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网游动漫 > 重生之我在云都偷心三千次 > 第1303章 能量回溯,科研初现端倪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03章 能量回溯,科研初现端倪

林晚把终端锁进生物舱,指尖在面板上多按了一秒。系统确认闭合的震动刚传到掌心,她转身走向电梯间。走廊灯光冷白,映得墙面泛青。她没说话,脚步也没停。

科研区在地下三层。门禁扫过她的虹膜,机械音报出“权限通过”后自动开启。里面比外面安静得多,只有设备低频运转的声音在空气中浮动。

负责人已经在等她。男人穿着深灰制服,站姿笔直,手里拿着数据板。他看见林晚进来,点了下头。

“你给的时间点我们查了。”他说,“编号739对应的时段,能量监测系统确实有异常波动。”

林晚走到主控台前,手指划开悬浮屏。画面上跳出一段波形图,线条起伏不规则,像被风吹乱的线。

“原始记录被覆盖过两次。”负责人继续说,“我们用了三轮还原算法才提取出来。现在看到的是最接近真实的数据。”

林晚盯着那条曲线。它在某个频率区间反复跳动,间隔几乎一致。这种规律不像自然产生。

“有没有和其他已知信号做比对?”

“做了。排除了地磁干扰、气象变化和城市电网谐波。剩下这部分……”他指向屏幕右侧的一小段,“频率集中在L型接口的运行区间,重合率0.3%。”

林晚眼神没动。“够不够说明问题?”

“不够。”他答得直接,“0.3%可能是巧合。但如果这不是巧合,那就意味着有人用这类设备在特定时间释放过信号。”

林晚沉默几秒,转头看他。“你觉得是巧合吗?”

男人没立刻回答。他低头看了眼手里的数据板,喉结轻微动了一下。

林晚凝视他的眼睛。

视野里瞬间浮现对方脑海的画面——不是文字也不是声音,而是一组快速闪过的判断流程:怀疑样本量不足、担心误判方向、顾虑资源浪费,但同时又承认这个模式无法用现有理论解释。

她收回视线。

“加一组对照。”她说,“调取同一时段的气象和地磁背景数据,做交叉验证。如果异常只出现在我们的监测网里,那就不是环境问题。”

负责人抬眼看她。“你要亲自盯这轮测试?”

“我在这儿。”她走到控制台侧面,拉开一张椅子坐下,“开始吧。”

他没再问,转身去操作终端。室内光线暗了些,所有屏幕都调成了深色模式。数据流开始滚动,一行接一行地刷过。

林晚靠在椅背上,目光一直没离开主屏。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新的波形图逐渐成形。当对比结果弹出时,负责人停下了动作。

“环境数据正常。”他声音低了些,“异常信号只存在于我们的接收端。”

林晚站起来,走到他身后看屏幕。两条曲线并列显示,一条平稳如直线,另一条则在固定周期出现微弱峰值。

“这不是自然现象。”她说。

“不是。”他点头,“而且……你看这里。”

他放大其中一个峰值。在波形顶端,出现了一个极短的分叉,像是信号被人刻意扭曲过。

“这是加密痕迹。”林晚说。

“应该是。我们以前没见过这种编码方式,但它确实存在逻辑结构。”

林晚伸手调出另一个窗口。她输入指令,将这段信号与赵铭旧部曾使用的通讯记录进行匹配。进度条走到85%时,警报框突然弹出。

【匹配成功:相似度87.6%】

画面定格在两张重叠的波形图上。虽然细节不同,但整体节奏完全一致——都是以11秒为周期,中间夹着一次短暂中断。

负责人倒吸一口气。“他们改了编码方式,但没改传输习惯。”

林晚没说话。她把这段数据拖进独立分区,设置三级加密,并切断了对外连接。

“这段信号不能上传主网。”她说,“本地保存,仅限你我访问。”

“明白。”

“另外,组建专项小组。暂停其他项目,专攻这个谐频的逆向解析。我要知道它能不能远程触发,能影响什么设备,传播距离有多远。”

“七十二小时内能出初步报告。”

“我要第一份结果。”

她话音刚落,角落一台备用机突然发出提示音。负责人的助手从隔间探出身,“老师,回溯程序发现了新情况。”

两人走过去。屏幕上正播放一段被还原的日志片段。时间戳显示是三天前凌晨两点十七分,联盟内部网络有过一次短暂断连,持续11秒。

“断连期间,外部防火墙记录到一组脉冲信号。”助手指着波形,“来源不明,但频率和刚才那个高度接近。”

林晚盯着那串数字。11秒,又是11秒。

她想起陈远被调走的时间——十分钟前下的指令。服务生进入厨房,开门关门不到十秒。这些时间都太短,短到容易被忽略。

但她注意到了。

“查一下那天夜里所有使用L型接口的维护记录。”她说,“特别是断连前后半小时内的。”

“已经查了。”助手翻页,“有两支外包团队登记进场,一支修照明,一支换通风管道滤网。审批人签的是代号,不是真名。”

林晚看向负责人。“让他们以为我们在追人。”

“什么意思?”

“别动这两支队伍。”她说,“让他们继续干活。但我们得知道他们到底碰过哪些设备。”

负责人明白了。“你是想顺着他们的操作路径,找出信号注入点?”

“不止。”林晚手指敲了下桌面,“他们在传递信息,用的是物理接触。只要他们再用一次L型工具,我们就能捕获完整的信号链。”

“可如果我们不动手,他们会不会察觉?”

“不会。”她说,“因为他们不知道我们知道。”

她回到主控台,打开加密频道,输入一段指令。收件人是调查组备份账号,内容只有一行字:

【监控所有持有L型接口工具的人员动向,发现异常即刻上报,不得干预行动。】

发送成功后,她关闭界面。

房间里很静。设备还在运行,数据仍在流动。负责人站在一旁,看着全息投影上的谐频图谱缓缓旋转。

“你说他们为什么要选这个频率?”他忽然问。

林晚没有马上回答。她盯着那条不断重复的波形线,直到它完成第五个周期。

“因为这个频段最容易被忽略。”她说,“城市里每天都有无数信号穿过空气,没人会注意其中一条微弱的线。但他们知道我们会查,所以故意留下一点痕迹。”

“你是说……这是故意的?”

“不是全部。”她摇头,“核心信息藏得很深,但他们会放一些线索出来,引我们去看某个方向。就像上次的水杯,表面是传递数据,实际是在测试我们的反应速度。”

负责人眉头皱紧。“他们在做实验?”

“一直在做。”她说,“我们每一次应对方式,都在被记录。他们要摸清我们的底线在哪里。”

说完这句话,她走到投影前,伸手触碰那条旋转的曲线。指尖落下时,系统自动标记出下一个预测出现时间。

还有六小时二十三分钟。

她没收回手。投影光映在她脸上,照出一道清晰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