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 > 第482章 查找源头、心慰乡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82章 查找源头、心慰乡亲

云岭乡政府,办公室。

春节的脚步近了,乡政府大院里挂上了喜庆的红灯笼,窗户上也贴了崭新的窗花。

乡亲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是过去任何一年都比不上的。

以往抠抠索索不敢多买一斤肉,不敢多扯一尺布。

如今可好,大集上的摊子围得水泄不通。

乡亲们人人提着大包小包,赶着牛车马车地往家走。

就连空气里,都充满了喜气。

云岭乡,这个曾经顶着“贫困乡”帽子的老大难,在去年彻底翻了身。

经济增长的数据,在全市的经济工作会议上亮出来时,惊掉了不少人的下巴。

全市前三。

坐三望二。

后劲十足。

人人都知道,这只是云岭乡腾飞的第一年!

未来不可限量。

新上任的乡党委书记祁卫国,也因此顺理成章地进入了市委常委序列,个人前途一片光明。

此刻,办公室的办事员陶丽梅,正埋头在一堆文件里。

她面前是一份刚刚拟好的春节值班表。

新来的祁书记和于乡长,碰上了突如其来的疫情,整个春节假期都得绷紧神经。

好在,云岭乡的防疫工作做得井井有条。

这得归功于于锦绣。

她之前负责劳务输出公司时,就建立了一套详尽的人员档案,哪个村哪个人去了南方哪个城市打工,都记录得清清楚楚。

有了这份档案,排查返乡人员就变得格外高效。

祁卫国第一次看到那本厚厚的花名册时,对这位年轻女乡长的工作能力和认真态度,有了全新的认识。

第二天,民兵营长甘宗亮就带着全乡民兵,配合卫生院和派出所,在各个村口设卡,严查严控。

乡亲们都知道这是为了大家的安全,没人抱怨,也没人闹事。这份空前的团结,让从河口乡调来的祁卫国十分触动。

他不止一次地想,要是当年河口乡也有这样的凝聚力,也不至于出那么大的乱子。

陶丽梅是高中毕业生,在乡里算是文化人,一手漂亮的簪花小楷,让她成了办公室的笔杆子。

乡里还没普及电脑,很多文件都得靠手写。

她将值班表工工整整地誊写了三份,一份贴在乡公告栏,一份贴在政府大门口,最后一份留在办公室。

写完最后一个字,她轻轻舒了口气,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肩膀。

就在这时,桌上的红色座机电话,响起了清脆的铃声。

“铃铃铃——”

陶丽梅伸手拿起听筒,用轻快的口吻说:“您好,云岭乡政府。”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让她瞬间屏住呼吸的男声。

“我是刘清明,谁在值班?”

陶丽梅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声音里抑制不住地带着喜悦和激动。

“刘书记!我是陶丽梅啊!”

刘清明温和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丽梅呀,你们都还好吗?”

“好,我们都很好!”陶丽梅的语速都快了几分,“书记,乡亲们可想你了!”

“我也很想你们。”刘清明顿了顿,“我知道,你们都干得不错,我不管走到哪里,都很放心。”

简单的一句话,让陶丽梅的眼眶微微发热。

“嗯!我们都听您的指示,好好干!”

“那就好。”刘清明话锋一转,“于乡长在吗?”

陶丽梅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说:“在,在的!我马上去叫她!”

她几乎是小跑着冲向隔壁的乡长办公室。

几分钟后,于锦绣略带磁性的声音,通过电波传到了刘清明的耳中。

“刘书记,你可来了。”

这话说得有些没头没脑,仿佛他不是打电话过来,而是真人站在了她面前。

刘清明有些无奈,这妹子都当上乡长了,说话还是这么抽象。

“我没来,我在京城呢。”他刻意强调。

“听到你的声音,就像是你来了云岭乡。”于锦绣轻声说。

刘清明不敢再顺着这个话题聊下去,他深知于锦绣对自己那点不加掩饰的心思。

跟陶丽梅可以拉家常,跟于锦绣,必须公事公办。

不然准得被她带偏。

“于乡长,有件事我想问问你。”

于锦绣立刻收敛了心神,仿佛一瞬间又回到了当初两人搭班子的状态,干练而敏锐。

“书记,您说。”

刘清明也懒得去纠正她这个已经不合时宜的称呼,直接切入正题。

“乡里的大药房,是不是还有不少板蓝根成品药的库存?”

一提到这个,于锦绣的声调都高了八度,充满了兴奋。

“有!有很多呢!”

“书记,您是不知道,现在市面上的价格一天一个价,天天都在涨!当初那些说你一意孤行,非要签那个败家协议的人,现在脸都被打肿了!”

“现在乡里,上到干部下到群众,谁不竖起大拇指,称您一句‘刘书记太神了’!”

刘清明生怕她一夸起来就没完没了,立刻打断她。

“出货了吗?”

于锦绣立刻回答:“还没有大量出货。每天都有全国各地的药贩子打电话来,希望能拿到货,价格出得一个比一个高,想赚这个差价。我们都听了您当初的交代,一直压着,没有轻易出手。”

听到这话,刘清明心里首先松了一大口气。

云岭乡的这批成品药库存,来自于当初和云州制药厂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

云岭乡用自己最大的药材产地优势,以药材换成品,深度绑定了云药的产能。

这份协议,背后不光有云岭乡,更有清南市乃至林城市政府的背书,这才让云药这个省属国企不敢轻易撕毁协议。

甚至于,在必要时候,自己的岳母,会以省长之尊。

小小地公私兼顾一下。

这是刘清明当初为云岭乡设计的“公对公”致富模式,加上的一道防火墙。

现在看来,这道防火墙起作用了。

“你们开会商量过这事吗?”刘清明继续问。

“嗯,上周的党政联席会上讨论过。”于锦绣说,“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应该马上把库存变现,换成实实在在的财政收入。要是能把这笔收入算到今年的指标里,咱们乡的经济数据能再上一个大台阶。”

刘清明肯定了他们的想法。

“这个思路没错,乡里需要发展,财政需要增收,这都是对的。”

他话锋一转。

“不过,我要提醒你一点。云岭大药房是集体企业,它的性质决定了,我们不能只盯着高额利润,更要考虑到这件事背后的政治影响。”

于锦绣何等聪明,立刻就抓住了关键词。

“书记,您的意思是……黑市上的高价?”

“对。”刘清明的口吻严肃起来,“市场行为,随行就市,这没有问题。但如果为了谋取暴利,搞囤积居奇,甚至参与到恶意炒作里去,那性质就完全变了。”

“这不仅会破坏我们党组织在群众中的信誉,更会让你们这些班子成员,在组织那里严重失分。”

“我当初搞这个项目,首要目的是让群众致富。但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目的,那就是在关键时刻,如果市场失衡,有人恶意炒卖、发国难财,你们手里的这批货,就是平抑市价、稳定人心的定海神针!”

电话那头,于锦绣沉默了。

刘清明的一番话,像一盆冷水,浇灭了她心中那团因为即将到来的巨额财富而燃起的火焰。

她想到的只是钱,是政绩。

而刘清明想到的,却是责任,是担当,是这盘生意背后牵动的政治大局。

格局的差距,高下立判。

“书记,我明白了。”于锦绣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愧疚,“您说,我们该怎么办。”

“我现在不在其位,不能干预你们的决策。”刘清明公事公办地说,“这是组织原则。你们要有自己的判断。如果我一个电话就能影响乡里的决策,那就是在搞独立王国,是要犯大错误的。”

于锦绣有些急了:“可是我们都相信你!你肯定是为了我们好,为了云岭乡好!”

刘清明加重了语气:“于锦绣同志,如果你是这样的认知,我会认为,当初把云岭乡交到你手上,是一个错误。”

这句话说得很重。

电话那头的于锦绣,呼吸都停滞了一瞬。

“书记……我知道错了。”她低声说。

刘清明也觉得自己话说得太硬,缓和了一下。

“老祁上任了吧?工作还顺利吗?”

“祁书记已经到任了,他对我的工作很支持,我们配合得很好。”

“乡里其他同志呢?”

“都好着呢。”于锦绣的情绪恢复了些,“您当初看中的那几个人,现在个个都是能手。甘宗亮带的建筑队,去年接了好几个大工程,干得又快又好,口碑打出去了。他们家今年都添了不少大件,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人人都在念您的好呢。”

“他们能过上好日子,我就放心了。”刘清明由衷地说。

“书记,您不知道,今年的云岭乡有多热闹,家家户户都富裕了,咱们这个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过得舒心。”

于锦绣说着说着,又回到了那个敏锐的女乡长角色。

“书记,您突然打这个电话,是不是京城那边……发生什么事了?您告诉我,就算我帮不上大忙,也能给您出出主意。”

刘清明沉吟片刻,决定把情况挑明。

“京城疫情严重,市面上各种物资奇缺,价格飞涨。有人拿着咱们清江省出产的板蓝根,在京城市场上恶意炒作,价格翻了十倍不止,牟取暴利。”

“我担心,这批药的源头,就是从咱们云岭乡流出去的。所以特地打电话来问问你。”

于锦绣的心猛地一紧。

她立刻想到了一个可能。

“书记,既然是云药的药,有没有可能是……厂里自己放出去的货?”

“我也是这么想的。”刘清明说。

这正是他需要确认的。如果云岭乡没有出货,那么市场上流通的,就只有云药自己手里的那一小部分,以及通过其他渠道采购了板蓝根原料后生产的药品。

但能在京城掀起这么大风浪,货源一定不小。

“这事交给我!”于锦绣毫不犹豫地说,“我和云药那边打交道比较多,销售科的人我也熟。我找个由头去探探他们的口风。”

“这样也好。”刘清明叮嘱道,“注意方式方法,不要打草惊蛇。还有,注意安全。”

“您放心。”于锦绣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小小的坚定,“书记,别跟我客气。”

刘清明没敢再跟她开玩笑,简单说了两句后,便挂断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