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把密封袋放在主控台边缘,没有立刻拆开。她转头调出市场组的实时数据流,手指在终端上快速滑动。屏幕上跳出一连串自媒体账号的发布记录,时间轴密密麻麻排满负面信息。她输入“深维联合体”作为关键词,系统自动标红了七条关联内容。
这些帖子发布时间相隔不到两分钟,话题角度不同,但攻击方向一致。更奇怪的是,它们都出现在科研组监测到能量波动后的十分钟内。
她按下内部通讯键:“苏悦,来主控区,带市场组三个骨干,十分钟后开会。”
挂断后,她靠在椅背上闭眼。太阳穴突突地跳。今天已经用了两次“心灵洞察之镜”,再用一次就是极限。她不能浪费。
八分钟后,苏悦推门进来,身后跟着三名穿制服的技术员。其中一人手里拿着平板,屏幕还在刷新数据。
“我们发现不对劲。”苏悦站到她旁边,“三家媒体,背景完全不同。一家做财经分析,一家专注社会新闻,还有一家是娱乐八卦号。但他们最近三次针对我们的发文,更新服务器Ip地址完全重合。”
林晚睁开眼:“同一个集群?”
“不是集群。”那名技术员递上平板,“是同一台物理机。我们查了缓存日志,这三个账号的编辑界面在同一时间段被调用,操作间隔精确到秒。”
林晚接过平板,指尖划过几行代码。确实,登录指纹一致,设备识别码也没有变化。
她看向说话的人。对方眼神有些疲惫,但思维清晰。她集中精神,启动能力。
一瞬间,对方脑海里的画面闪过——他在凌晨三点重新核对日志时,发现资金流水异常。三个账号背后的运营公司,收款账户最终都指向两个离岸信托基金。他当时没声张,因为怕判断错误引发误判。
林晚收回视线,又扫向另外两人。第二个人心里正犹豫要不要建议暂停对外回应,第三个人则在担心团队是否被渗透。
她关掉能力,脑袋一阵发沉。
“你们怀疑这不是单点攻击?”她问。
苏悦点头:“节奏太整齐了。每次我们刚稳住舆论,就有人立刻放出新料。像是……有人在盯着我们的一举一动。”
林晚沉默几秒,转向最后一个成员:“你刚才没说话。你觉得呢?”
那人愣了一下:“我觉得……背后有协调。不只是资本介入的问题。如果是单一金主,不会用三家风格差异这么大的媒体。这是为了制造‘多方自发质疑’的假象。”
林晚站起身,走到大屏前。她将市场组的数据与科研组的能量波动图并列显示。每一次能力使用后的五十分钟左右,都会出现一次舆论爆发。时间差几乎固定。
她拿起笔,在白板上写下三行字:
1. 能力触发 → 能量反馈
2. 反馈信号 → 组织行动
3. 行动后24小时 → 舆论跟进
“我们在应对危机。”她说,“但他们早就知道我们会怎么反应。”
苏悦皱眉:“你是说,他们利用你的能力,来预判我们的动作?”
“不止是预判。”林晚声音压低,“他们在测试我们的极限。看我们什么时候崩溃,什么时候犯错。”
房间里没人说话。
她转身面对众人:“现在开始,所有外部信息发布必须经过双人审核。关闭非必要社交平台接口,只保留应急通道。另外,我要你们把过去两周所有关联账号的操作日志全部导出,重点查登录设备指纹和资金链路。”
一名技术员开口:“有些平台需要高层权限才能深度抓取,我们走流程可能要两天。”
“不走流程。”林晚说,“我签风险预案。”
她回到座位,打开加密文档,输入个人认证码。文件标题是《紧急情报获取授权书》。她在末尾签下名字,附上生物识别验证。
“我会联系外部技术支持。”她说,“你们只需要等结果。”
苏悦看着她:“你又要用那个能力?”
林晚摇头:“不能再用了。今天第三次,已经是底线。”
她把文件发送出去,几分钟后收到回复。一个匿名信道开启,对方要求提供目标范围和时间节点。
林晚只回了三组Ip地址和两个信托基金编号。
等待期间,她调出调查组之前提交的活动轨迹图。深维联合体成员现身地点分布在城南、西区、北环。她把这些点投射到地图上,再叠加上舆论发布时间。
每一个热点区域,都在组织出现后的十二到十八小时内,出现一轮定向攻击。
这不是巧合。
半小时后,技术支持传回一份镜像日志。里面包含三家媒体后台的部分操作记录。林晚快速浏览,目光停在一条备注信息上。
某个账号在发布前,曾收到一条内部消息:“确认目标已触发响应,按计划推进。”
她手指一顿。
“他们知道‘触发’这个词。”她低声说,“他们知道我的能力会产生反应。”
苏悦脸色变了:“所以每次你用能力,他们就能定位到我们的应对节奏?”
“不只是定位。”林晚关掉屏幕,“他们在同步行动。有人负责实地监控,有人负责技术反馈,还有人专门操控舆论。三方配合,像一台机器。”
她站起来,走到指挥台中央。
“启动跨部门联席预警机制。”她按下广播键,“所有小组进入A类协防状态。从现在起,任何情报变动必须即时上报。标记当前局势为‘结构性勾结’,限核心层查阅。”
主控屏切换成新的警报界面,红色边框缓缓闪烁。
苏悦低声问:“你要写简报?”
“已经在写了。”林晚敲下最后一行字,《关于当前舆论攻势背后存在结构性勾结的初步研判》。她加上密级标识,上传至内部档案库。
房间安静下来。
技术员们陆续退出会议区,回到各自岗位。苏悦站在原地没动。
“你还好吗?”她问。
林晚坐在调度席上,手扶着额头。她没说话,只是轻轻点了下头。
耳机里传来各节点的例行汇报声。一切正常。
但她知道不对。
这种平静太像陷阱。
她想起刚才看到的那条备注——“确认目标已触发响应”。
他们不是被动收集信息。他们是主动设局,等着她开启能力。
也就是说,从她第一次使用“心灵洞察之镜”开始,每一次决策,每一次部署,都可能已经被对方掌握。
她猛地睁眼。
如果能力本身就成了突破口……
那她接下来做的每一步,是不是也早已被算准?
她伸手摸向衣兜,掏出那张写着“能力反制”的纸条。纸角已经被汗水浸湿。
这时,通讯灯亮起。
是技术员发来的消息:“您要的日志补全完成了。北环中继站最后一段信号已还原,正在生成分析报告。”
林晚盯着那条信息看了两秒。
她忽然意识到一件事。
上次科研组说能量反馈出现在能力使用后五十分钟。
可这一次,距离她最后一次开启能力,才过去三十七分钟。
而此刻,主控屏右下角,一条新的舆情警报刚刚弹出。
标题是:“某神秘团体涉嫌非法监控市民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