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易长生心念一动,那小鼎便出现在他掌心。

触手冰凉,带着一种青铜器特有的沉实感。

鼎身仅有婴儿拳头大小,三足两耳,造型古朴到了极致,没有任何繁复华丽的雕饰,线条简洁流畅,仿佛蕴含着某种“大道至简”的韵味。

它的颜色是那种经历了无数岁月洗礼后的暗沉青铜色,黯淡无光,毫不起眼。

鼎身表面布满了斑驳的铜锈,绿中带黑,深深浅浅,还有许多磨损的痕迹,使得许多原本可能存在的极其细微的纹饰都已模糊不清,难以辨认。

乍一看去,这完全就像是从哪个凡人古墓里挖出来的、即将彻底腐朽的普通陪葬品,甚至丢在路边,都可能无人问津。

易长生微微蹙眉,但没有丝毫轻视。他调动神识,如同最精细的触手,缓缓地向小鼎内部探去。

果然,如同预料的那般,他的神识在接触到小鼎表面的刹那,仿佛遇到了一层无形的光滑的壁垒,神识之力毫无阻碍地滑开,根本无法深入分毫。

更奇特的是,即便神识覆盖其表面,反馈回来的信息也依旧是“凡铁”、“朽铜”,没有任何灵力波动,没有任何道韵流转,平凡的令人窒息。

“难怪……”易长生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马凯对其不加重视,甚至随意丢弃在储物袋角落,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反应。

恐怕马凯也是因为它出自秘境,才本着“宁杀错不放过”的心态带了回来,之后发现毫无异常,便彻底抛之脑后了。

“肉眼凡胎,岂识真灵之物?”易长生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

他进入虚维之眼的视角观看,刹那间,他眼前的视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他将“视线”聚焦于掌心那小鼎之时“嗡!”

原本黯淡无光、锈迹斑斑的小鼎,在虚维视角下,竟骤然迸发出璀璨而柔和的金色星光!

这光芒并不刺眼,如今看来却带着一种至高无上、纯净浩大的韵味。

易长生用虚维之眼,切换各种维度视角,试图穿透这层金色星光,窥探小鼎的内部结构。

然而,就在他的视角尝试的触及鼎内核心的刹那,一股无形的阻力陡然出现。

那阻力并非主动攻击,更像是一种天然的、阶层上的隔绝。

他的虚维视角如同撞上了一堵由无形的墙,任凭他如何将虚维之眼的视角切换,也无法再深入分毫,只能在外围的金色星光中徘徊。

“虚维之眼等级不足……”易长生缓缓退出虚维之眼的视角,眼中闪过一丝遗憾,但更多的却是兴奋与期待。

仅仅是外部显化的星光就有如此强大的隔绝之力,这无疑印证了他的猜测,此鼎的品阶,恐怕远超想象,极有可能是六阶,甚至七阶的惊人灵宝。

这等层次的宝物,已非寻常,其玄妙自然不是五级的虚维之眼能轻易窥破的。

虽然暂时无法洞悉其内部奥秘,但易长生并未感到多少失望。

相反,他心中一片火热。

如此高阶的灵宝,若是有主之物,其主人必然大能,灵宝自身也早该通灵化形,绝不会是现在这般蒙尘状态。

那么,这种情况下这小鼎,很可能是无主的,或许是在久远的过去遭遇重创,灵性沉寂,自我封印,才沦落至此。

只要是无主之物,那便有了炼化收服的可能!

接下来,便是尝试认主与祭炼了。

易长生收敛心神,目光变得无比专注。

他首先尝试了修仙界最普遍、也是最直接的滴血认主。

他逼出一滴蕴含着自身生命气息的殷红精血,滴落在小鼎之上。

然而,那滴血珠落在鼎身,如同水滴落在荷叶上,滚动了几下,竟无法渗透分毫,最终沿着锈迹滑落,未能留下任何痕迹。

“果然不行。”他并不气馁,若是滴血便能认主,那也未免太小看这等灵宝了。

接着,他尝试以自身精纯的法力祭炼。

双手掐诀,一道凝练的法力光柱缓缓注入小鼎。

法力接触到鼎身,依旧被那层无形的壁垒阻挡,无法融入,只是在表面流转片刻,便自然消散于空中。

随后,他又尝试了数种在太虚蜃楼典籍中见过的、相对偏门的神魂烙印之法。

或是分出一缕细微的神魂之力,试图在其上留下印记,或是诵念古老的契约咒文,或是结出复杂的手印,引动周围灵气形成特殊的祭炼符印,拍向小鼎……

一连尝试了七八种方法,时间悄然流逝。

小鼎始终如同沉睡的顽石,寂然不动,对外界的一切刺激都毫无反应,维持着那份亘古的沉默与平凡的表象。

易长生并未急躁,反而更加沉静。

他回忆一下当初遇到金色星光的天妖兽皮传承卷轴的祭炼法方,再结合祭炼储物戒的古老法诀。

“精气神”他脑海中灵光一闪,想到了某种最为古老、也最为复杂的祭炼法门。

此法并非某种固定的法诀,而是一种理念,要求祭炼者以自身完整的生命印记-即精血法力与神魂,再以神魂为核心去沟通、去温养祭炼宝物,直至建立起一种更深层次的神魂联系。

他决定以此理念为核心,进行再次尝试。

易长生再次闭上双眼,调整呼吸,将自身状态调整到最佳。

他先是运转气血,一股温热的气息自丹田升起,流遍四肢百骸,最终汇聚于掌心,与那小鼎轻轻接触,传递着自身蓬勃的生命力的精血。

同时,他维持着温和而持续的法力输出,并非强行冲击,而是如同春风化雨般,轻柔地包裹着小鼎,让其熟悉自己的法力。

最关键的一步,在于神魂。

他小心翼翼地分出了一缕最为纯粹、不含任何杂念的神魂之力。

这缕神魂之力细若游丝,却凝聚了他坚定的意志与探索的诚意,缓缓地、如同情人低语般,探向那金色星光笼罩的小鼎。

这一次,不再是强行突破,而是轻柔的触碰,是耐心的沟通,是日复一日、水磨工夫般的温养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