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点十二分十七秒。
林晚盯着主控屏右下角的时间,手指悬在键盘上方。她没有动,呼吸放得很轻。整个指挥中心只有设备运转的低鸣,苏悦正低头核对着值班名单,屏幕光映在她脸上。
时间跳到十八点十二分十八秒。
那股波动来了。
这一次她没用“心灵洞察之镜”,只是闭了闭眼,凭着前几次感知建立的节奏,在心里记下持续时长。零点三八秒,和上次几乎一致。它扫过意识边缘,像一层薄雾掠过皮肤,不带情绪,也不停留。
她睁开眼,立刻调出科研组的实时监测面板。系统日志显示一切正常,没有任何外部接入记录,也没有能量异常报警。但她知道刚才不是错觉。
她把三次波动的时间点标进数据流图谱——十七点十九分、十七点三十六分零四秒、十八点十二分十八秒。间隔分别是十七分钟零四秒和三十六分十四秒。不是完全等距,但有规律可循。
她打开加密通讯,给科研组长发消息:“标记三个时间点,17:19:00,17:36:04,18:12:18。查这三段时间内所有传感器底层响应数据,重点看神经场耦合波段与低频共振区间。”
消息刚发出,科研组长就回了语音通话请求。
接通后对方声音很稳:“你说的这三个时间,主系统没触发任何警报。”
“我知道。”林晚说,“但我需要你手动提取物理层采样数据。不要依赖自动过滤模块,我要原始信号。”
“你怀疑是新型干扰?”
“我不确定是什么。”她说,“但它能影响人的精神感知,而且准时出现。这不是随机噪音。”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行。我启动备用探测阵列,但这个扫描会占很大资源,得有人签字。”
“我签。”林晚直接调出权限审批界面,刷了指纹,“项目名称写‘非电磁频谱初筛’,优先级b级。现在就开始。”
挂断电话,她转头对苏悦说:“明天硬件检测按原计划走。让技术部准备两套独立供电的便携式记录仪,不连内部网络。”
苏悦抬头看了她一眼:“你是真觉得有问题?”
“不是觉得。”林晚看着屏幕,“是它已经出现了三次。如果第四次也准时到来,那就是在传递信息,或者在测试什么。”
苏悦没再问,低头继续整理名单。
十分钟后,科研组长来电:“数据提出来了。三个时间点前后各五秒的原始采样都导出了,但我们没发现明显异常。”
“把文件传过来。”林晚说。
文件加载需要时间。她趁机喝了口水,太阳穴还在隐隐作痛。第三次使用“心灵洞察之镜”的副作用还没消。她靠在椅背上缓了片刻,等画面加载完成。
屏幕上跳出三段波形图。常规分析模块已经做过一次过滤,大部分背景噪声被清除。但在未处理的原始数据里,她注意到一个细节——每次波动发生前0.5秒,分布在不同区域的六个独立传感器同时出现微弱振幅抬升,幅度不超过标准值的百分之二,持续时间零点四秒左右。
这种同步性不可能是巧合。
她放大其中一段,拖到科研组长面前的共享窗口:“你看这里。六个节点,位置分散,不属于同一电路或信号通道。但它们在同一瞬间产生相同频率的微震。这不是设备问题。”
对方沉默地看着图谱。
林晚接着说:“我不是要你们现在就下结论。我只是要求继续追查。启动全频段扫描协议,把阈值调到最低,记录所有偏离基线的信号。”
又过了几秒,科研组长点头:“好。我们重新跑一遍。”
林晚关闭通话界面,转向苏悦:“去调度室等结果。如果有新情况,第一时间通知我。”
苏悦起身离开。
林晚坐回主控台前,再次凝视屏幕。她知道科研团队一开始会有疑虑。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很难让人立刻重视。但她必须让他们看见。
二十分钟后,调度室传来消息:全频扫描已启动,但由于灵敏度提高,系统误判为外部入侵攻击,安全协议自动切断了监测通道。
林晚立刻登录后台,输入最高权限指令,解除封禁,并在日志中备注:“本次扫描为特殊科研任务,禁用自动隔离逻辑。”
命令生效后,监测恢复。
这一次,数据开始真实呈现。
三十分钟后,科研组长再次接入视频会议。他的表情变了。
“我们捕捉到了。”他说,“一段持续零点三八秒的能量脉冲,频率在七点八到九点二赫兹之间。它穿透墙体结构,在空气中传播时不依赖电磁载体。初步判断,具备生物场交互特征。”
林晚盯着他身后的屏幕。那是一张刚刚生成的能量分布热力图,中心区域集中在指挥中心西北角,正好覆盖她所在的主控区。
“有没有可能来自内部设备?比如脑波监测仪或者其他神经接口装置?”
“我们排查了所有设备。”科研组长说,“没有一台机器在这个频段工作。而且这股能量不具备发射源衰减特征,不像从某个点扩散出来的。它更像是……从外面扫进来的一道波。”
林晚没说话。她在本子上写下几个字:准时、穿透、无源、影响精神。
然后她做了决定。
她站起身,走出指挥中心,直奔调度室。
科研组长正在主控屏前和团队讨论参数模型。看到她进来,停下话头。
林晚走到他面前,直视他的眼睛。
能力开启。
视野中,对方的情绪清晰浮现——有困惑,有警惕,还有一丝隐藏很深的担忧。他不是不信她,而是怕这件事一旦上报,会引来不该管的人插手。他担心项目被收走,数据被封锁。
一秒后,林晚收回视线。
“这不是为了向上汇报。”她低声说,“也不是为了立功。我们做这个,是因为它存在。而我们是唯一能看见它的人。”
科研组长看着她,眼神慢慢沉下来。
他点头:“继续测。我会安排轮班,二十四小时监控。只要它再来,我们就记录。”
林晚退回主控台时,苏悦已经回来。她递来一张纸条:“技术部说,明天早上九点,他们准备好设备。”
林晚接过纸条,放在桌角。
她重新打开个人终端,把最新数据导入分析模板。时间已经接近十九点。按照之前的规律,下一次波动应该在十九点四十八分左右。
她设了倒计时提醒。
然后她调出科研组刚上传的能量脉冲波形图,反复比对三次记录。频率稳定,持续时间几乎一致,作用范围略有偏移,但始终覆盖指挥中心核心区域。
这不是随机现象。
她抬头看向主控屏。城市地图依旧平静,所有节点绿灯运行。新闻推送里,恒域资本案的后续通报还在更新,公众注意力已经被转移。
所有人都以为结束了。
但她清楚,有些东西才刚开始。
她揉了揉太阳穴,疼痛没有减轻。今天用了三次“心灵洞察之镜”,已经超过安全上限。再用一次,可能会晕过去。
可她不能停。
她打开一个新的文档,标题写上“异常能量观测记录”。下面是第一条:
【时间:17:19:00|持续:0.36秒|特征:低频穿透性脉冲,伴随多节点同步微震】
第二条:
【时间:17:36:04|持续:0.39秒|特征:同上,作用区域偏移约两米】
第三条:
【时间:18:12:18|持续:0.38秒|特征:同上,强度略增】
第四条空白。
她在下面加了一句备注:预计第五次出现时间为19:48:32。
做完这些,她合上终端,双手搭在键盘两侧,眼睛盯着屏幕右下角的时间。
苏悦坐在侧席,手里拿着平板,也在等。
房间里很安静。
十九点四十八分三十一秒。
林晚抬起头。
十九点四十八分三十二秒。
她的手指微微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