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点四十七分。
主控台的屏幕还在跳动,能量脉冲模型的推演曲线刚刚停止刷新。林晚的手指悬在键盘上方,没有收回。她刚把应对下一次冲击的预案写进系统,还没来得及坐下,苏悦就快步从调度室走过来,手里端着平板,眉头皱得很紧。
“出事了。”苏悦把平板递过去,指尖点了点屏幕,“十分钟前,本地论坛有人发帖,标题是《所谓‘守护者联盟’?实为幕后操盘黑手》。”
林晚接过平板,目光扫过内容。帖子不长,但条理清晰,列举了几项所谓的“证据”:联盟近期频繁调动调查小组、封锁区域、调用非公开设备,还引用了一段被剪辑过的监控画面,显示几名队员在夜间进入废弃建筑,动作隐蔽,像是在掩盖什么。
更关键的是,帖子里提到了“非法集资”和“操控市场数据”,并暗示联盟背后有资本势力支持,正在借安全之名行控制之实。
这不是普通的质疑。
林晚立刻调出后台数据流,命令技术组将所有社交平台的关键词抓取权限提升至最高级。屏幕上很快跳出数十条相似信息,分布在不同平台,发布时间集中在过去四十分钟内,转发量不高,但评论区已经开始出现争议。
她盯着Ip追踪结果。发帖账号注册时间不足十二小时,登录地点是城南一家便利店的公共wiFi,设备型号无法识别。典型的匿名操作路径。
“不是偶然。”她说,“他们知道我们盯上了西北区,所以换了个方向。”
苏悦点头,“可这和之前的能量波动、侦察行动完全不一样。一个是物理层面的渗透,一个是信息层面的攻击。”
“目的相同。”林晚站起身,走向调度室的墙屏,“都是为了打乱我们的节奏。现在我们刚布防完外线,又在等下一次脉冲,这时候冒出这种声音,就是要让我们分心。”
她按下通讯键,接通市场团队负责人。
“召集所有人,十分钟后调度室开会。”
挂断后,她对苏悦说:“准备一份基础回应稿,不要否认,也不要解释,只说‘相关言论与事实不符,联盟始终依法依规运作’。先稳住局面。”
苏悦应声去准备。
八分钟后,市场组的三名骨干陆续赶到调度室。林晚站在墙屏前,已经把几条主要帖子投影出来。
“你们怎么看?”她问。
其中一人开口:“我觉得是小范围试探,传播量不大,可能只是个别网友瞎猜。”
另一人附和:“我们现在最要紧的是盯着能量异常,没必要为这点网络噪音浪费人力。”
林晚没反驳。她走到每人面前,依次看着他们的眼睛,悄悄开启“心灵洞察之镜”。
第一个,心里想着今晚能不能按时下班;第二个,担心任务多了会影响季度考核;第三个,虽然嘴上犹豫,但内心清楚这事不简单,只是不想担责任。
她收回视线,直接点名:“张薇,你带两人负责追踪所有相似内容的传播链,查转发源头、账号关联性、发布节奏。李哲,你对接媒体关系网,准备好澄清素材包,包括我们最近三次公开行动的时间、地点、依据文件。”
语气很平,但没人再提出异议。
命令下达后,她回到主控台,重新调出舆情监控面板。技术组已经设置了自动抓取,关键词包括“联盟”“操控”“非法集资”“黑手”等,每两分钟更新一次数据。
她一边看实时汇总,一边在笔记本上写下三条推论:
一、舆论是干扰项,目的是分散我们对能量脉冲的注意力;
二、对方在测试我们的反应速度,看我们会不会慌乱出招;
三、这只是开始,后续会有更系统的抹黑。
她把这三条标记为高优先级,存入待议事项。
十分钟后,第一份追踪报告传回。六条相似帖子出现在不同平台,发布时间相差不超过五分钟,使用的语言风格高度一致,但发布账号无任何关联记录。更奇怪的是,这些账号在发帖后全部进入静默状态,不再互动,也不删除内容,像完成任务后就被弃用。
林晚立刻命人比对这些账号的行为模式与之前伪造证件的施工人员数据画像。结果显示,目前没有交集。
但她不信这是巧合。
她切换到备用舆情系统,启动独立数据库进行深度关联分析。这个系统不接入公网,运行速度慢,但安全性高,专门用于处理敏感情报。
“如果他们是同一拨人,手法应该有共性。”她低声对苏悦说,“一个搞物理渗透,一个玩信息战,看起来无关,但节奏太同步了。”
苏悦站在旁边,翻着值班表,“要不要让夜班的技术员多盯一会儿?”
“不用加人。”林晚摇头,“反而会引起注意。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让他们觉得我们没当回事。”
她重新打开论坛原帖,仔细看了一遍评论区。大部分是质疑,也有少数支持联盟的声音,但都被顶下去了。有个Id叫“云都老住户”的用户连续回复三条,语气激烈,称自己亲眼见过联盟人员强行带走居民。
她记下这个Id,顺手查了发言设备信息。mAc地址模糊,但登录时间与其中一名可疑发帖人重合。
不是普通市民。
她把这条线索单独标注,转发给技术组,备注:“重点监控该Id后续动向,不要触碰,只记录。”
做完这些,她终于坐下来,手指轻轻敲着桌面。能量脉冲中断,神秘人出现又消失,现在又冒出负面舆论。三条线同时推进,却没有一条能彻底抓住。
对手很谨慎。
也很熟练。
她抬头看向墙上的倒计时屏幕。距离预计的第六次脉冲还有不到两个小时。
她不能确定下一次会是什么形式,但她知道,不能再被动等待。
她拨通调查小组的通讯频道。
“你们现在的位置?”
“还在外围巡查,没有新发现。”
“撤回来。”她说,“不要继续追查地下通道。从现在起,所有人转入内部轮值,每半小时汇报一次状态。”
“可是……我们刚才发现……”
“没有可是。”她打断,“他们已经知道我们在查,再往前就是陷阱。”
通讯结束。
她转头对苏悦说:“通知安保组,加强指挥中心内部巡逻,尤其是技术夹层和供电区。另外,把今天所有进出人员的记录再核一遍,特别是临时外包岗位。”
苏悦拿起平板去安排。
林晚靠在椅背上,闭了会儿眼。今天已经用了三次“心灵洞察之镜”,再用一次,可能会让她头痛到无法思考。但她还需要确认一件事。
她打开市场组刚才的会议录像,找到李哲说话的画面。那人嘴上怀疑舆情的重要性,可眼神躲闪。她再次集中精神,开启能力,凝视录像中他的双眼。
一瞬间,她看到了一丝隐藏的情绪——不是怀疑,是害怕。
他认识某个发帖人,或者听说过背后的组织。
但她来不及深读,太阳穴猛地一抽,眼前闪过黑影。她立刻关闭能力,呼吸放慢,额头渗出冷汗。
不能再用了。
她睁开眼,把刚才的发现记下,没提名字,只写:“市场组内部可能存在信息泄露风险,需隔离敏感资料。”
然后她站起身,走到墙屏前,把三条异常线索并列显示:能量波动中断、西北区侦察行动、负面舆论浮现。
三条线,三个方向,却指向同一个目标——指挥中心。
她正要动手建立关联模型,主控台突然弹出一条警报。
舆情监测系统捕捉到新动态:一个名为“真相之声”的短视频账号刚刚上传一段一分十八秒的视频,标题是《守护者联盟的秘密行动曝光》,内容是拼接的夜间画面,背景音模仿新闻播报,声称联盟正在秘密收集市民生物数据,用于未知实验。
播放量正在快速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