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先看一组数据。”

李伟的声音在空旷的大厅里回荡,身后的主屏幕突然亮起,红色与蓝色的柱状图在黑色背景上格外醒目。

“红军,112旅,连续五年‘猛虎杯’得主,全员实战化训练达标率92%,本次演习伤亡5798人,其中误炸2016人,最终全员投降。”

“蓝军,195旅,易扬指挥官刚刚上任合成旅,不满一年,在原来老旅长带领下全员实战化训练达标率99%,塞北军事演习总次数40次,其中一次败绩。”

专业化蓝军的强大,大部分人都知道。

所以他们并没有表现得非常惊讶。

“此次总伤亡1270人,以208、209高地为支点完成合围,耗时不足四小时。”

数据消失的瞬间,屏幕上切出易扬的影像。

那是演习发起前的动员画面,年轻的易扬旅长站在队列前。

作训服的领口还沾着泥点,声音透过扩音器传出。

“合成旅的优势不在人多,在‘合’——让电子对抗连的电波比炮弹快,让装甲营的履带比命令先到!”

“这就是破局者的样子。”

作战部少将张毅突然开口,手指在桌面上叩出急促的节奏。

“我们用了十年时间推广合成化改革,可多少老牌劲旅还在抱着‘步坦协同’的老黄历?”

“易扬上任三个月,把电子对抗连从‘辅助单位’提到‘尖刀位置’。”

“这次篡改炮兵坐标的操作,精准掐住了红军通讯加密的7分钟窗口期。”

“这不是运气,是对新型作战模式的深刻理解!”

训练局王大校调出易扬的履历投影在侧屏。

“26岁,参加过两次大阅冰,一次维和任务,历任暗影特战队队员、考核总教官、合成一营营长……”

“还有其余的机密文件在这里就不给大家一一展示了……………”

“最关键的是,他在任合成一营营长期间,主导过三次跨军种电磁环境模拟推演。”

“一个懂技术、通战术、敢放权的合成旅旅长,恰恰是打破传统作战思维的‘钥匙’。”

易扬尴尬的笑了笑,三次跨军种电磁环境模拟推演是云辰搞的,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那个时候他还在国外执行维和任务。

他看向云辰,云辰也冲他露出了一个迷之微笑。

王大校的指尖在屏幕上划出一道弧线。

画面切换到208高地的攻坚场景。

“很多人质疑,为什么两个尖刀营会被一个排拖出71人的伤亡?”

“但你们看易扬的后续指令——”

“没有指责,没有催促,而是立刻让工兵连前出,用爆破筒在反斜面构筑三道防线。”

“这就是新型指挥员的特质:接受战场的不确定性,在伤亡中找战机,而不是在战机里赌伤亡。”

“更难得的是全局观。”

参谋部赵鹏上校按下遥控器,屏幕上弹出红蓝双方的兵力部署动态图,代表蓝军的蓝色箭头像群灵活的游鱼,在红军防线的缝隙里穿梭。

“拿下208、209高地后,易扬没有急于合围指挥部。”

“而是让装甲营先控一号平原,断敌退路再围歼。”

“这手‘围三阙一’的变种打法,把‘全域作战’的精髓玩活了。”

“换成老思路,恐怕早就一头扎进赵刚预设的雷区了。”

议论声像潮水般在大厅里漫开,不少老牌部队的观摩员脸上露出复杂的神色。

李伟抬手示意安静,屏幕上突然切出赵刚在指挥部里摔杯子的画面,声音经过降噪处理,带着压抑的怒吼。

“我的主力呢?让炮兵给我炸!往死里炸!”

“这不是否定赵刚。”

李伟的声音沉了几分,目光扫过红军观摩团。

“他是个好旅长,带出的部队有血性,208高地那个排全员‘阵亡’都没后退,这种精神值得全军学习。”

“但问题恰恰在这里!”

“当电子对抗已经能篡改坐标时,还在用‘火力覆盖’解决问题!”

“当蓝军的穿插部队已经摸到指挥部时,还在依赖‘秘密通道’突围。”

他调出两份演习预案并排放置。

“红军的预案,战术细节精确到每分钟的推进距离,却没留任何应对电子干扰的冗余。”

“蓝军的预案,只有四句核心指令:夺控高地、切断退路、信息压制、伺机合围。”

“一个是精密的钟表,一个是灵活的活水——在信息化战场,活水才能穿石。”

王大校补充道。

“我们做过统计,易扬在演习中下达的指令,80%是‘授权式’。”

“‘电子对抗连全权负责信号压制’”

“‘叶然,穿插路线你说了算’。”

“而赵刚的指令,90%是‘指令式’。”

“‘三营必须在15时前拿下207高地’‘炮兵团按既定坐标射击’。”

“这就是新老指挥模式的差距!”

“合成旅的战斗力,藏在对专业人才的信任里,藏在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做决定里。”

屏幕上,易扬在208高地的画面再次亮起。

年轻的旅长蹲在并排摆放的71顶钢盔前,动作轻柔地为每顶钢盔扶正帽徽。

阳光透过硝烟在他肩上的上校军衔上流动。

“他在演习总结里写了这么句话,”

李伟的声音放轻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动容。

“‘胜利不是看敌人倒下多少,是看我们学会了多少’。”

“一个新上任的旅长,能在大胜之后看到小伤亡里的问题,这种清醒,比打赢这场仗更可贵。”

大厅里响起自发的掌声,先是零星几声,很快连成一片,像春雷滚过冻土。

红军观摩团里,赵刚的老搭档,红着眼圈鼓掌。

“输得服气!易扬这小子,把我们不敢想的改革落地了,把我们练不熟的协同玩透了。”

“这不是个人胜败,是新型作战理念对传统模式的超越。”

李伟最后看向主屏幕,那里定格着演习结束时的画面。

易扬与赵刚在207高地握手,蓝军的臂章草原狼与红军的“猛虎”在阳光下交相辉映。

“给易扬的评价,我只有三句话:第一,他证明了合成旅不是‘花架子’,是能打赢的新质战斗力。”

“第二,他让全军看到,打破思维定势比更新装备更重要。”

“第三,这样的年轻指挥员,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