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90年代大案系列 > 第459章 塞北枪声震西宁——1981年特大流窜悍匪李世旺伏法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59章 塞北枪声震西宁——1981年特大流窜悍匪李世旺伏法记

第一章:火车站的三声枪响

1981年12月28日,上午11时许。青海省西宁市,寒风凛冽。火车站饭店这座平日里南来北往、人声鼎沸的建筑,被三声清脆而致命的枪响骤然定格。

340号房间内,硝烟弥漫。西宁火车站工商行政管理局的两名干部倒在血泊之中,一死一伤。

接到报案的公安干警火速赶到,当场制服了房间内一名神色凶狠、企图反抗的男子。

现场的一幕令人触目惊心:一支黝黑的五四式手枪被扔在床上,旁边散落着35发黄澄澄的子弹,以及3枚还带着硝烟的弹壳。

这绝非普通的治安案件。干警们在搜查房间时,发现了更惊人的内情:

一个帆布旅行包和一个人造革提包被塞得满满当当,里面不仅有现金530元、涵盖内蒙古、全国乃至山东、四川的数百斤粮票,更有209张早已退出历史舞台的伪满洲国钞票,仿佛在诉说着持有者不寻常的经历。

此外,还有两张分别从呼和浩特到兰州、兰州到西宁的卧铺票,两本盖着不同单位公章的介绍信,十一盘当时堪称时髦的磁带,以及衬衫、女式风衣、涤纶裤等各式衣物。

一张天祝县于四天前开具的“红旗牌怀表”发票,更是引起了侦查员的注意。

第二章:“王林”的沉默与攻坚

在公安局审讯室里,这名男子展现出了与普通案犯截然不同的老练与顽固。他自称“王林”,对于开枪杀人,他轻描淡写地辩解:“他们要没收我的东西,我急了。”除此之外,他便三缄其口,任凭预审员如何追问,或是抽象地承认有罪,或是用沉默对抗,甚至多次借口上厕所,试图寻找逃跑或自残的机会。

审讯陷入了长达四十多天的拉锯战,十一次正面交锋,“王林”如同一块又臭又硬的石头,滴水不漏。西宁市公安局的同志们意识到,遇到了一个具备极强反侦查、反审讯能力的悍匪。正面强攻难以奏效,必须迂回包抄,用铁证撬开他的嘴。

第三章:物证会说话

侦查工作的重点,转向了那些不会说话的物证。专案组如同考古学家,对每一样物品进行溯源:

手枪溯源: 那支五四式手枪的枪号被第一时间发往各地核对。

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的反馈迅速而关键:枪号与1976年4月22日锡林郭勒盟军分区武器库被盗的一支制式手枪完全吻合!

这表明,“王林”至少与一桩五年前的军械盗窃大案有关,其危险程度和犯罪生涯可能远超想象。

赃物认亲: 侦查员翻查近期各省的案情通报,天祝县公安局一份《关于百货门市部被盗案的通报》进入了视线。

通报中失窃的红旗牌怀表、益华牌与幸福牌收录机、各类衣物等,与“王林”持有的物品高度吻合。

天祝县公安局派人前来辨认,确认无疑——他就是12月24日晚洗劫天祝县贸易公司门市部的蒙面大盗!

介绍信寻踪: 那张“四川省崇庆县煤建公司革委会”的介绍信,经查实,属于该公司职工邓某,而邓某将其送给了女友毛桂玲。

线索指向了西宁市礼让街81号一个叫毛桂玲的女子。

经查,毛桂玲社会关系复杂,有流窜经历。其家人提供的一张合影中,站在毛桂玲身边的男子,正是审讯室里的“王林”!

不过,在毛家,他有了另一个名字——尹高峰。毛母还出示了一封女儿从内蒙古赤峰市寄来的家信。

第四章:赤峰追踪与“狗牌撸子”

西宁市公安局立即派出精干小队,远赴赤峰。在昭乌达盟公安处的鼎力协助下,侦查员在赤峰市城郊公社团结大队将毛桂玲抓获。在其姘居的屋内,

搜出了伪造的“西北煤田地质局132勘探队革委会”介绍信,填写的姓名正是“尹高峰”。

毛桂玲的交代,填补了“王林”即尹高峰的许多行动轨迹。她供述,尹高峰平时行踪诡秘,自称是采购员,曾向她炫耀过两支手枪,“一支大的,一支小的,小的那把枪把上刻着一条狗!”

“狗牌撸子!”经验丰富的老公安立刻意识到,这极有可能是西班牙产的ExpRESS型袖珍手枪,因其枪柄上的猎狗标志而得名。

而赤峰市公安处的记录显示,1980年,城郊公社武装部恰好被盗一支同型号手枪,

紧接着,宁城商店发生盗窃案,一名守夜更夫被枪杀。时间、地点、物证完美衔接,尹高峰的嫌疑急剧上升。

第五章:公安部挂帅,并案侦查

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侦查,“王林\/尹高峰”的面目逐渐清晰:他是一个伪造身份、冒充干部、流窜全国、持枪抢劫、杀人越货的江洋大盗。

其作案手法凶狠专业,常从房顶挖洞入室,撬盗保险柜,若被发现则毫不犹豫开枪杀人。其销赃网络遍布大半个中国。

案情重大,青海省公安厅立即上报公安部。时任公安部部长赵苍壁高度重视,指示由公安部三局(治安局)牵头,协调相关省份并案侦查。

一场由公安部统一指挥,十七个省、市、自治区公安机关协同作战的大网悄然撒开。

第六章:攻心为上,智破铁嘴铜牙

面对国家级别的侦查力量,“王林\/尹高峰”的顽抗开始出现裂痕。专案组采取了多项措施:

1. 升级看管: 将其转移至看守更严密青海省看守所,粉碎其逃跑幻想。

2. 狱内监控: 运用特情贴身监视,掌握其心理动态。

3. 信息压制: 适时透露一些已查实的信息,如“我们已经知道你是张家口一带的人”,给予其心理震慑。

4. 分化瓦解: 侦查中发现部分案件可能有同伙参与。预审员便抓住其江湖义气重的特点,巧妙地透露“你的同伙已经把事儿都推到你头上了”,并选择性宣读部分口供。

这一招击中了其要害,他虽然表面强装镇定,但眼神中闪过的慌乱没能逃过预审员的眼睛。

终于,在长时间的僵持后,他问出了一个关键问题:“我的事,会牵连家里人吗?”

这是心理防线即将崩溃的信号!预审员立即抓住时机,郑重向其宣示政策:“我们党的政策一贯是罪责自负,绝不株连无辜。只要你的家人没有参与犯罪,就一定不会受到影响。”

第七章:真相大白——“李世旺”其人与滔天罪行

一声长叹之后,这个使用了无数化名的悍匪,终于交代了自己的真实身份——李世旺,小名润来,1952年1月9日生,河北省崇礼县下三道河大队人。

他的犯罪履历令人咋舌:

· 罪恶启蒙: 早年即在锡林郭勒盟多次盗窃,1972年在张家口作案被拘,后被判刑5年,送至锡林浩特劳改农场。

· 狱中结恶: 在劳改期间,他结识了潜入军分区盗窃枪支的于世明。于世明刑满释放后,将枪交由仍在服刑的赵连库保管。

以表换枪: 1977年11月,李世旺刑满释放。但他对那支枪念念不忘。1978年7月,他在苏尼特右旗盗窃115块手表后,用其中7块手表,从同样获释的赵连库手中,换来了那支改变他命运的五四式手枪和60发子弹。

·如虎添翼: 1980年,他在赤峰市城郊公社武装部盗窃了那支“狗牌撸子”手枪。

疯狂作案: 自此,双枪在手的李世旺,彻底沦为疯狂的罪犯。从1978年1月至1981年12月,他单独或伙同他人,在内蒙古、辽宁、青海、甘肃等地,实施盗窃50余起,其中重大、特大案件6起。

其犯罪足迹甚至远达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共杀死2人,杀伤5人,盗窃财物不计其数,销赃后所得均被其挥霍。

团伙覆灭: 根据李世旺的详细供述,警方迅速出击,将其供出的10名同伙及销赃人员一举抓获(其中3名已在控,7名新供出),一个庞大的流窜盗窃销赃团伙被连根拔起。

警方随后在涉案人员住处起获了那支“狗牌撸子”手枪、5发子弹,以及108块手表、2台录音机、4台收音机、2架照相机和大量衣物赃物。

终章:正义的审判

1982年11月27日,青海省人民法院对此案进行公开宣判。证据确凿,铁证如山。悍匪李世旺因盗窃罪、故意杀人罪等数罪并罚,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宣判后,李世旺被立即押赴刑场,执行枪决。清脆的枪声再次响起,这一次,是为无辜的死难者告慰,为这场横跨万里、历时数年的追凶之旅,画上了一个正义的句号。其同案犯也分别依法受到了严厉的惩处。

这起案件的侦破,集中体现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公安干警不畏艰难、抽丝剥茧的办案精神,以及全国公安协同作战的强大威力,成为新中国刑侦史上一个经典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