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网游动漫 > 重生之我在云都偷心三千次 > 第1270章 联盟备战,全面迎接新挑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70章 联盟备战,全面迎接新挑战

林晚的手指从通讯面板上收回,指尖在空气中停顿了一秒。她没有立刻发送消息,而是调出权限列表,将【逆相项目】的响应等级从二级提升至一级,附加了最高优先标识。

屏幕闪烁,全联盟三级以上负责人陆续接入会议频道。名单滚动到科研组时,技术代表的名字亮起绿灯。林晚点开私信通道,发去一条简短指令:“原型机交付时间不变,增加双人独立验证流程,四十八分钟内提交最终报告。”

对方几乎是秒回:“收到。”

林晚放下手,目光扫过主控台上的三组状态栏。市场团队待命,调查小组已转入隐蔽模式,科研端正在封装设备。时间显示距离临界点还有六十七分钟。

她闭眼片刻,再睁开时眼神更沉。抬起视线,望向接入会议的第一位组长。那人刚说完准备情况,话音未落,林晚已经凝视过去。

“心灵洞察之镜”开启。

一瞬间,她看到对方脑海中的画面——昨晚孩子发烧,他凌晨两点才回家,今早赶过来时妻子一句话没说。现在他坐在岗位上,手指敲着键盘,心里却在想:万一判断错了,会不会连累整个团队?

能力关闭。林晚没有任何迟疑,直接在公共频道下令:“各组长确认组员心理状态,轮换制启动。连续执勤超四小时者,强制休息三十分钟。”

没人提出异议。系统自动更新排班表,几秒钟后,三条进度条同步刷新。

她转向技术代表的方向,虽然对方不在现场,但她知道此刻必须稳住科研端的节奏。她再次集中精神,凝视视频窗口中那双眼睛。

镜像浮现。

她在对方意识里看到两个选项在反复拉扯:一个是提前十分钟交付但减少测试环节,另一个是按时交付但确保万无一失。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桌角,内心倾向后者,却又怕耽误整体部署。

林晚开口:“我只要完全验证过的设备。宁可晚三十秒,不要快一分钟。”

技术代表抬头,声音很轻:“明白。”

林晚切断连接。她的太阳穴开始发胀,这是今天第三次使用能力。但她没停下,转而调出零件清单,逐项核对来源编码。所有模块均来自内部供应链,焊接记录完整,参数符合标准。

“启用本地数据库替代云端校准。”她在指令中补充,“不允许任何外部信号接入组装环境。”

实验室那边传来回应。林晚站起身,走到监控屏前,盯着原型机封装过程的实时画面。焊接工的手很稳,动作熟练,但当镜头拉近时,她注意到那人喉结动了一下。

她再次开启“心灵洞察之镜”。

这一次,她看到的是短暂的走神——工人想起昨天邻居议论G9泵站的事,说那里早就废弃,不该有电。这个念头一闪而过,但他没上报,只是下意识放慢了手上的动作。

林晚立即下令:“更换操作人员,原岗位留档观察。”

新接手的人五分钟内到位。林晚盯着屏幕,直到最后一道密封完成,整机通过气压检测。

“首台原型机封装完毕,可交付。”技术代表的声音传来。

林晚点头,在任务日志中标记节点。她没有放松,反而调出全域广播系统,按下全域通话键。

“所有单位听令。”她的声音清晰平稳,“现在是t-67分钟。市场组暂缓公开通报,启动内部舆情预热机制;调查组暂停主动追踪,转入隐蔽待命模式;科研组维持现有进度,每十分钟同步一次状态。”

频道里一片安静。几秒后,各方陆续回复确认。

她接着打开主控大屏,绘制协同图谱。三条任务线被嵌套进同一时间轴,每个节点都标注了缓冲区间。市场组的信息释放时机与调查组的警戒范围重叠,科研端的设备交付时间则作为核心支点,支撑整个节奏。

图谱生成后,她逐一接入各组长的通讯窗口,再次使用“心灵洞察之镜”。

她在市场组长心里看到犹豫——担心沉默会让人误以为联盟失控;在调查组长脑中发现焦虑——怕错过最佳追踪窗口;而在科研端,最深的顾虑其实是责任归属:一旦设备失效,谁来承担后果?

林晚关闭能力。她的视线重新落回屏幕,手指按下全域通话键。

“我相信你们的专业判断。”她说,“现在,请相信彼此。”

频道里静了几秒。然后,市场组长第一个回应:“信息预热已启动,五分钟后第一批内容进入审核池。”

调查组长紧随其后:“隐蔽哨位全部就位,监听范围扩大至G9外围两百米。”

技术代表最后发声:“第二台原型机进入封装阶段,十分钟后可交付备用机组。”

三条状态条同时跳转为“待命”。

林晚双手交叠放在桌面上,身体微微后靠。她的呼吸比之前平稳,但额角渗出一层薄汗。连续四次使用“心灵洞察之镜”带来的负担正在累积,视野边缘偶尔闪过细小黑点。

她没叫医疗支援,也没申请轮替。只是伸手拿起水杯喝了一口,温水滑下去,让她清醒了些。

值班员忽然出声:“G9泵站警报通道无新增异常,过去二十分钟数据平稳。”

林晚点头,目光仍锁在中央屏幕上。倒计时数字跳动:t-58:23。

她调出原型机参数,检查定位追踪模块是否激活。确认信号正常后,又查看F7线路周边的地下通道分布图。六个接入点标记为红色,其中三个已有专人驻守。

“通知应急小组。”她低声说,“携带设备者必须穿屏蔽服,进入时限控制在八分钟以内。”

指令发出后,她终于松开一直紧绷的手指。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一下,节奏和心跳一致。

主控室灯光微闪。系统提示音响起,科研组发来最新消息:“离线模拟完成,干扰效率达预期上限,误差范围0.2秒内。”

林晚看着那行字,没有立即回应。她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他们有了对抗“潮汐”的工具,但真正的考验还没开始。

她重新打开全域频道,声音比之前更低,也更稳。

“所有人记住一点。”她说,“我们不是在阻止一场事故。”

“我们是在阻止一场已经被计划好的入侵。”

她的手指按在发送键上,目光落在G9泵站的坐标点。那个曾短暂跃升的信号,至今没有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