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兰看到孙辉回来,也是赶紧把他的双手放进了自己的怀里。
孙辉感受着李玉兰的体温,也是一阵的心猿意马,只好赶紧把手给抽了出来。
“小兰,去帮我搬把凳子。
我就在门口看着这群孩子们,免得他们等会儿受伤。
我这手太冷了,就别放在你的怀里,给我搞杯热茶就行。”
李玉兰听到孙辉的话,很快就给他搬来了一张椅子,还有一杯热茶。
孙辉就这样坐在椅子上,看着一大群孩子在那边放鞭炮。
一天过后就算是正式进入1956年,时间已经开始越来越紧。
我还有三年的时间可以发展,到了59年就是三年最困难的时期。
这场灾难一半是天灾,还有一半是人祸。
58年的公社大食堂是导致三年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因素。
不知道我应该怎么做才可以避免大家少受一些伤害。
村子里面的仓库也已经在紧急建造,要趁着这段时间好好地储存一些粮食。
既然大势上没有办法改变,我就只能进行局部的改造。
通过农场和养殖场的影响力,绝对不允许让大家有一种可以不劳而获的思想。
充分发挥大家的主观能动性,千万不能让平均主义盛行。
就在孙辉在那边胡思乱想的时候,李玉兰也搬了一张椅子坐在了孙辉的旁边。
“辉哥,明天我们就要带着小丫头去乡下拜年,我们应该拿些什么东西去比较好?”
孙辉听到李玉兰的问话,也没有多想,
“现在李家村其实在四九城里面算是最富裕的村庄。
各种生活用品也好,或者说粮食也好,其实都不缺。
我们其实人去了完全就可以,倒是可以给外公带上几条烟和几杯酒,其他的东西他们都有。
布匹什么的也不缺,到时候咱们去供销社随便看一看什么新奇的玩意儿,买一点过去就行。”
李玉兰听到孙辉的话,又开始问起了下午的事情。
“妈,刚才又一次强调了。
让我们下午的时候早点回来,明天过来拜年的亲戚会比较多。
几乎我妈这边所有的亲戚都会过来,食材方面倒是足够了。
就是需要去购销社买点好烟,好酒。
晚饭可能也会比较早,吃完以后大家不需要在城里过夜,可以直接回去。”
孙辉听到李玉兰的强调,也是点了点头。
“对了,明天把红包准备了。
不管是去李家村还是你们那边的亲戚过来,孩子那边的红包还是要给的。
里面的话就塞个5毛钱意思意思,对于上了学的大孩子可以发个1块钱。
这也算是我们做长辈的一番心意,你今天晚上去准备准备。”
李玉兰听到孙辉说的话,也是点头答应了下来。
两人就坐在椅子上,李玉兰的头靠着孙辉,就这样看着小丫头他们玩着鞭炮。
天空中的大雪慢慢的飘落,已经开始在孙辉两人的头顶积起了薄薄的一层。
或许在某种意义上,孙辉和李玉兰已经不经意之间完成了共白头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