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树将军冯异 > 第408章 攻心为上:帛书入城瓦解敌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08章 攻心为上:帛书入城瓦解敌人

与此同时,另一条战线悄然开辟。

汉军中的文书官们挥毫泼墨,写下无数劝降信件。

这些信件被精心复制,内容直指人心。

“汉军敬告冰原之城将士及诸部落首领:大汉天子仁德,兴义兵只讨首逆卡伊万一人。

卡伊万倒行逆施,祸乱北境,罪止其身。其余将佐、士卒、部民,无论胡汉,只要幡然醒悟,弃械投诚,大汉天子有令,一律免死,绝不追究!

开城之日,必论功行赏,尔等部落原有之领地、牧场、权益,非但予以保全,更有封赏!若执迷不悟,负隅顽抗,待天兵破城,玉石俱焚,悔之晚矣!”

这些帛书,被用两种主要方式送入城中。

一是强弓劲弩,弓弦响处,绑着帛书的箭矢带着尖啸越过城垛,钉在民居的木门、市场的旗杆,甚至宫殿的外墙上。

二是借助北地常见的风筝,军中将巧手之人制成巨大的风筝,趁风而起,飞临城上空时割断绳索,帛书便如雪花般纷纷扬扬飘落。

起初,卡伊万下令,任何人拾到帛书必须立即上交焚毁,私藏者格杀勿论。

然而,恐惧和求生的欲望如同瘟疫,禁令根本无法阻挡。

帛书上的内容在暗地里飞速传播,如同野火在干枯的草原上蔓延。

希望,哪怕只是渺茫的希望,也在绝望的土壤里生根发芽。

一些小部落的首领开始眼神闪烁,私下里的聚会越来越多,低语声在营房和帐篷间流动。

就在大军围城、攻心计施行的同时,一场决定战局走向的隐秘行动已经展开。

珂卡芙挑选了三百名最精锐、最耐寒、最熟悉雪地作战的斥候和悍卒,全部换上白色伪装服,携带了足量的火油、弩箭、绊马索和挖掘工具。

在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这支小队如同融入雪地的幽灵,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汉军大营,迂回绕向冰原之城的后方。

他们的目标是地图上那条被标注为“断魂峡”的险要之地。

这里是连接波尔图国与冰原之城的唯一捷径,任何大规模援军若要快速抵达,必经于此。

断魂峡名不虚传,两侧是陡峭的、覆盖着冰雪的崖壁,中间通道狭窄,仅容数骑并行。珂卡芙亲自勘察地形,迅速分配任务。

士兵们利用冰镐和绳索爬上两侧崖壁,在预设阵地挖掘雪坑,隐藏身形。他们将准备好的巨石和滚木安置在关键位置,用积雪巧妙伪装。

弩手们测算好了射界,火油也被埋在峡道几处关键点的薄雪之下。一张死亡之网,在这片寂静的峡谷中悄然张开,只待猎物闯入。

城内的局势,正如冯章所预料的那样,在持续恶化。

物资开始短缺,尤其是燃料和药品。

汉军的心理战术效果显着,守军士兵士气低落,许多人面露菜色,眼神惶恐。恐慌如同无形的水银,无孔不入,渗透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几名来自中小部落的首领终于按捺不住,联名求见卡伊万,委婉地提出:

“王后,汉军势大,围城严峻。其信中既承诺只追究……一人,或可暂缓兵锋,遣使谈判,为我等部族谋求一线生机……”

话未说完,卡伊万勃然变色。

她深知,此刻任何软弱的迹象都会导致全线崩溃。

她美丽的脸上笼罩着寒霜,眼中杀机毕露:“尔等竟敢妄言投降,乱我军心!来人!” 宫殿侍卫应声而入。

卡伊万毫不留情,下令将这几名首领当场拿下,以“通敌叛国”罪,押赴广场,公开斩首。

血淋淋的人头被高高挂起,卡伊万亲临现场,厉声训话,宣称与冰原之城共存亡,再有言降者,犹如此首!

高压手段暂时压制了公开的反抗声音,广场上的血迹很快被新的积雪覆盖,但恐惧和怨恨的种子已经深埋。

反抗的暗流从地上转入地下,变得更加隐秘而危险。卡伊万能感觉到,她昔日牢固的统治基石,正在一道道无声的裂痕中松动。她并非庸主,深知单靠杀戮无法持久。

“波尔图……必须尽快得到波尔图的援军!”

她在内心呐喊。

绝不能坐以待毙,她卡伊万,曾是波尔图最耀眼的公主,如今是北境最有权势的王后,怎能甘心败亡于此?

当夜,卡伊万秘密召集了最忠诚的几名内臣和侍卫长。

她脱下王后的华服,换上一身利落的劲装,亲自用匕首划破指尖,写下一封言辞恳切又充满紧迫的求援血书。

信中,她详述了汉军兵临城下的危局,强调了冰原之城作为波尔图北方屏障的战略重要性,并痛陈一旦城破,汉军兵锋必将直指波尔图本土。

“父王,女儿已至存亡之秋,盼援如渴!若援军迟至,恐只能与城偕亡,他日汉军铁蹄踏破波尔图边境之时,悔之晚矣!”

她挑选了十余名最忠诚悍勇的死士,将血书交给队长,命令他们从一条只有卡伊万核心集团才知道的隐秘冰道潜出城去。

“不惜一切代价,将这封信送到波尔图国王手中!”

死士小队不负重托,凭借对地形的极端熟悉和超人的毅力,他们奇迹般地穿过了汉军看似严密的封锁线,消失在茫茫雪原,朝着波尔图的方向疾驰。

波尔图王宫。

国王收到卡伊万的血书后,又惊又怒。

冰原之城不仅是重要的战略缓冲,卡伊万更是他的亲女儿,她的失败将严重损害波尔图在北境的利益和王室的威望。

朝堂之上,并非没有反对声音。

以老贵族哈伊姆为首的一派认为,卡伊万之前不听劝解,中了汉军的离间计,波尔图和塔拉夫已经闹翻,不宜再去营救。

同时,当前汉军势大,不宜正面冲突,应以外交手段斡旋,甚至可以牺牲卡伊万以换取和平。

“陛下,与强汉开战,恐招致亡国之祸啊!”

哈伊姆涕泪交流地劝谏。

但国王已被愤怒和家族荣誉感冲昏头脑,更重要的是,他不能容忍北方出现一个完全由汉朝主导的格局。

他厉声驳斥了哈伊姆的建议:“荒谬!卡伊万乃我国公主,冰原之城是我国屏障!汉军此举,意在吞并整个北境,其心可诛!若此时退缩,四方诸侯将如何看待我国?”

国王决心已定,他立刻下达命令:

第一,任命国内最能征善战的霍普曼将军为统帅,尽起国内精锐,凑足十万大军,即刻开拔,火速驰援冰原之城,务必击退汉军!

第二,为统一国内思想,震慑异议者,将“动摇国本、通敌卖国”的哈伊姆逮捕,剥夺其一切爵位和封地,并判处绞刑,立即执行!

哈伊姆的死在波尔图国内引起了一阵恐慌,但也确实有效地压制了不同的声音。

霍普曼将军是一位经验丰富但略显保守的将领,他不敢怠慢,迅速整军,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十万大军,沿着通往冰原之城的大路,兼程北上。

他并不知道,断魂峡的积雪之下,死神正睁开冰冷的眼睛。

波尔图援军出动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很快通过汉军自身的斥候网络,以及城内悄悄传递出来的信息,先后送达李胤的大帐和卡伊万的宫殿。

对卡伊万而言,这无疑是绝境中的一道曙光!

她立刻精神大振,多日来的焦虑和阴霾一扫而空。

她重新穿上最华丽的王后服饰,召集所有大臣和将领,在宫殿内举行了鼓舞士气的集会。

“看吧!朕的母国没有抛弃我们!波尔图十万精锐已在霍普曼将军率领下前来救援!汉军围城日久,已成疲敝之师,待我援军一到,内外夹攻,必可尽歼敌军于城下!”

她声音高亢,充满自信,

“诸位再坚持数日,胜利必将属于我们!届时,所有忠诚的将士,朕必重重有赏!”

这番演讲极大地提振了守军的士气。

希望重新燃起,城头的守军似乎腰杆也挺直了许多,看向城外汉军营地的目光中,少了几分恐惧,多了几分挑衅。

汉军这边,冯章接到情报后,脸上并未见丝毫慌乱,反而露出一丝一切尽在掌握的微笑。他召集众将,下达新的指令:

“传令下去,各部严守阵地,加固工事,防止城内守军出城突袭。另,派出游骑,严密监视波尔图援军动向,但不必接战,诱其深入即可。”

他转向地图上的断魂峡,目光深邃:“珂卡芙公主那里,应该已经准备好了。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里,”

他的手指点在冰原之城下,“牢牢钉住卡伊万,静待断魂峡的佳音。”

于是,战场态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冰原之城下的汉军,不再仅仅是围城者,也变成了阻隔城内守军与外部联系的铁砧。

而波尔图的十万援军,正懵懂地走向预设的屠宰场。

一场围城打援的经典战役格局已然形成。

新的对峙形成了。

城内的卡伊万不断派出小股部队骚扰汉军防线,试图试探虚实,并为即将到来的援军创造机会。

汉军则稳扎稳打,凭借严密的阵型和优势的弓弩,一次次击退这些试探性进攻,如同磐石抵御着浪花的拍击。

双方的心理也在发生着变化。

卡伊万在希望与焦灼中等待,她不断派人打探援军的消息,计算着行程。

而汉军士兵则坚信他们的统帅已有妙计,士气高昂,严阵以待。

时间一天天过去,断魂峡方向始终没有传来大规模交战的消息,这让卡伊万内心开始产生一丝不安。

而冯章则依旧气定神闲,他甚至命令士兵在营中正常操练,仿佛那正在逼近的十万敌军并不存在。

终于,在一个天色阴沉、朔风渐起的清晨,一匹来自断魂峡方向的快马,溅起纷飞的雪泥,直入汉军中军大帐。

信使带来了珂卡芙的密报:“猎物已入彀,时机将至。”

冯章站起身,走到帐外,望向南方那片灰蒙蒙的天空。

他知道,决定北境命运的一战,即将在那条狭长的峡谷中上演

。而冰原之城下的对峙,也即将被远方传来的、注定是石破天惊的消息所打破。

空气中,弥漫着暴风雪来临前的死寂,以及浓得化不开的血腥预兆。

然而,他们的行动路线,早已在冯章和珂卡芙的预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