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网游动漫 > 重生之我在云都偷心三千次 > 第1241章 市场引导,真实信息破谣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41章 市场引导,真实信息破谣言

屏幕闪了一下,林晚的手指停在键盘上方。她没有立刻反应,而是盯着主控屏右下角的日志流看了三秒。数据正常,连接未断,系统只是短暂波动。

她松开手,拿起桌边的水杯喝了一口。水已经凉了,但她没在意。

“刚才的闪烁是干扰信号,不是入侵。”她说,声音不急也不缓,“把过去十分钟所有对外发布的内容重新核对一遍,重点看市场组的信息输出有没有出现重复或偏差。”

通讯频道里传来应答声。市场团队的负责人开始逐条汇报当前发布的动态。林晚一边听,一边调出舆情监控界面。红色曲线依旧高耸,但峰值集中在几个固定话题上——有人在有组织地推波助澜。

她放下杯子,打开加密短频,接通市场骨干会议。

五分钟后,所有人接入。她直接开口:“从现在起,我们的信息不再追着谣言跑。他们发什么,我们就澄清什么,这种节奏是我们被牵着走。今天开始换方式。”

她顿了顿,等所有人跟上思路。

“线上组联系三位公开支持过我们的商户,请他们录一段视频,讲清楚自己是怎么被帮助的。内容必须具体,时间、地点、事情经过都要有。技术辅助组负责把这些视频推到政务合作平台首页,要求置顶十二小时。”

“线下组准备真相手册,明天一早进商圈和社区。不要只发传单,要面对面解释。每份手册最后一页留一个二维码,扫码能看原始记录和监控片段。”

“技术组实时监测舆情变化,一旦某个澄清内容引发转发,立刻加大推送权重。我们要让真实信息出现在更多人眼前,而不是藏在角落等人发现。”

指令下达完,她关闭会议频道,转而打开个人终端,翻阅市场团队最近三天发布的全部内容。有些措辞太官方,普通人看不懂;有些回应太慢,热度早就过去了。问题不在数量,而在节奏和方式。

她一条条划过去,删掉重复的模板文案,留下事实清晰、语言简单的几条,设为标准回复样本。然后发回小组群。

做完这些,她靠在椅背上,闭眼两秒。

再睁眼时,她启动了“心灵洞察之镜”。

视线落在通讯界面中市场团队成员的照片上。她一个个看过去,捕捉那些藏在语气背后的情绪。大多数人在坚持,但也有人开始怀疑——发出去的东西没人看,说的话没人信,到底还有没有用?

她在名单里找到两个名字。都是刚加入不久的年轻人,前天还主动加班到凌晨整理资料。

她单独连线其中一人。

“你昨天写的那条回应,我看了。”她说,“第三段用了受害者的原话,这个处理很好。很多人不信大道理,但他们信亲眼见过的事。”

对方沉默了一下,“可评论区还是骂声多。”

“我知道。”她说,“但我们不能因为他们骂就停下。你们写的每一个字,都是在给愿意相信的人递一根绳子。他们迟早会抓住。”

她又接通另一人。

“你做的对比图很清晰,把时间线和事件节点都标出来了。这就是我们需要的东西——简单,明白,没法被曲解。继续做下去。”

说完,她退出通话,重新打开全局监控。

第一轮调整后的信息发布开始了。视频陆续上传,手册开始印刷,社交平台上的关键词也在缓慢变化。负面声量没有骤降,但增长速度变慢了。

这是个信号。

她调出城市广播系统的对接窗口,申请使用市内公共频道播放一段剪辑好的纪实短片。内容是联盟基础设施修复过程的监控记录,加上时间轴标注和语音解说。申请提交后,她设置了自动提醒,一旦通过立刻安排轮播。

接着,她推动“市民见证计划”。第一批自愿报名的居民将在两天后进入修复完成的区域参观。他们会看到设备运行状态,也能现场提问。直播通道同步开放。

这些动作不会马上见效,但必须做。

她知道,舆论战不是靠一两条消息就能打赢的。它是一点一点把真相铺出去,直到覆盖掉谎言的痕迹。

两个小时后,技术辅助组传来反馈:三位商户的视频上线四小时,总播放量突破八十万。其中一条被本地新闻账号转发,评论区出现了久违的支持声。

她点开那条评论。

“原来真的有人被帮过。我一直以为都是宣传。”

她把这句话截图保存。

又过了半小时,线下组发来照片。一名志愿者站在商场门口,手里拿着真相手册,正和一位中年妇女说话。女人低头看着手册,眉头皱着,但没有转身离开。

这也是进展。

林晚坐直身体,再次检查所有渠道的状态。线上信息统一了口径,线下行动有了画面,公众平台也开始接入真实内容。节奏正在回来。

她按下通讯键,接通市场组长。

“接下来几天,继续保持这个方向。”她说,“别怕重复,只要说的是真话,说十遍百遍都不算多。”

对方答应了一声,声音比之前稳了些。

她挂断通话,目光回到主控屏。

舆情曲线图上,代表负面言论的红线终于出现了一个微小的下弯。虽然幅度不大,但它是今天第一次向下走。

她盯着那个拐点看了一会儿。

手指轻轻敲了一下桌面。

光回来了。

这时,通讯灯突然亮起。

是市场组的一名成员主动接入频道。

“林晚,有个情况。”那人说,“网上出现了一个新账号,自称是前联盟工作人员,发了一段录音,说我们伪造救助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