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网游动漫 > 重生之我在云都偷心三千次 > 第1324章 科研助力,破解部分谜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24章 科研助力,破解部分谜团

四点五十分。

主控室的屏幕还亮着,协议V4.0的版本标识停在中央,矿区分会场传来的画面已经切换为无人值守模式。林晚没有动。她的手指在桌沿轻轻敲了一下,耳机里传来苏悦的声音:“安保组确认陈远回到岗位,对方代表团未发起异议。”

“好。”林晚应了一声,摘下耳麦,站起身。

她走出主会议室,走廊灯光平稳,脚步声被地毯吸去大半。科研区在b层,电梯下行三十秒。门开时,穿白大褂的研究员正抱着数据板快步走过,看到她点头示意,没停下。

实验室门禁刷过三次才通过。系统提示:权限升级完成。

里面比外面安静。几台大型仪器正在运行,发出低频嗡鸣。靠墙的监测屏上滚动着波形图,颜色单一,节奏缓慢。一个研究员抬头,“林总,样本刚送进来,正在做初步剥离。”

林晚走到操作台前。密封箱打开,一块灰黑色矿石躺在托盘里,表面有细密裂纹,边缘不规则。她没伸手碰,只问:“多久能出第一组数据?”

“最快两小时。我们按您说的,双模式并行,高频共振加低温离子剥离。但设备之前没处理过这种密度的样本,怕参数跑偏。”

“调用三号备用机。”林晚说,“把扫描精度提到最高档。资源问题我来解决。”

她拿出终端,输入一串指令。后台响应很快,设备调度流程立刻更新。两分钟后,新研究员的名字出现在排班表上,携带临时权限卡进入实验室。

“现在可以开始了。”她说。

转身离开前,她看了眼主监测屏。波形还是平的,没有任何异常波动。

回到指挥中心,时间是五点十七分。苏悦还在原位,面前多了一块副屏,上面是科研组的实时数据流入口。

“他们开始测试了?”苏悦问。

“刚启动。”林晚坐下,“你盯住数据通道,一旦出现非标准波段,立刻标记时间戳。”

“明白。”

接下来的九十分钟,主控室很安静。林晚闭眼靠在椅背上,手指搭在太阳穴上。刚才那一次“心灵洞察之镜”耗得比预想深,脑子像是被压过一遍,回路发沉。她没再强行使用能力,只是等。

六点零三分。

耳机响了。“林晚,有情况。”

她睁开眼。

苏悦指着副屏:“第一轮高频激发结束,离子剥离过程中捕捉到一段异常信号。持续时间零点六秒,频率在8.7兆赫附近,波形不对称。”

林晚坐直。

“放出来。”

音频转接后,是一段短促的震动音,像金属摩擦又不像。她让系统截图波形,放大对比区域。

“和档案库里哪次事件最接近?”

苏悦快速检索。“三年前,西郊变电站突发停电事故,记录到类似频段。当时归因为雷击干扰,但现场没有雷电痕迹。”

林晚盯着图看。这不是自然干扰。波峰的上升沿太陡,衰减方式也不符合常规电磁脉冲特征。她调出另一份资料——去年城市电网一次莫名波动,技术人员曾提取到残余信号,编号d-12。

两幅图并列。

几乎重合。

“通知科研组。”她说,“暂停其他测试,集中资源复现这个频段。我要知道它是不是可控的。”

“他们问,要不要提高激发强度?”

“不要。”林晚摇头,“先保持当前功率。这东西如果真能释放能量,过度刺激可能引发不可控反应。”

苏悦记下指令,转发过去。

七点十二分。

第二轮测试完成。这次信号更清晰。持续时间延长到一点一秒,峰值频率稳定在8.72兆赫,且出现了微弱谐波。

“不是偶然。”林晚说,“它是有规律的。”

她让系统生成三维模型,把几次记录到的波形叠在一起。核心特征一致,像是同一个源头的不同片段。

“这块矿石……在特定条件下,确实能产生特殊能量波。”苏悦低声说。

林晚没说话。她在想赵铭。

前世最后一个月,公司突然接手一个秘密项目,代号“深源”。她只负责文档归档,但从文件碎片里拼出几个关键词:稀有矿物、能量转化、地下实验场。后来她死于一场“意外”火灾,调查报告说是电路老化。可她记得,那天晚上值班的技术员说过一句:“这矿样发热太快,根本压不住。”

原来从那时候就开始了。

“继续测。”她说,“我要所有参数,包括温度、压力、电流输入值。找出触发它的临界点。”

“还要别的吗?”

“把这次的数据加密上传,路径走内网隔离通道。除了你我,只有科研负责人能调阅。”

苏悦照做。进度条走到百分之百,文件锁死。

八点零六分。

科研组传来新消息:在降低环境温度至零下四十度时,矿石释放的能量波稳定性提升,谐波减少,接近线性输出。

“它对低温敏感。”林晚说,“冷环境反而让它更活跃。”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有人早就知道怎么控制它。”林晚看着屏幕,“这不是自然现象。是被人发现,然后藏起来的东西。”

她站起来,走到数据墙前。整面墙上都是流动的信息,矿石成分分析、历史波动记录、地理位置分布图。她伸手,在8.7兆赫的频段上画了个圈。

“这个频率,不止一次出现过。过去三年,至少五起异常事件都和它有关。以前没人把它们联系起来。但现在我们有了样本,有了数据,也有了方向。”

苏悦看着她。

“下一步怎么做?”

“继续研究。”林晚说,“我要知道它能干什么,也要知道谁在用它。”

她回到座位,重新戴上耳麦。

“科研组听令,启动二十四小时轮值。每两小时汇报一次进展。任何参数变化都要记录,哪怕是毫伏级的波动。”

“是。”

命令下达后,她靠回椅背,闭上眼。头痛还没完全散,但她不能休息。

九点十八分。

监测屏突然跳出警报。第三次能量释放,持续时间三点四秒,频率偏差小于百分之零点三,波形与前两次高度一致。

而且这一次,系统捕捉到了矿石表面的微光。短暂,但确实存在。

研究员传回一句话:“它不是被动反应。我们在激发它,但它……好像也在回应。”

林晚睁开眼。

她走到副屏前,调出视频记录。慢放最后一秒。

矿石裂纹处,有一瞬极淡的蓝光闪过,像呼吸。

她盯着那帧画面,手指慢慢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