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网游动漫 > 重生之我在云都偷心三千次 > 第1282章 科研攻坚,突破困境寻方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82章 科研攻坚,突破困境寻方法

数据流在屏幕上飞速滚动,林晚的手指停在记录键上方,眼睛盯着实验频道的波形图。倒计时还剩三分钟,第二次脉冲加载的数据已经传回,设备没有崩溃,但反馈信号扭曲得厉害。

她立刻调出能量吸收率曲线。数值比第一次测试提升了百分之十七。方向没错,只是方法不对。

“切断全频段压制。”她对着通讯器说,“现在改为主攻生物共振频率窗口。”

科研负责人抬起头,声音有些发哑:“你是说,用人体神经反应反推他们的编码逻辑?”

“对。”林晚盯着他,“他们用能量影响神经系统,我们就反过来,拿这些受影响的数据当钥匙。”

对方沉默了几秒,低头翻看手边的记录本。其他人开始快速调整参数,实验室里键盘敲击声密集响起。

林晚看了眼时间。今天已经用了两次“心灵洞察之镜”,再用一次,精神负担会直接压垮她。但她需要知道,这个人还能不能撑住。

她集中注意力,凝视镜头中科研负责人的双眼。

视野一闪,对方脑海里的画面浮现出来——不是技术方案,也不是计算模型,而是一张照片:一个小女孩坐在轮椅上,戴着呼吸机, monitors 上跳动着不规则的心电波。那是他女儿,三年前因一场不明原因的神经衰竭住院,至今没醒。

他怕的不是失败,是如果这次又不行,连最后一点希望也会断。

林晚收回视线,心跳有点乱。她按下通话键,把其他频道全部静音,只留下他的线路。

“你不是在对抗什么系统。”她说,“你是在为每一个正在心悸的人争取清醒的时间。这不是实验,是救援。”

那人猛地抬头,眼神变了。

林晚继续说:“后勤组已经在路上,备用冷却机组五分钟后接入。安全协议等级我已授权修改,允许短时超载运行。你们只需要做到下一步。”

他张了张嘴,最终只吐出一个字:“好。”

通讯断开,林晚靠在椅背上,太阳穴突突地跳。第三次使用能力带来的眩晕感慢慢爬上来,但她没时间休息。

“苏悦。”她转头。

“在。”苏悦从侧席站起来,手里拿着平板。

“联系It组,调取联盟数据库里的‘神经阻断模拟程序’,把底层框架发给科研团队。”

“那个被废弃的项目?”

“就是它。”林晚说,“当初做不出来,是因为缺少真实神经同步数据。现在我们有了。”

苏悦点头,转身去操作。

主控屏上的倒计时进入最后两分钟。实验室那边传来急促对话声:“低频模块准备就绪!”“高频补偿信号还在校准!”“冷却系统接通!”

林晚站起身,走到主控台前,双手撑住边缘。她的指尖有点凉,呼吸放得很慢。

“分段式加载。”她下令,“先激活低频干扰,稳定基础频率,再逐步叠加高频补偿。”

“明白。”

“开始。”

第一个信号段注入瞬间,主控屏的能量扩散曲线抖了一下。接着,第二段信号加载,波动幅度明显收窄。第三段、第四段接连启动,原本剧烈起伏的红色警报线开始变得平缓。

“扩散速率下降百分之四十二!”技术员喊出数据,“波动趋于稳定!”

林晚盯着屏幕,没有放松。她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压制,真正的源头还在外面,但至少,城市不会再因为一次波峰就陷入混乱。

“记录所有参数。”她对着通讯器说,“每三十秒存一次完整数据包。这个状态能维持多久?”

科研负责人擦了把汗:“按目前负荷,最多四十分钟。之后必须重启冷却,否则硬件会烧毁。”

“够了。”林晚说,“我们只需要这段时间。”

她转向苏悦:“准备发布新一轮通报。内容重点放在‘临时电网波动已受控’,提醒市民注意身体异常反应,出现头晕、心悸立即就医。”

“要不要提神经同步的事?”

“不。”林晚摇头,“现在说太早。一旦引起恐慌,反而帮了他们。”

苏悦记下要点,开始起草文本。

林晚重新看向实验室画面。科研负责人正和组员围在主控机前,低声讨论下一步优化方案。他的肩膀松了一些,动作也利落起来。

她知道他扛住了。

这时,主控台轻微震动,提示音响起。It组发来了神经阻断程序的原始代码包。她立刻转发到科研团队频道。

“用这个做底子。”她说,“结合刚才的实测数据,重建干扰模型。我们的目标不是延缓,是反向追踪。”

“你要逆向推导源头位置?”那人问。

“对。”林晚看着能量波形图,“每一次释放都会留下痕迹。只要我们抓住规律,就能找到他们藏的地方。”

“可他们的信号一直在变。”

“变也有模式。”她说,“就像人走路,步伐可以快慢不同,但左右脚交替的节奏不会乱。他们也在重复某种节奏。”

实验室安静了几秒。

“我们试试。”科研负责人说。

林晚退回主控台,手指轻轻敲击桌面。头痛还在,但她已经能忽略它。她知道接下来的每一分钟都重要。

苏悦走过来,低声问:“你觉得他们下一步会怎么做?”

“等。”林晚说,“等我们松懈,或者等我们犯错。”

“那我们呢?”

“我们等下一次波峰。”她说,“然后顺着它的轨迹,往前追。”

话音刚落,主控屏右下角弹出一条新提示:冷却系统负载达到临界值,预计剩余运行时间三十七分钟。

林晚看了一眼,没说话。

她打开独立终端,调出全市医院的实时接诊数据。神经科就诊人数的增长曲线已经开始放缓,但仍有新增病例持续上报。

她把数据截图保存,标记了几个集中爆发区域。

这些点,和上次调查小组传回的地下管网位置,有重合。

她正要放大查看,通讯器突然响起。

“林晚。”科研负责人声音紧了一点,“我们在最新数据里发现了一个问题。”

她接通视频。“说。”

“刚才的稳定状态……可能不是我们压制成功的结果。”

林晚盯着他。

“对方的能量输出,在最后一次波峰结束前两秒,主动降低了强度。”他说,“像是……故意让我们觉得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