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1月20日,北京丰台区某宾馆301房间内,空气仿佛凝固。门被猛地撞开,数名侦查员如猛虎般扑入,黑洞洞的枪口直指房中一名刚刚落座的男青年。他甚至来不及反应,已被死死按在地上。从他随身携带的书包里,侦查员搜出了一把子弹已然上膛的54式军用手枪,弹夹内压着七发黄澄澄的子弹,一同搜出的还有一把寒光闪闪的匕首和一截坚韧的白色尼龙绳。这名面色惨白的青年,正是北京市公安局通缉多年、背负血债的持枪悍匪——孙永志。
(一) 致命举报与尘封血案
时针拨回半个月前。11月4日,北京市公安局刑侦处缉捕队四分队分队长周华的办公桌上,电话铃声急促响起。一则群众举报称:市局通缉的在逃人员孙永志、陶海功,最近正蠢蠢欲动,计划抢劫几名“大款”,捞足巨款后便潜逃境外。举报特别强调,二人手中掌握着54式军用手枪、左轮手枪以及威力巨大的五连发猎枪。
周华立刻调阅了厚厚的在逃人员名册。孙永志和陶海功的名字下,记录着触目惊心的罪行:1992年10月22日,在燕京饭店门口,二人公然开枪,导致一人当场死亡,两人重伤;1995年4月19日下午5时,在紫竹院附近的一场恶性流氓械斗中,他们再次开枪,打伤四人。这是两个身上沾着鲜血、极度危险的亡命之徒。
情况火急!周华立即向队长刘许、副队长刘景利汇报。两位队长研判后,神色凝重。“孙、陶二人是持枪杀人的重犯,手里有军用枪支,是两颗行走的炸弹!必须立即行动,挖地三尺也要把他们揪出来!”刘许下达了死命令。
(二) 抽丝剥茧与柳暗花明
周华与侦查员张景泉受命后,立刻扑向孙、陶二人的住家及其复杂的社会关系网,展开了密集而细致的摸排。几天几夜的辛勤奔波,走访了无数关系人,终于,一条关键线索浮出水面:一名群众反映,孙永志的女友名叫郑玉清,曾是某寻呼台的一位寻呼小姐。
要找到孙永志,必须先找到郑玉清。周华和张景泉赶到寻呼台,在偌大的工作间里,对寻呼小姐们逐一进行谨慎的访问。在询问了十多人后,一位寻呼小姐终于提供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信息——郑玉清的寻呼机号码。
通过技术侦查,线索指向了丰台区一家宾馆——有人在那里频繁呼叫郑玉清。周华与张景泉化身便衣,潜入该宾馆进行秘密勘察。他们仔细观察宾馆的每一个出入口、楼梯通道、301房间的位置及周边环境,并在笔记本上细致地绘制了地形图。为了避免抓捕时发生不必要的伤亡,确保行动万无一失,每一个细节都被反复推敲。
回到队里,新任队长房冠森(原队长刘许为培养年轻干部已于11月8日调离)与副队长刘景利、房冠森共同研究了行动方案。他们调兵遣将,组织了聂宇田、张金启、高戎、刘翔、王傣、何三虎、魏晓春、张丝佳以及女侦查员姬平、张艳等精干力量,随周华、张景泉一同前往宾馆,布下了天罗地网。
(三) 高手破译与收网时刻
11月20日下午3时,监控中的侦查员截获了一段发往郑玉清寻呼机的神秘信息。这段文字由字母组成,既非英文,也非常见的汉语拼音,像一串无意义的乱码。众人传看,皆百思不得其解。房冠森和刘景利两位队长对着纸条苦思冥想,也一时摸不着头脑。
恰在此时,老队长刘许因回队取个人物品,被房冠森一把拉住请教。这位经验丰富的老刑警拿起纸条,左右端详,手指在桌上轻轻比划着字母的排列规律。突然,他眼睛一亮:“这是按照电脑双拼输入法编的密语!”他立刻拿起笔,流畅地将密语翻译出来:“郑玉清,9411先生请你速到宾馆301房间来。”
刘许沉声对房冠森说:“这是在呼叫郑玉清,这个‘9411先生’很可能就是孙永志。时机成熟,可以收网了!”
事不宜迟!房冠森立即向主管刑侦的阎副处长汇报。鉴于目标极度危险且持有枪械,阎副处长亲自带队,与房冠森一同赶赴现场指挥。
在宾馆,一张无形的巨网悄然撒开:阎副处长与房冠森带领周华、张景泉等主力侦查员埋伏在301对面的304房间;侦查员刘翔、王傣、何三虎和女侦查员姬平四人,如壁虎般悄无声息地潜伏在301房间窗外的隐蔽处,防止狗急跳墙;女侦查员张艳则扮作客人,在服务台区域严密监视。
(四) 雷霆出击与计擒余党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宾馆里看似平静。不久,一名背着书包的男青年神色警惕地步入宾馆,迅速闪入301房间。服务台的张艳立刻用内线电话将情况通报给304房间的战友。
“行动!”阎副处长一声令下。侦查员们如离弦之箭冲出304,悄无声息地贴近301房门。房冠森用手轻轻一推,门竟未锁!队员们没有丝毫犹豫,冒着生命危险,端枪迅猛冲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刚刚坐下的男青年死死制服。经搜查和初步确认,此人正是孙永志,其书包内的54式手枪已处于随时可击发的状态。
就在这时,“咚咚咚”的敲门声突然响起!屋内众人瞬间屏住呼吸,眼神锐利地盯住房门。然而,敲门声只响了几下便停了,门外传来一阵渐行渐远的脚步声。侦查员迅速开门查看,走廊已空无一人。
服务台的张艳看得真切:一名留着披肩发、身穿月黄色皮衣、脚蹬高跟皮靴的年轻女子,在敲门未果后,已匆忙下楼。张艳判断,此人极可能就是郑玉清。由于宾馆大厅尚有外宾,不便立即实施抓捕,她迅速将情况电话告知301房间内的同事。
房冠森队长灵机一动,决定“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他利用刚缴获的孙永志的代号“9411”,再次呼叫郑玉清,让她“速回301房间”。已走到楼下的郑玉清,听到bp机响起,低头一看,果然是“9411先生”的召唤,不疑有诈,立刻转身匆匆上楼,径直推开了301的房门,自投罗网,被守候的侦查员当场控制。
看到女友也被抓,孙永志颓然地垂下了头。
(五) 直捣巢穴与罪证如山
警方随即在304房间对两人进行分头审讯。孙永志如同“死鱼不张嘴”,拒不交代。房冠森果断将郑玉清作为突破口,经过一番严肃而耐心的政策攻心,讲明利害关系,郑玉清的心理防线终于崩溃。她承认了自己的身份,并表示愿意配合警方工作。她供出:她与孙永志在朝阳区南磨房还租有一处楼房,孙永志的同伙陶海功此刻正藏匿在那里!
兵贵神速!房冠森坐镇宾馆继续审讯孙永志;副队长刘景利则亲自率领周华、张景泉、聂宇田、张金启、杨录、高戎、姬平、张艳等九名侦查员,押解着郑玉清,直扑南磨房的窝点。
抵达目标楼房后,刘景利命令杨录、张景泉在楼下把守要道,自己则带领其他侦查员,让郑玉清用钥匙打开了房门。侦查员们如神兵天降,迅猛冲入屋内,将正躲在屋里、被这突如其来的阵势吓呆了的陶海功一举擒获,冰冷的手铐瞬间锁住了他的手腕。
紧接着,侦查员们对房间进行了彻底搜查。结果令人震惊:从床上的枕头下,搜出了一把左轮手枪;从立柜深处,起获了一把子弹已经上膛的走私进口五连发猎枪;从沙发底下,翻出了一个沉甸甸的塑料袋,里面赫然装着78发54式手枪子弹、5发猎枪子弹以及120多发小口径手枪子弹!
至此,这场惊心动魄的追捕行动圆满收官,未费一枪一弹,人赃并获。
经过连夜突击审讯,在铁的证据面前,孙永志、陶海功见大势已去,只得低头认罪,如实供述了此前两起流氓械斗杀人案以及预谋持枪抢劫的犯罪事实。次日清晨,警方对郑玉清进行严肃教育后予以释放。孙永志、陶海功则被押送至北京市公安局预审处,等待他们的,是法律的严正审判。不久后,二人被依法判处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