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的手指停在主系统关闭键上,目光却死死盯着屏幕中的画面。那张被烧毁的纸片只剩一角,边缘焦黑卷曲,但那个“铭”字的偏旁清晰可辨。她立刻调出影像备份,放大锅炉房夹层的区域。保险柜静静地立在角落,表面无任何标识,位置也不在原始建筑图纸上。
她没有动。
心跳比平时慢了一拍。这场战斗刚结束,执法部门已经接管现场,资金链断裂,设备停机,所有警报归零。按理说,一切该结束了。可她知道,有些东西还没走远。
她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神沉了下来。集中精神,凝视屏幕中保险柜的方向,悄然开启“心灵洞察之镜”。能力并非对人使用,而是将感知延伸至整个空间残留的情绪波动。一瞬间,她的意识仿佛穿透了监控画面,触碰到某种不属于当前场景的存在——不是情绪,也不是具体想法,而是一种秩序感极强的观察模式,冷静、克制,像是从高处俯视棋局的人,在记录每一步落子。
这不是赵铭的风格。
赵铭做事狠,但急。他喜欢掌控局面,也容易暴露情绪。而这个存在,像是一直躲在暗处,看着他们如何拆解危机,如何应对,如何收尾。它不干预,只记录。
林晚收回能力,额角渗出一层薄汗。每天三次的限制让她不敢久留,刚才那一次已经耗去今日第二次机会。她没时间犹豫。
手指快速在控制台输入指令,调出全市能量波动日志。刚才科研团队汇报过,干扰设备运行稳定,原型机自锁停机。可她记得,在电压回落的最后一刻,有过短暂反弹。当时以为是备用电源反冲,现在想来,更像是外部信号介入。
她筛选过去两小时内所有低于0.5秒的能量脉冲信号。系统列出十几条记录,大多来自医院或变电站。直到一条位于云都西南边境的数据跳出来——一处长期废弃的跨境数据中继站,三小时前出现一次0.3秒的异常放电,波形特征与鸿达旧厂现场残留的碳化痕迹高度吻合。
这个地方早就断网断电,连维修人员都不再去。谁会在那里启动设备?
她立刻接通调查小组负责人。
“保险柜带回来了吗?”
“刚装进运输箱,正准备撤离。”
“别回总部。”林晚说,“改道去b区临时检验点。所有人更换通讯频段,启用L7级加密协议。从现在起,所有对外信息只准单向接收,禁止主动发送定位和语音。”
对方顿了一下:“情况有变?”
“你们在现场有没有察觉什么不对?比如空气里的静电感,或者设备读数轻微漂移?”
“……有。”负责人声音低了几分,“西墙附近,手持探测仪偶尔会失灵,像是受到微弱干扰。我们以为是墙体金属结构的问题。”
不是墙体问题。
是有人在测试信号屏蔽范围。
林晚切断通话,转而调取联盟内部权限日志。从昨晚行动开始,所有团队的操作记录都被自动归档。她逐条筛查,重点查看是否有非授权访问痕迹。大多数流程合规,直到发现一个细节——凌晨三点十四分,也就是战斗接近尾声时,市场团队的舆情扫描系统曾短暂接入过一次外网缓存服务器。操作记录显示为“自动更新”,但触发时间恰好在最后一次电压反弹之后。
她盯着这条记录,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三下。
太巧了。
如果这股势力早就在观察他们,那么每一次应对方式、每一个决策节点,都会成为对方研究的对象。他们以为自己在清除残党,实际上可能正被更高级别的对手当成实验样本。
不能再等。
她站起身,走到主控屏前,调出全域通讯界面。输入L9级紧急代码,启动“红色静默召集令”。这是联盟最高响应预案之一,只有在确认存在跨区域战略威胁时才能启用。命令发出后,所有核心成员将在三十分钟内收到加密通知,必须在不暴露行踪的前提下抵达地下会议室。
屏幕上弹出确认提示:召集令已发送,反馈通道开启。
她没坐下,也没看其他数据。视线落在城市热力图西南角的那个红点上。那个废弃中继站已经沉寂多年,现在突然闪现一次能量信号,又迅速消失。就像一只眼睛,眨了一下。
苏悦之前说过,赵铭背后有人。她一直以为那是同事间的猜测,现在看来,可能是真的。赵铭只是前台执行者,真正操控局势的,或许从未露面。
她拿起桌上的加密终端,屏幕还停留在保险柜的照片上。金属表面有一道细小划痕,呈斜向分布,像是被人匆忙拖拽时留下的。这种细节,普通人不会注意,但对她来说,是线索。
走廊灯光微亮,她走出指挥中心,朝地下会议室通道走去。脚步平稳,呼吸均匀。身后主控室的大屏仍在滚动数据流,新的警报尚未响起,但她知道,这一次的对手不一样。
他们不再追求破坏,而是学习。
学习怎么打败她。
电梯门打开,冷风扑面。她走进通道,手指握紧终端。就在她即将踏入会议室入口时,终端忽然震动了一下。
一条未标记来源的信息浮现在屏幕上:
【检测到相似行为模式 匹配度87%】
林晚停下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