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可勾起了陈师傅的钻研劲儿。
他大手一挥,指挥着徒弟搬了几个进后厨。
“这么大的萝卜,浑身是宝,可不能浪费喽!”
他先将萝卜皮仔细削下,厚厚的皮也不扔,用盐和少许辣椒仔细揉搓腌制,说是过几天就是爽脆开胃的萝卜干。
接着,他取最水灵的萝卜中段,切成细如发丝的丝,用盐稍稍逼出水分,拌上葱丝、香菜,淋上点香油和醋,做了一道简简单单的糖醋萝卜丝,酸甜开胃,口感爽利至极。
然后又切了些滚刀块,与空间里养的排骨一同下锅,什么都不多放,只加几片姜,小火慢炖。
炖好的排骨萝卜汤,汤色清亮,萝卜块吸饱了肉汁,变得半透明,用筷子一夹就烂,入口即化,那清甜的味道完全融入了汤里,比排骨本身还受欢迎。
就连那萝卜缨子,陈师傅也没放过,洗净后焯水,用蒜蓉清炒,又是一道碧绿爽口的时蔬。
一顿操作下来,被萝卜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物尽其用。
店里员工晚上就尝到了这清甜无比的萝卜宴,个个赞不绝口。
周哲和赵锐围着那盘清甜爽脆的糖醋萝卜丝,筷子就没停过。
赵锐一边大口吃着,一边含糊不清地赞叹:“青阳,你们店这萝卜是成精了吧?比我妈在市场挑的强一百倍!”
周哲没他那么外放,但眼神里的惊讶藏不住。
他是个实在人,来自乡下,对土地里长出来的东西有种天然的亲切感和判断力。
他细细咀嚼着,感受着那不同于寻常萝卜的清甜和多汁,眉头微微蹙起。
终于,他放下筷子,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青阳,说真的,我在乡下地里扒拉这么多年,自家也种过不少萝卜,可从来没尝过这种滋味的,这……这到底是啥品种?咋能长这么大,味道还这么好?你跟哥们儿透个底,这种子哪儿弄的?我也想让家里种点尝尝。”
这问题可把陆青阳给问住了。
他总不能说,这是空间出产,自带“优生优育”和“美味加成”光环吧。
陆青阳打了个哈哈,用半开玩笑的语气说道:
“嗨,什么特殊品种,可能就是运气好,碰上一批长得壮实的,估计是农科所那边流出来的试验品,被我一个朋友弄到了,觉得新鲜就给我送了点,具体啥名堂,他也没说清楚,不过,你要是想要,我可以给你弄点种子。”
陆青阳说话算话,第二天还真用旧报纸包了几小包种子给周哲。
除了那“大腿萝卜”的,还顺手掺了些空间里其他长得格外水灵的蔬菜种子,比如小青菜、黄瓜什么的,只说是“一起弄来的,你也试试”。
周哲接过那几包其貌不扬的种子,手都有些微微发颤。
“青阳……这,这太谢谢你了。”
自己回去一趟也不方便,周哲就将这些种子邮寄了回去。
邮寄的费用还是攒了好几天才攒到的。
还写了一封信,特地交代了,这个品种的蔬菜好,千万要好好种植。
他爹不识字,回去之后应该会让生产队唯一识字的先生念给他们听。
……
新味居的食材来源,不易保存的,或是药膳里不好解释来源的,自然是空间里的。
但像粮食、一部分普通蔬菜、山货这类好储存的,他一直坚持从柳溪大队采购。
这既是给老乡们创收,给生产队谋福利,也是一层绝佳的掩护,总不能所有好东西都凭空变出来,那也太扎眼了。
之前都是柳溪大队派人,用扁担箩筐,吭哧吭哧走老远的路背过来,乘坐火车送过来,遇上雨雪天气更是麻烦。
如今这些完全不够饭店的消耗了,采购的也实在有限。
他也不能总是往柳溪生产队跑。
这个年代,私人是没办法买卡车的,只能挂在单位上面。
正好医药厂有好几个名额,他就借用了一个名额,买了一辆卡车回来。
当卡车第一次开进柳溪村时,着实把正在村口晒谷场忙活的乡亲们给震住了。
大人放下手里的农具,孩子停下追逐打闹,连看家狗都忘了吠叫,全都瞪大了眼睛,看着这个喘着粗气的钢铁巨兽缓缓停下。
“妈呀!这就是青阳买的大汽车?”
“真带劲!这得吃多少油啊!”
“以后咱村的菜,就靠它往外拉了?”
惊叹和议论声此起彼伏,仿佛村里来了个天外来客。
喜悦是真实的,但紧接着,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摆在了面前——谁会开这大家伙?
就在陆青阳琢磨着是不是得赶紧物色个司机时,一个声音洪亮地插了进来:“青阳,这铁家伙,让我试试!”
众人回头,只见铁大叔从人堆里走了出来。
他围着卡车转了一圈,伸手拍了拍坚实的轮胎。
“铁叔,您……会开?”陆青阳有些惊喜,又有些不确定。
铁大叔嘿嘿一笑,露出一口被烟熏得微黄的牙齿:“年轻时候在部队里,开过几年‘老解放’,运物资,拉炮车,都干过,这玩意儿,原理都差不多,就是这新的,估计更灵光些。”
陆青阳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有底子就好办。
不过,他做事向来稳妥,毕竟多年没摸方向盘,而且地方路况和部队也不同,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铁叔,有您这话我就放心了,不过,这新车新路况,咱还是得讲究个规程。我托人联系了县里的运输公司,有个短期的驾驶员培训,您要是不嫌麻烦,去系统地学几天,熟悉熟悉,也拿个正式的证,咱们开着也安心,您说是不是?”
铁大叔先是一愣,随即明白了陆青阳的顾虑和好意。
他大手一挥,爽快应承:“成,就按你说的办,活到老学到老。”
于是,铁大叔真就去城里参加了驾驶员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