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从一战开始准备抗战 > 第444章 新救火队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历史的轨迹在此时显露出其诡异的一面。原本被寄予厚望、擅长机动战的曼施坦因,因莫斯科方向压力骤增,被紧急调往中央集团军群救火。而进攻斯大林格勒的重担,仿佛被无形的命运之手推动,再次落在了弗里德里希?保卢斯上将的肩上。

理由是其在此前哈尔科夫战役中如原本时空那般,以出色的战术指挥,率七万之众实施闪电穿插,迫使十九万苏军投降,从而证明了他具备指挥大规模进攻战役的能力。

与另一个时空不同,此时的德意志,因与丹麦合作开发的石勒苏益格油田顺利产油,加之从龙国萧河处获得的成熟煤化油技术,彻底摆脱了对罗马尼亚石油的依赖。这使得威利与众元帅和幕僚们的商议之后,决定采取更为集中、纯粹的战略,此次东线作战,并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带上那些时常添乱的罗马尼亚、匈牙利等仆从军,或者说威利压根就没有带这帮坑货玩。这也变相的使得战线相对收缩,指挥更加统一,后勤补给线也因少了掣肘而显得更为顺畅。要知道历史上,罗马利亚军和意呆利军可没少给德意志添乱,

甚至还出现过,抢夺供给德意志军队补给的事发生。如今,那些都已然是不可能发生了。

同时,也因为1941年深秋初冬的天气,远比历史上1942年同期温和,泥泞期相对缩短,同时也来得晚,严寒也暂时尚未完全发威,这为德军的持续进攻提供了难得的有利条件。

很快,斯大林格勒战役就此拉开序幕。保卢斯指挥的第6集团军主力从西北方向迅猛南下,而威廉?李斯特的A集团军群在留下足够部队屏护南翼后,其余主力则由南向北,对斯大林格勒形成了德意志常用的效果强大的钳形攻势。

没有了历史上分兵高加索的犹豫和资源分散,德军这一次的攻势极其专注且猛烈。

红俄这一边,因为缺乏朱哥夫这样擅长组织大规模防御和反击的统帅,红俄方面的抵抗虽然依旧顽强,却在德军的钢铁洪流和娴熟战术面前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仅仅一个星期,德军的先头装甲部队就已经突入了斯大林格勒的城郊区域,这座以领袖命名、扼守伏尔加河的战略重镇处境,岌岌可危。

红俄新任“救火队长”铁木辛哥元帅,在“钢铁之人”的死命令下,亲自渡河,坐镇斯大林格勒东岸指挥。他清醒地认识到,西线的崩溃已在眼前,远东的利益在德意志的全面威胁面前,必须做出取舍,也就是在他看来哪怕远东全丢了,也在所不惜。

最终,因为眼前糜烂的情况,他顶着巨大的压力,仔细地斟酌了一番,同时回忆了一番,在确定了钢铁之人的底线之后,便向莫斯科提交了一份极其大胆且务实的建议:暂时放弃在远东与龙国争夺利益,甚至可以考虑有限度的让步,以换取稳定东方战线,将全部精力和尽可能多的远东生力军调回西线,全力应对德意志的灭国威胁。

这份报告,若能及时送达“钢铁之人”手中,或许能改变红俄东西两线作战的窘境。然而,它近几易手,如果它落在叶拉夫手中,他对于铁木辛哥的请求可谓是求之不得。但是最终好死不死,落入了贝利亚的手中。

此刻的贝利亚,正全身心投入到逼迫哈城交出末帝的行动中。他通过特殊渠道,坚信在远东,特别是在符拉迪沃斯托克 区域,埋藏着传说中的“大清宝藏”。据线人提供的绝密情报,这笔财富数额惊人,足以让他们从美国购买到海量的战争物资,这无疑将是他压倒上司兼竞争对手叶拉夫、巩固权力、甚至获得成为“钢铁之人”未来接班人的决定性政治资本!

在权衡了西线的危急与远东宝藏的巨大诱惑后,贝利亚的私心占据了绝对上风。他眼中闪烁着贪婪与权力的火焰,做出了一个足以影响战争进程的决定:

“西线还能再撑一撑……但宝藏,绝不能落回那些该死的龙国人手里!”他低声自语,将铁木辛哥那份关乎国家命运的报告,锁进了自己的抽屉深处,“压三天……就压三天! 给远东军团再多三天时间,必须抓到末帝,然后撬开他的嘴!”

他默默地祈祷,或者说是拿着他的政治生涯做赌博,希望远东的部队能争气,同时也希望西线的铁木辛哥能凭借现有力量再多坚持几日。

从没有好好上过战场的他,永远不知道,这被扣押的三天,对于正在伏尔加河畔血肉横飞的红俄士兵而言,意味着什么;他更不知道,他这为一己私利而动的行为,正在把整个红俄,缓缓地推向更深的深渊。

……

就在德意志与红俄在广袤的东欧平原上浴血厮杀,龙国光复大军在半岛高歌猛进之际,南半球的澳洲战场,也迎来了一个至暗时刻。

日军在南太平洋的兵锋,似乎势不可挡。在今村均、本间雅晴等将领的指挥下,日军部队一路高歌猛进,靠着所谓的忠勇行军の丸不间断供给下,这帮疯子克服了补给线与陌生环境的困难,最终突破了澳军在悉尼外围的层层防线,将血腥的旭日旗,插入了悉尼的城镇中心。

这座澳洲大陆最繁华、最具象征意义的城市,在疯狂的日军的枪炮与刺刀面前,轰然陷落。城市的街道上,不再是往日的熙攘与和平,取而代之的是枪声、爆炸声、哭喊声与日军士兵野兽般的嬉笑。

随着悉尼的陷落,位于内陆首都堪培拉的澳洲政府,陷入了彻底的恐慌与绝望。

在日军兵锋指向堪培拉之前,澳洲总统及一众政府高官,在极度保密的情况下,仓惶登上了几架等待已久的运输机。飞机在夜色的掩护下起飞,丢下了整个澳洲的老百姓,驶向漂亮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