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的余波在通道内缓缓沉降,尘埃尚未落定,热成像图上的两个红点依旧静止不动。时间栏跳过三分二十秒整,敌方没有动作,也没有撤退的迹象。
林晚盯着屏幕,手指停在通讯键上方。刚才的爆破成功封死了地下管道入口,但这场战斗的节奏已经被拖入一种诡异的停滞。她知道,真正的对抗已经不再局限于物理战场。
太阳穴还在突突地跳,头痛比之前更重。她闭了闭眼,呼吸放慢,回忆着这一天里“心灵洞察之镜”的使用次数——三次已满。每一次开启都像是在脑中划开一道口子,强行再用,后果难料。
可现在没人能替她做出判断。调查小组被困在配电站废墟中,科研组仍在维持能量系统运行,市场团队还在应对不断翻新的谣言。所有人拼到极限,却都在等一个信号。
她抬起手,指尖按在眉心,舌尖一痛,咬破了。血腥味在嘴里散开,精神猛地一震。她睁开眼,再次凝视监控画面中那名敌方高手的脸部影像,启动能力。
视野瞬间模糊又清晰。十秒。
她看到的不是愤怒,也不是战术思考,而是一种近乎程序化的等待。对方的心神锁定在一个倒计时上,仿佛只要时间一到,下一步行动就会自动触发。这不是自由意志的决策,更像是执行命令。
与此同时,她的意识也捕捉到了其他画面——来自联盟内部的碎片情绪。
科研组一名年轻技术员正靠在设备旁喘息,脑子里反复浮现女儿的照片,还有一行字:“妈妈说会回家吃饭。”
市场团队里,一个志愿者在键盘上敲完一段澄清文案后停下,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哪怕只多一个人相信,也算赢。”
调查小组的伤员躺在角落,听见队友准备再次出击,挣扎着想站起来,心里只有四个字:“别丢下我。”
这些念头杂乱却真实,疲惫中藏着不肯熄灭的火光。
林晚收回视线,身体晃了一下,扶住桌沿才稳住。唇角有温热滑过,她抬手擦掉,指腹染上一抹暗红。
她没说话,直接接通全域通讯频道。
声音平稳:“刚才的爆破成功了。我们守住了关键节点。现在,我要你们所有人,听我说一句话——你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频道里一片安静。几秒后,有人轻声回应:“收到。”
林晚继续说:“我知道你们累了。但你们还在坚持,因为你们记得为什么开始。”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主控台前的三块分屏——左边是科研组的设备数据流,中间是市场舆情曲线,右边是调查小组的生命体征监测图。
“你们守护的不只是设备,是千万人的安全。”她对着科研频道说。那边有人抬起头,伸手重新戴紧耳机。
“你们发布的每一条信息,都在拉回即将崩溃的信任。”她转向市场组。苏悦的声音很快响起:“我们还在发,一条都不会停。”
最后,她看向调查小组的方向:“你们流的每一滴血,都在证明我们不会退。”
通讯频道里沉默了几秒。接着,一个沙哑的声音传来:“我们没倒,就不会退。”
另一个声音接上:“同战。”
“不退。”
林晚深吸一口气,声音提高:“从现在起,我们不是一个部门、一个小组,而是一个名字——云都守护者。无论前方是死士、阴谋,还是无尽黑夜,我们一起扛。”
话音落下,各频道陆续传来回应。
“收到!”
“同战!”
“人在岗!”
“不退!”
科研组那边,原本靠墙休息的两人站了起来,主动接过了下一班巡检任务。负责人拿起对讲机,声音坚定:“设备状态正常,我们继续值守。”
市场团队迅速整合最新消息,准备发起新一轮正面宣传。一名志愿者打开直播软件,标题打上:“我们在现场,没有失联。”
调查小组两名还能行动的队员检查了武器和炸药剩余量,将伤员转移到更隐蔽的位置。其中一人低声说:“等他们再动,我们就反击。”
林晚看着屏幕上逐渐回升的响应信号,手指轻轻敲击桌面。她的头越来越沉,视线边缘开始发黑,但她没有坐下。
就在这时,热成像图上的两个红点突然有了变化。
他们动了。
不是进攻,也不是撤退,而是缓缓转过身,面朝墙壁,双手贴附在砖面上,像是在触摸某种隐藏结构。
林晚立刻调出建筑图纸,放大西北角管道井附近的墙体构造。那里有一段老旧的通信线路埋管,早已废弃,但如果接入外部装置,仍可能形成独立信号中继。
她刚要下令,却发现两人的动作极其规律——左手按压三秒,右手滑动两寸,停顿一秒,再重复。
这不是破坏,是输入。
他们在往墙体内传递信息。
林晚猛然意识到:这根本不是一次单纯的突袭。这些人是信使,是载体,他们的身体和行为本身就是工具。
她迅速切换加密频道,向调查小组发出警告:“不要靠近他们,也不要打断动作。他们在传输数据,可能是编码指令。”
那边沉默了一瞬,随即回应:“明白。我们保持监视,不开火。”
林晚靠在椅背上,呼吸沉重。她知道,这一轮对抗已经结束,但更大的压力正在积聚。敌人不需要攻破防线,他们只需要让这些死士完成一次完整的信号传递。
而现在,他们做到了。
她抬起手,擦去嘴角再次渗出的血迹。视线有些模糊,但她仍盯着主控台上的全局图。
所有部门的状态灯都亮着。
科研组——稳定运行。
市场团队——持续发声。
调查小组——坚守阵地。
她低声说:“接下来,轮到我们了。”
手指按下记录键,开始整理刚刚截取的行为模式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