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的手指还悬在控制台上方,屏幕上的新频率编号像一滴墨水缓缓渗入水面。她立刻调出定位系统,坐标锁定在城南废弃管网区——正是调查小组最后传回影像的位置。
信号源与袭击点重合。
她按下通讯键,接通技术组。“切断所有对外广播信道,启用低频应急协议,尝试唤醒调查小组的信标。”
“正在尝试。”对面回应,“但干扰太强,信标响应微弱,只能收到断续脉冲。”
林晚盯着战术地图,那片区域的监控全部离线。她知道,这不是故障,是人为清除。
苏悦快步走来,手里拿着平板。“救援队还在待命区,随时可以出发。”
“不能现在派。”林晚摇头,“对方能精准切断信号,说明早有准备。贸然进入,等于送人进去。”
她闭了下眼,太阳穴的胀感还没散。昨天三次使用“心灵洞察之镜”后留下的疲惫仍在,但她必须再用一次。
她深吸一口气,集中精神,将意识锚定在调查小组组长身上。那人曾来汇报过两次任务,她记得他的眼神,冷静,不轻易动摇。
闭目,凝神。
“心灵洞察之镜”开启。
一瞬间,画面涌入脑海:昏暗通道,水泥墙布满裂纹,地面潮湿,几道人影交错移动。金属碰撞声刺耳,有人倒地,肩膀撞在管道上发出闷响。另一名队员跪在地上,双手死死抱住一个黑色终端,嘴里喘着粗气,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数据不能丢。
镜头晃动,模糊,又切换到另一个视角:组长靠在墙边,右臂流血,手指紧握电击棍,盯着前方三个黑衣人。他没想逃,也没想求援,只在计算还能撑多久。
林晚猛地睁开眼,呼吸一滞。
他们还活着,在抵抗。
她立刻调出指挥系统,划出救援路线。“把侦查小队转为救援编组,装备电磁干扰器和非致命武器,十分钟后出发。”
“要不要通知联盟高层?”苏悦问。
“暂时不用。”林晚说,“现在上报,只会打乱节奏。等我们确认现场情况再说。”
她转向科研团队频道。“你们监测那个区域的能级波动,一旦发现异常上升,立即预警。我怀疑他们不只是为了抓人,可能还有别的目的。”
“明白。”那边回复,“但我们现在的压制系统还在调试阶段,如果对方启动高能装置,我们不一定能及时拦截。”
“我知道。”林晚盯着屏幕,“所以救援队不能硬闯,要慢,要稳。”
苏悦已经联系后勤组,开始准备医疗点和隐蔽输送通道。她回头看了林晚一眼。“你脸色很差,真的没事?”
“还能撑。”林晚手指敲了敲控制台边缘,“信标什么时候能恢复?”
“最多二十分钟。”技术组说,“我们正在用备用频段反向追踪,但对方加密方式很新,破解需要时间。”
林晚点头,目光落在战术地图上。救援路线她画了三条,最终圈定了中间那条。这条路最短,但也最容易被埋伏。
她改了标记,换成右侧迂回线路。
“走这条。”她说,“让他们贴着东侧老管线前进,那里结构复杂,适合隐蔽。”
“可这样会多花十二分钟。”苏悦提醒。
“宁可慢,也不能全军覆没。”林晚声音没变,“调查小组能撑到现在,说明对方还没拿下他们。我们还有机会。”
她重新检查一遍通讯配置,确保所有节点都处于静默状态。不能暴露救援行动,更不能让敌人察觉他们的意图。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主控屏上,那片区域的地图依旧一片灰暗。没有画面,没有声音,只有微弱的信标脉冲在角落闪烁,像一颗快要熄灭的心跳。
林晚的手一直放在控制台上,指尖微微发凉。
苏悦递来一杯热水,她没接。
“你说他们为什么现在动手?”苏悦低声问,“之前一直藏着,突然发起攻击。”
“因为我们在逼近。”林晚说,“蓝光信号、电压波动、数据篡改……这些线索连起来,足够指向他们的核心节点。他们怕了,所以先下手为强。”
“可他们不知道我们已经发现了这么多。”
“但他们能感觉到。”林晚看着屏幕,“就像猎物能闻到陷阱的味道。他们不是被动防守,是在主动清障。”
苏悦沉默了一下。“所以接下来,他们会更狠。”
“一定会。”林晚说,“但这不代表我们会退。”
她再次调出信标状态,脉冲频率比刚才稳定了些。说明调查小组的设备还在运行,至少有一人保持清醒。
她拿起对讲机。“救援编组注意,按新路线前进,保持无线电静默。到达指定位置后,先释放探测无人机,确认安全再推进。”
“收到。”
“记住,优先保护数据终端,人员能救就救,不能强拼。”
命令下达后,她靠在座椅边缘,终于松开了一直紧绷的身体。但眼睛没离开屏幕。
苏悦站在她旁边,轻声说:“他们会回来的。”
林晚没回答。
她想起刚才在“心灵洞察之镜”里看到的画面——那名队员抱着终端的样子,像护住最后一盏灯。
她不能让那盏灯灭。
时间到了第十八分钟,技术组传来消息:“信标信号增强,恢复部分数据传输!”
屏幕一闪,一段模糊影像开始加载。
画面晃动剧烈,显然是从某人随身设备拍下的。通道深处,两名黑衣人正拖着一名队员往里走,地上留下一道血迹。另一人站在原地,手里举着一个方形装置,对着空气扫描。
林晚放大那个装置,外形陌生,但从能量波形图来看,它正在向外发送高频信号。
“他们在用某种设备提取数据。”她立刻判断,“不是简单拷贝,是强行读取。”
“可我们的终端有加密锁死功能。”苏悦说。
“也许他们找到了破解方法。”林晚盯着那装置,“或者,他们根本不需要完整数据,只要片段就够了。”
她马上通知科研团队:“记录这个信号特征,一旦发现类似波形,立刻标记来源。”
影像只持续了不到十秒,随即再次中断。
但足够了。
林晚调出城市基站负载图,发现就在影像中断的瞬间,附近一台边缘路由器出现了短暂超载,流量峰值持续四秒。
“他们在测试远程连接。”她低声说,“刚才那段信号,已经传出去了。”
苏悦皱眉。“那我们现在怎么办?继续派救援队?”
“必须去。”林晚说,“但他们不能按原计划行动。”
她重新设定指令,让救援编组在距离目标三百米处停下,部署感应装置,建立外围封锁圈。同时让后勤组在周边几个出口安排接应点。
“我们不冲进去。”她说,“等他们自己露出破绽。”
苏悦点头,转身去传达命令。
林晚坐直身体,手指在控制台上轻轻敲击。她知道,对方不会只守在那里。既然已经获取部分数据,下一步很可能是转移或销毁证据。
她调出全市交通监控,重点筛查该区域周边的货运车辆和地下通道通行记录。
刚打开筛选界面,科研团队来电:“检测到一次短促的能量波动,位置与调查小组失联点一致,强度不高,但波形异常。”
“是不是设备启动?”
“不确定,但不像自然干扰。我们正在分析。”
林晚盯着那个坐标点。
她突然意识到一件事——敌人动手的时间,正好卡在舆论全面转向之后。
正面声音压倒负面信息,联盟形象回升,市民信心恢复。
而就在这个时候,他们选择了正面冲突。
这不是巧合。
这是反击。
她迅速下令:“通知所有外勤单位,加强警戒。特别是负责物资分发和社区巡查的小组,不能再有漏洞。”
苏悦回来时,脸色变了。“救援编组报告,东侧出口发现一辆无牌货车,车门开着,地上有血迹。”
林晚立刻调取画面。
摄像头拍到几分钟前,两个人抬着一个担架上车,车身很快驶离。
“追!”她直接下令,“但不要靠近,用无人机跟。”
“可那是我们的队员!”
“我知道。”林晚声音沉下来,“但现在冲上去,可能正中他们下怀。他们要的不是杀人,是引我们出动。”
她盯着屏幕上远去的货车轮廓,手指紧紧扣住控制台边缘。
救援不能停,但方式必须改变。
她打开内部通讯,接通科研团队最高权限频道。
“准备启动备用压制方案。”她说,“不管他们想做什么,我们都不能再等。”
话音落下,她的左手忽然一颤,指尖不受控制地抽动了一下。
太阳穴的痛感又回来了,比之前更 sharp。
但她没松手。
主控屏上,那辆货车正驶向城市西郊,进入一片废弃工业区。
林晚盯着它的轨迹,慢慢抬起右手,重新在地图上划出一条线。
这条线,穿过三座变电站,连接两个信号盲区,终点是一处从未登记的地下设施。
她终于看到了对方的下一步。
她的嘴唇动了动,说出了下一个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