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间的监控画面在屏幕上定格,那人走出通道时手里的银灰色箱子清晰可见。林晚盯着画面边缘的时间戳,三秒后关掉窗口。她转身调出权限日志,输入Fm代号绑定的临时账户编号。系统显示该账户曾在过去七十二小时内三次访问不同区域的设备存放点,最后一次操作时间是半小时前。
她将账户活动记录同步加密归档,标记为高危行为。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一下,她切换界面进入市场数据分析系统。主屏上五家高风险企业的资金流向图仍在滚动更新。其中两家已完成“设备维护”类转账,收款方均为无资质登记的地下维修站。
林晚点开这两家公司资料页,调取近三个月全部交易明细。系统自动筛选出非常规交易项,按金额、时间、渠道三个维度排序。恒源机电的数据条目最多,仅过去一个月就有十七笔标注为“废旧金属回收”的出货记录,目的地多为偏远工业园区或废弃厂区。但物流单上的发货地址与该公司注册仓库不符,实际发货位置位于城南一处未备案的隐秘场地。
她放大那片区域的卫星图,发现该仓库周边没有正规运输公司驻点,最近的货运中转站距离超过八公里。可数据显示,这些货物每次都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装运并离场,运输效率远超普通个体车队。
林晚命令系统逆向追踪资金流。第一层空壳公司接收款项后,二十四小时内转入第二层贸易咨询公司,再经一次拆分汇入第三层境外投资实体。最终账户注册地为离岸园区,但Ip登录痕迹多次出现在云都本地数据中心。
她把这三条路径用红线连接,投射到主控屏中央。一条从合法企业出发,经地下维修站中转,最终流向境外的秘密资金链逐渐成形。而这条链路的终端,曾出现在启元科技的外包付款清单中。
“查一下恒源机电的法人关联企业。”林晚说。
系统开始交叉比对。几分钟后,屏幕上弹出一家名为“宏达工贸”的公司,法人代表与恒源机电实际控制人存在亲属关系。这家公司名下拥有多辆无备案货运车辆,车型与监控拍到的运输车一致。更关键的是,其电力使用记录显示,夜间用电峰值远超正常仓储需求,且波动频率与基站干扰测试中的电压曲线高度相似。
林晚调出这家公司的用电数据图,叠加在干扰设备运行模拟图上。两条曲线在多个节点几乎重合。她立刻下令:“把宏达工贸列为重点观察对象,接入实时电力监测信号。”
市场团队一名分析师开口:“这类企业通常会做账面隔离,我们目前掌握的只是间接证据。”
另一人接话:“如果贸然上报,上级可能会要求提供更多实证材料,反而打草惊蛇。”
林晚没有回应。她走到每位核心成员面前,依次凝视他们的眼睛。第一个分析师心里正反复核对两组数据样本,怀疑是否存在统计偏差;第二个成员担心追查行动失败会被问责,犹豫是否继续深挖;第三个则紧盯着屏幕上的资金流转图,坚信已有足够线索启动监控。
她收回视线,声音平稳:“我们现在不需要定论,只需要盯住。”
命令下达:对恒源机电及其关联公司实施三级动态监控。资金流水设置实时预警阈值,一旦出现单笔超五十万的跨境转账立即触发警报;所有物流路线纳入追踪系统,利用城市交通摄像头自动识别运输车辆动向;法人及主要管理人员的通讯信号开启扫描模式,高频密级通讯自动记录并标记。
“另外,”林晚补充,“调取宏达工贸过去一周的所有进出货单据,重点筛查是否有以‘滤波器组件’‘稳压模块’等名义申报的物资。”
团队迅速执行指令。后台算法开始重新分类历史订单,几分钟后筛选出三份可疑采购单。品名为工业配件,但供应商是一家早已注销的电子元件厂,收货地址为空置厂房。更异常的是,这些订单的支付方式均为现金结算,且由不同中间人代付。
林晚放大其中一张签收单的照片。签字笔迹潦草,但签名末尾的勾画角度与赵铭日常签署文件的习惯极为接近。她没有声张,而是将这张单据单独保存,加密上传至最高权限档案库。
此时,系统提示宏达工贸的电力负荷再次出现异常波动。峰值持续时间为四分十七秒,间隔周期十二分钟,与干扰设备测试时的能耗特征完全一致。林晚立即调出该时段周边监控,发现一辆厢式货车在凌晨一点零三分驶入仓库,停留六分钟后离开,车身遮挡严密,无法识别内部装载物。
她命令追踪车辆轨迹。系统通过沿途民用摄像头捕捉到三次短暂画面,最终定位其驶向城东某小型中转站。这个站点隶属于一家第三方物流公司,表面合规,但过去半年内有多次为无证企业提供临时仓储的记录。
“把这个中转站加入监控名单。”林晚说。
技术人员快速操作,将新目标纳入自动化情报反馈系统。一旦该站点有夜间装卸作业或异常人员聚集,系统将自动推送提醒。
林晚坐回主控台前,目光扫过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据流。恒源机电、宏达工贸、地下维修站、境外账户……这些原本分散的点,正在被一条看不见的线串联起来。而这条线的另一端,直指启元科技背后的操控者。
她打开个人终端,查看d-7号设备的最新状态。入库记录仍显示为“待命”,但制造序列号的逆向追踪结果显示,第三台原型机至今未录入任何使用日志。这意味着它既未被销毁,也未进入正式测试流程,极有可能已被秘密转移至外部操作点。
林晚调出b区维修间的门禁记录,再次确认Fm账户的刷卡时间。那个时间点正好处于交接班间隙,安保巡查存在五分钟盲区。她将这段记录与恒源机电的资金划转时间对照,发现两者相差仅十一分钟。
她站起身,在主控屏前来回踱步。片刻后停下,下令:“从现在起,所有涉及‘设备维护’‘系统升级’类别的资金流动,无论金额大小,全部纳入一级审查范围。特别是启元科技及其关联企业的财务动向,每小时生成一次简报。”
团队成员点头记录指令。有人小声问:“如果我们猜错了呢?会不会浪费太多资源?”
林晚看着他:“你们每个人都在担心误判。但我们要做的不是现在就抓住谁,而是让他们的每一步动作都暴露在我们眼前。”
她说完,转向主屏幕。上面正显示恒源机电的实时资金流向图。一笔新的转账请求刚刚提交,用途仍是“设备维护”,金额四十八万元,收款方依旧是那个无资质维修站。
“就是它了。”林晚低声说。
她按下通讯键:“启动全面监控协议,所有相关数据流同步备份至三个独立服务器。原始记录保留物理存档。”
技术人员开始执行。林晚站在控制台前,手指轻敲桌面。屏幕上的资金链路不断延伸,像一张逐渐收紧的网。她的目光落在“恒源机电”四个字上,眼神变得锋利。
“这不是结束。”她说,“这是切开他们血管的第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