,要求公开下一步行动安排。”
林晚站起身,走到主控台前调出城市作战图。红蓝交错的标记布满屏幕,重点区域被圈出三层防护范围。她指着目标A的位置:“这里,是突破口。我们必须抢在他们完成部署前打乱节奏。”
接下来的两小时,指令一条条发出。
她下令启动“红蓝推演模拟系统”,将整个反击流程在虚拟环境中复现。第一次运行结束,系统标出两处风险点:西南片区的武器运输路线必须绕行封锁区,原定路径已被敌方无人机覆盖;市场团队在突发战报发布时缺乏统一话术,可能导致信息混乱。
林晚当场做出调整。调查小组提供备用路线图,标注了三条隐蔽通道和两个应急中转站。科研团队启用b7号地下中转仓,提前将部分装备预置到位。市场组则被要求在两小时内制定《紧急信息发布十六条》,所有对外内容必须经过AI校验才能发布。
指令下达后,各部门开始执行。
林晚回到座位,打开全联盟广播频道。她的声音平稳地传遍各个岗位:“我知道你们累了。但我们不是为了‘结束’而战,是为了让云都从此不再需要这样的‘结束’而战。”
广播结束后,她逐一接入三大团队的实时通讯。
调查组汇报前线探员已就位,监控画面显示敌方据点内人员换岗频繁,车辆进出密度持续上升。一名潜伏人员传来简讯:目标人物将在今晚十点召开闭门会议。
科研组确认最后一批复制武器完成充能检测,所有设备进入待命状态。陈工亲自带队完成最后一次巡检,武器库的安保系统切换至一级响应模式。
市场组上传了最新一轮宣传素材。一段三十秒的短视频正在做最后审核,内容是普通市民面对镜头说出的一句话:“我在家里等你们赢回来。”
林晚看完所有汇报,关闭界面。指挥中心的灯光调至低亮模式,终端屏幕上的数据仍在不断跳动。她起身走到巨幅城市作战图前,目光落在目标A区域。
时间接近午夜。
她按下内线通话键:“全员一级待命,静默等待信号。”
通讯器那头传来整齐的回应声。调查小组进入轮值监控状态,每十五分钟上报一次动态;科研团队留守人员清点应急物资,确保突发情况下能迅速支援;市场组开启直播预备通道,所有宣传内容加密封存,只待触发。
林晚站在主控台前,手指划过屏幕边缘。最后一条指令被发送出去:
“黎明前两小时,启动第一阶段揭露程序。匿名信渠道投放证据片段,同步释放截获的通话录音。”
她看了眼时间,23:47。
还有六小时四十三分钟。
此时,西南片区的监控节点再次传来异常信号。一辆无标识货车在深夜驶入安置社区外围道路,停留超过二十分钟。车上人员未下车,但车顶有设备展开的迹象。
林晚立刻调取周边摄像头画面,发现该车辆并未出现在今日通行许可名单中。她命令调查小组派出两名便衣靠近观察,同时通知安保组准备拦截预案。
不到五分钟,前方回传照片。车顶架起的是小型信号接收装置,外形与敌方常用的远程操控终端高度相似。
她当即决定变更原计划中的信息投放节奏。第一阶段揭露提前四十分钟启动,避免对方利用监听获取联盟内部动向。
新的指令刚发出,通讯器震动。
是市场团队负责人发来的消息:“我们刚接到一个电话,来自城南社区的一位居民。他说看到几个陌生人在他家楼顶逗留,穿着不像本地人。”
林晚立刻调出该区域的实时影像。画面中,三栋老式住宅楼的屋顶确实有模糊人影走动,手中提着黑色箱子。
她按下紧急联络键,接通调查小组现场指挥。“派两个人上去查,不要惊动他们。我要知道箱子里装的是什么。”
“明白。”
等待回复的过程中,她重新检查了一遍反击流程的时间轴。每一个环节都已确认,每一支队伍都已到位。武器、情报、民心,三项关键要素全部就绪。
通讯器再次响起。
“林主管,我们的人上去了。那些人见到我们就跑了,留下一个没关电源的设备。看起来像是信号干扰器,还在工作。”
林晚盯着屏幕上的设备图像,外壳上有明显的改装痕迹。这种型号曾在三个月前用于切断某社区的应急通讯网络。
她低声说:“他们在试我们的反应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