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的手指悬在通讯键上方,没有按下。她收回手,转而调出全市交通回溯系统,将三辆黑色货车的行驶轨迹重新排列。画面快速滚动,避开主干道、绕开监控节点的路线清晰显现。它们最终停靠在两个废弃物流中转站和一个地下停车场。
她立即接通调查小组队长的频道。在连接接通前,她凝视对方影像窗口中的双眼,短暂开启“心灵洞察之镜”。对方脑海中浮现的是作战地图与人员部署推演,情绪稳定,判断未受干扰。确认无误后,她下达指令:“目标已锁定,分三组突入。活捉驾驶员,重点搜查车载设备中的数据存储模块。”
命令发出后,她同步通知技术组:“切断三地周边监控盲区的备用电源,逼他们启用自备能源。”只要对方开启独立供电系统,热源信号就会暴露位置。
东城区中转站内,调查员以消防检修名义进入外围区域。他们发现第一辆货车停在角落,车底加装了金属支架,藏有信号中继装置。两名技术人员正在调试设备,被当场控制。随行技术员迅速拆下存储模块封存,并检测到该装置曾向多个社交平台账号批量推送煽动信息。
南市桥地下停车场的行动同步展开。一名女调查员穿着送餐服靠近第二辆货车,耳机里传来指挥中心提示:“目标携带微型干扰器,启动后三十秒内可瘫痪本地通讯。”她在距离五米时停下,观察到车内人员正准备启动设备。
她从保温箱底部取出屏蔽袋,在对方按下按钮的瞬间掷出。袋子准确覆盖设备表面,频段被阻断。埋伏在外围的队员立刻冲入,制服三人。车内查获扩音设备,外壳印有境外编码,后备箱还有一叠伪造的“市民请愿书”,内容直指联盟放弃民生。
北区停车场的情况不同。第三辆货车已不在现场,地面只留下轮胎痕迹和轻微化学残留。调查员采样后送检,结果显示曾运输简易燃烧装置。他们扩大搜索范围,在附近楼宇顶层发现一处临时基站,正在拆除天线的一名通信员被当场抓获。
林晚坐在主控台前,实时查看三地传回的画面。她调出缴获物资清单,逐项核对编号。当看到扩音设备上的编码序列时,她暂停操作。这个编号格式她见过——三年前境外干预事件中,一批非法通信器材使用过相同标记方式。
她将信息输入数据库比对,匹配度达到百分之九十二。这不是巧合。同一海外空壳公司,同样的战术模式,背后很可能是同一批人。
此时,市场团队负责人接入通讯:“社交媒体出现新动向,‘联盟暴力清场’的话题开始升温。部分视频剪辑了执法人员带离人员的画面,刻意省略对方反抗过程。”
林晚点头。“把审讯画面脱敏处理,挑出持有电击装置和干扰器的片段,配合警方联合通告一起发布。”她顿了顿,“再加一句:所有执法行为均有全程记录,欢迎公众监督。”
消息发布十分钟后,舆情热度开始回落。不少网民转发缴获设备的照片,质疑为何普通市民会携带攻击性器材。#相信云都#话题再次上升,有人上传街边巡逻队员帮老人修车的视频,评论区逐渐转向支持。
林晚调出资金流向分析图。那家海外空壳公司的注册资金来自一家离岸信托基金,经过三层转账后流入本地账户。最后一笔付款记录显示,三天前向三个不同身份号码支付了等额款项,时间集中在凌晨两点十七分。
她记下这三个号码,标记为高优先级追查对象。同时下令:“继续追踪通信链路,查清楚这三笔付款对应的执行人是谁。另外,深挖那家信托基金的实际控制人。”
调查小组回复:“正在调取银行流水和通信记录,需要时间交叉验证。”
“给他们二十四小时。”林晚说,“我要知道谁在发号施令。”
主控屏上,三地现场的画面仍在更新。东城中转站的技术员已被带回审讯室,正低头写下供词;南市桥的货车被拖走,技术人员在现场做最后扫描;北区楼宇顶层的基站彻底拆除,残留线路被封存送检。
林晚切换到城市全景地图。原先标记为高风险的三个红点已变灰,街头人群基本散去,交通信号恢复正常运行。实测场地那边传来消息,武器系统在脉冲释放后未再受到明显干扰,稳定性测试继续推进。
她拿起终端,翻看刚刚传来的科研组简报:阻尼模块表现良好,能量输出波动降低至安全阈值内,预计明天上午可进入下一阶段测试。
这时,市场团队负责人再次接入:“有媒体追问联盟是否会追究幕后责任,该怎么回应?”
林晚看着屏幕上的资金流转图,手指轻点其中一环。“告诉他们,我们已经在路上。”
她关闭对话框,重新聚焦于那家离岸信托基金的信息流。页面显示,其最近一笔跨境转账经由一家本地代理公司中转。这家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城西工业区,法人代表是一名退休会计,名下无其他业务。
林晚放大该公司股权结构图。表面上是个人独资,但资金进出频繁,月均流水超过注册资本百倍。更奇怪的是,过去半年内有多次小额现金存入记录,每次金额都不超过五万。
她将这条线索加入待查列表,标记为“异常资金入口”。
通讯提示音响起,调查小组汇报最新进展:“被捕通信员初步交代,他是通过一个加密聊天群接任务,报酬按次结算,上线从未露面。聊天记录每小时自动清除,目前无法恢复。”
“有没有提到组织名称或口号?”林晚问。
“没有。但他提到一句暗语:‘风起时,灯先灭’。”
林晚眼神微动。这句话她没听过,但语气风格与三年前案件中的联络方式相似。她让技术组重点筛查近期含有类似表述的网络文本。
又过了二十分钟,东城审讯室传来口供录音。一名技术人员承认,他们接到指令要在三个地点制造混乱,目的是分散联盟注意力。任务代号叫“断网行动”,由一个代号“灰线”的人直接下达。
林晚调出语音波形分析,确认供词真实性。她将“灰线”加入嫌疑人库,设为最高追踪等级。
主控屏右下角弹出一条新警报:南市桥路段一辆民用轿车试图闯入封锁区,司机拒绝下车配合检查。
林晚调出现场画面。那辆车停在桥中央,车窗紧闭,车身贴着“市民监督”字样。她放大车牌,发现注册信息为空。
她打开通讯频道:“派人上去,拍下车内情况。如果拒不开门,破窗带人。”
话音刚落,司机突然摇下车窗,举起手机直播。镜头扫过街道,对着远处的执法车辆大声喊:“你们看到了吗?联盟不让老百姓说话!”
林晚盯着屏幕,手指移到“心灵洞察之镜”的启动位置。
她凝视直播画面中那双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