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控屏中央的红色警报框还在闪烁,林晚盯着那行“非授权远程访问请求”的提示,手指在控制台边缘轻轻敲了一下。
她没有下令反击。
系统目前的响应速度跟不上对方信号的变化节奏。硬碰只会暴露更多漏洞。
她站起身,朝科研区走去。头有些沉,刚才连续使用“心灵洞察之镜”让太阳穴一阵阵发紧,但她没停下。
科研团队代表正站在终端前,眉头拧成一团。屏幕上是不断跳动的波形图,下方一行小字显示:“信号解析延迟:8.3秒”。
“还是卡在这里。”他低声说。
林晚走到他身后,目光扫过几台并联的主机。散热风扇高速运转,机箱外壳微微发烫。
“你们现在走的是哪条路径?”她问。
“用历史数据建模,匹配当前脉冲特征。”他回头看了她一眼,“但对方的加密方式在变,我们刚拟合出规律,信号又换了频率。”
林晚看着他的眼睛,集中精神。
“心灵洞察之镜”开启。
画面里浮现出一串复杂的公式链条,中间某处被标红——那是他们三个月前就发现的冗余逻辑问题。可那人一直没动它,因为整个模型都搭在这段代码上,改了等于重来。
她收回视线。
“你们不是算力不够。”她说,“是舍不得推倒重做。”
那人一愣。
“把G9泵站和城南变电的数据流拿出来。”林晚指着屏幕,“做交叉熵分析,剔除环境噪声权重。现在的模型太依赖过去的经验值,可云都电网每天的负载都在变,你拿静态模型去抓动态信号,怎么可能抓得住?”
科研人员低头看着自己的键盘,手指停在半空。
几秒钟后,他深吸一口气,转身对身后的人说:“切换备用集群,重新拉数据队列。按她说的方式跑一遍。”
指令下达,计算集群开始重新加载任务。进度条缓慢推进。
二十分钟后,第一轮结果出来。
新模型捕捉到了一段之前被忽略的低频波动,时间点正好与G9泵站那次电压异常吻合。
“有点意思。”那人声音低了些,“但我们现在的误判率太高了。刚跑完一轮测试,系统把正常设备启动也当成了攻击信号。”
林晚没说话。她看向另外两名核心研究员,一个坐在左侧专注记录参数,另一个靠在椅背上揉着眉心。
她依次凝视他们的双眼。
第一次使用能力,看到的是左侧那人脑海中的图表——高频响应提升了近一半,但他不敢确定这是进步还是错觉。
第二次使用,右边那人心里反复浮现失败的画面,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怕担责任。
林晚闭了下眼,压住脑中逐渐加重的钝痛。
她走到主控屏前,调出模拟推演界面。
“看这里。”她指着其中一段曲线,“误判集中在低频段,说明滤波器设计有问题。但高频部分反应速度提升47%,证明方向没错。你们现在要做的不是推翻,是修正。”
她转向科研负责人:“保留当前架构,只改滤波函数系数。拿真实的脉冲样本去做梯度下降训练,让它自己学会区分。”
那人盯着屏幕看了很久,终于点头。
“开始调参。”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实验室陷入高强度调试。键盘敲击声不断,每十分钟就有一组新参数上传到测试环境。
第七轮迭代完成后,系统首次在不触发自检报警的情况下,完整识别出模拟攻击信号。
“响应时间降到1.6秒。”技术人员念出结果,“误判率从23%降到5.1%。”
还没完。
最后一次测试,系统成功锁定信号源,但在反向压制阶段输出突然紊乱,试验模块温度骤升,警报响起。
“断电!”有人喊。
电源切断,机器停止运行。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焦味。
“哪里出了问题?”科研负责人声音发紧。
没人回答。
林晚站在原地,手扶着控制台边缘。这是她今天第三次使用“心灵洞察之镜”,不能再浪费一次。
她闭眼,再睁眼时已锁定首席工程师的眼神。
能力开启。
一瞬间,她看到对方脑海中闪过一张电路图——反馈回路的设计忽略了共振效应,当反向信号强度接近阈值时,会引发内部震荡。
她立刻开口:“你们的驱动程序没加相位补偿。反馈信号和原始波形叠加时产生共振,导致输出失控。”
那人猛地抬头:“你怎么知道……”
“现在不是问这个的时候。”林晚打断他,“改电路逻辑,加入补偿机制,重新封装程序。”
技术人员迅速行动。有人拆开试验模块外壳,更换控制芯片;另一人重新编写底层驱动。
凌晨两点十七分,测试重启。
主控屏上,波形图剧烈跳动了几下,随后开始收敛。压制信号稳定输出,虚拟攻击被彻底中和。
屏幕右下角跳出绿色标识:“系统运行正常,压制效率98.7%。”
实验室里安静了几秒。
然后有人轻声说了句:“成了。”
紧接着,掌声响起。不是热烈的欢呼,而是压抑太久后的释放,带着疲惫和庆幸。
科研负责人坐在椅子上,双手还放在键盘上,整个人像是松了一口气。
林晚站在主控台前,指尖轻轻贴在屏幕上。那台设备的运行数据正平稳流动,像一条不再挣扎的河。
她的头很痛,精神像是被抽走了一部分,但她清楚地感觉到,这一次,他们真的跨过去了。
“随时可以接入实战网络。”技术人员低声汇报。
林晚没回应。
她看着屏幕,忽然注意到一个细节。
就在新系统完成压制的瞬间,脉冲追踪模块自动记录下一段残留信号片段。频率极低,几乎贴近背景噪声,但它的波形结构,和之前所有见过的都不一样。
她伸手准备调取详情,却在触碰到操作键时停住。
不能用了。
今天的能力额度已经耗尽。
她转头对身边人说:“把这个信号单独标记,不要做任何处理,等明天我再来分析。”
“可是……”
“照做。”她的声音很轻,但没有商量余地。
那人点点头,迅速执行命令。
林晚依旧站着,没有坐下,也没有离开。
她的视线落在主控屏中央,那个曾显示红色警报的位置,此刻一片空白。
但就在下一秒,屏幕边缘弹出一条新的提示框:
“检测到微弱信号注入,来源未知,目标端口未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