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韬这边率军一路狂奔,直奔阳城而来。在距离阳城二十里处安营扎寨,此刻韩韬正在帐内与一众文武议事,这时一名斥候进帐,单膝跪下:
“启禀天王,通往阳城的各处要道全部都防守森严,有大量的陷阱和障碍。”
韩韬面色不动,手指在案几上轻轻一划,像是在测量距离:
“再探!”
“是!”斥候应道,转身离去。
韩韬环顾众将,语气平静:“和我预料的差不多,此番我就是想要尽快赶到这里,以便刺探军情。”
贾诩进言:“如今敌军防守严备,我方不宜强攻,就如主公所言,派人搜集情报为上。”
韩韬点点头。
当天夜里,帐中烛火摇晃,韩韬与贾诩等谋士闲谈。外头巡逻的脚步声与刀鞘的碰撞声,断断续续透进来,衬得四周愈发安静。
忽然,帐外传来士兵的声音:“启禀天王,我们抓到了两个人,他们自称是豫州黄巾军旧部,有要事要面见天王。”
韩韬眉头一挑,眼光一闪,看向贾诩等人。
程昱疑声道:“难道此人有军情相告?”
韩韬道:“带进来。”
“诺!”
不一会儿,只见两名身穿黄衣,头戴黄巾的男子被带入。火光映在他们的脸上,风尘仆仆,眼中却闪着兴奋。见韩韬端坐主位,他们身形一震,激动得扑通跪倒:
“拜见天王!”
韩韬一抬手:“起来吧。”
“谢天王!”二人抬起头时,泪水已模糊了双眼,手指颤抖地擦拭脸颊。
韩韬目光微沉:“你二人真是豫州黄巾军旧部?”
一人立即答话,声音激动:“是的天王,小人名叫狗蛋,他叫二楞。”
狗蛋继续道:“我二人是吴霸将军的属下,随吴将军在豫州起事。后来被李通打败,吴将军带我们归顺了李通。
此番得知天王亲率大军前来,心中大喜,特意来献策。”
韩韬听到“献策”二字,眉头微微一挑:
“献什么策?”
狗蛋连忙道:“回天王,此番李通在通往阳城的各处要道上布下重重陷阱与障碍,只等天王您来,您万万不可从正面进攻啊。”
韩韬问:“那你说该如何?”
狗蛋神色一亮,语速加快:“我二人知晓一条小路,极为隐蔽,虽难行,但可绕开李通布置的陷阱,直抵阳城城下。
此时阳城兵力多在前线,城中几乎空虚,正是一座孤城。”
他越说越起劲,眉飞色舞。
韩韬目光严肃,静静听着。
这时贾诩问道:“阳城如今有多少军队?”
狗蛋脱口而出:“加上从其他郡县来的援军,不足四万。”
话音未落,他眼神一闪,手指下意识捻了一把衣服上的线头,动作僵硬,似乎说了不该说的话。贾诩恰好捕捉到这一瞬,不动声色。
韩韬沉默片刻,忽然一拍案桌,声音如雷:
“来呀,把这两个奸细给我推出去斩了!”
“诺!”
几名士兵上前按住二人,便往帐外拖拽。狗蛋与二楞脸色骤白,惊恐万分,拼命挣扎,喊道:
“天王,冤枉啊!我们真是来献策的!”
二人被拖出帐外时哭喊声不断,声音刺破夜色。
“停!”
韩韬的声音陡然落下:
“把他们带回来。”
“是!”
士兵得令后又把两人拖回帐中,狗蛋与二楞瘫软在地,大口喘气,惨白的脸色终于泛出一丝血色,冷汗顺着鬓角滑落。
韩韬的面容由严肃渐渐松开,带出几分随和,声音里却依旧透着威严:
“我方才不过是试探一下,如今看来,你二人确实是诚心。”
火光摇曳,二人心头那股紧绷的弦总算缓了一些,肩膀微微下沉。
韩韬忽然正色道:“我现在问话,你二人好好回答。待我攻下阳城,你二人便是头功。”
这句话一落,狗蛋和二楞眼睛里立刻迸出光彩,呼吸都急促了几分,急忙躬身:
“多谢天王!天王但有所问,我二人知无不言。”
韩韬微微点头,心中却在暗想:这个狗蛋眼神飘忽,不大老实,还是从二楞下手更妥。
他看向二楞,语气虽沉稳却如刀锋:
“二楞,我问你,你可知李通的兵力分布?”
二楞喉结一动,额头沁出汗珠,这个问题他是真不知道,但是又怕韩韬怪罪,于是支支吾吾:“回…回天王,具体每条要道的兵力,小的确实不清楚。”
韩韬凝视他片刻,故意沉默不语。
这股沉默让二楞心里直发慌,急声补道:
“不过,三条通往阳城的道路,李通应该都安排了重兵。因那几处地形,皆是平缓之处,没有什么易守难攻的险地。”
韩韬心想:如果真如二楞所说,那三条道路兵力分布确实应当差不多。先前狗蛋说李通不足四万兵马,这个数目倒也与实际吻合。
若我将计就计,他必得分兵设伏,那三条要道的兵力就会被削弱。
他点点头,赞许道:“很好,你二人先下去吧,有事我自会召你们。”
随即吩咐左右:“给两位兄弟拿些吃食。”
“诺!”
二狗和二楞急忙磕头,连连称谢,眼中透出一股轻松。
二人退下后,帐中气氛一时凝重。火光跳动,映得众人面容忽明忽暗。
贾诩道:“主公,我看此二人必定是诈降,他们言辞闪烁,是想引我军前去,路上必定设有伏兵。”
韩韬眼神一凛,手指轻敲案几:“先生所言,与我所想一样,只是…我们当如何应对?”
贾诩略做沉思,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不如将计就计,我们假装受骗,李通必会分兵设伏。只要拖住这部分兵力,我军便可径直扑向阳城城下。”
韩韬点了点头,继续追问:“那我们应当从哪条路进攻?”
“就从大路进攻,大路宽阔,便于大军行动,且李通断不会料到我军敢从正面强攻。”
韩韬重重的点了点头。随即,他看向其他谋士:
“诸位,可还有见解?”
李儒手捋胡须,神态自若:“文和之计,精妙非常,我等并无异议。”
韩韬深吸一口气:“好。”
话锋一顿,他看向身边亲兵,吩咐道:
“去,请张合将军来见我!”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