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快穿之宿主只想以身许国 > 第9章 你说老子妻子是凤命那老子就是皇帝(9)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章 你说老子妻子是凤命那老子就是皇帝(9)

这在门户之见极深、各方势力极力吞并人口的当下,几乎是不可想象的胸怀。

李昱说完,环视全场,沉声问道:“这三条规矩,可能做到?”

短暂的沉默后,赵铁柱第一个单膝跪地,抱拳吼道:“赵铁柱,谨遵公子之令!”“我等谨遵公子之令!”大家齐声应和。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声音汇聚起来,最终形成了一片虽不整齐却异常坚定的声浪。

规矩立下,关键在于执行。

李昱当即进行了初步的分工。

赵铁柱负责军事与警戒,组建护卫队,并抽调青壮进行最基本的操练。

陈观则则负责统筹管理后勤,迅速将民众按照能力编组,老者负责照看孩童、编织,妇孺负责采集、炊事,青壮则分为垦荒、狩猎、建造等队,并开始用木炭在剥下的树皮上记录人名与分工,虽然简陋,却是一切管理的开端。

王颜可自然成为了内务的总协调人。

她带着奶娘和几位细心的妇人,负责分配食物、管理草药、安抚情绪。她的存在,如同一种温和的粘合剂,让这仓促建立的秩序,多了几分人情味的润滑。

然而,问题很快出现。

分配食物时,一名原本身强力壮的家丁,因被分去垦荒,觉得劳累,见到分配给自己的粥与负责编织的妇人一般多,顿时不满起来,嚷嚷着不公。

“凭什么老子出那么大力气,吃的跟她们一样?”骚动在小范围内滋生,几个同样被分到重体力活的人也开始附和。

王颜可正要上前解释,李昱却按住了她的手。他走上前,目光平静地看着那名家丁:“你觉得不公?”那家丁在李昱的目光下有些气短,但仍梗着脖子:“是…是有些不服气。”

“好。”李昱点头,转向众人,“我立规矩时说过,按功分配,优先保障妇孺、伤者与值守将士。你垦荒,是为所有人明年有粮吃,是功;她们编织衣物,是为所有人冬日不受冻,亦是功!值守的将士护卫大家安全,功在当下!若按力气大小分粮,那铁柱是否该分得最多?奶娘是否活该饿死?若如此,我们与外面弱肉强食的胡兵何异?”

他声音不高,却字字敲在人心上。那家丁面红耳赤,讷讷不能言。

李昱又道:“况且,规矩也说了,劳作记录在案,日后收获丰足,自有奖赏。你若不信陈先生的记录,可自去查看,亦可推举信得过的人共同监督。”

一番话,既讲明了道理,又给出了解决之道,更点明了他们与外部世界的本质区别。那点刚刚冒头的不满,瞬间被压了下去。众人看向李昱的目光,更多了几分信服。

夜幕再次降临。

岩洞内,李昱就着篝火的光,与王颜可、陈观、赵铁柱商议着后续。

谷口已经设置了更坚固的障碍,哨探也派了出去,一切都看似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李公子,三条规矩已初步传达下去,大部分人并无异议,只是具体执行细则,还需细化。”陈观汇报着,眼中闪烁着找到用武之地的光芒。

他原本只是跟几个幸存的村民想要闯出一条路来!看见李昱他们人多就想着加入,人多了,力量大,遇见小股的胡兵也能够有一战能力。

可没想到这李昱给了他意外之喜!

这位李昱不简单呐!

短短时间就能汇聚这么多人,他自身能力出众!还能很快订立规矩起来!

有统帅之风!

他这下是真想跟着这李昱混!

以前只想活着,现在嘛跟着李玉混指不定还能混出点名堂来呢!

陈观本就读过些书,认识一些道理,人活这一世,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如果什么都不做岂不是白来这世间一趟,如今这千载难逢的机会送到他面前,他自然是要紧紧抓住的!

“嗯,有劳陈先生。”李昱点头,随即看向赵铁柱,“铁柱,哨探可有什么发现?”赵铁柱眉头微皱:“公子,派往北面的两个弟兄回来报告,说在二十里外,发现了大队人马行军的痕迹,看方向,是朝着南边去的。”

大队胡兵南下,不足为奇。

而且胡兵的大部队往南下对他们来说也是好事情!

剩下的兵力不多,应该会守在洛阳这种大城里边,他们这个小地方就得到喘息的机会!

三人讨论了一下以后的方向。

光是守在这里是不行的,重新种植粮食那得很久的时间才收获!这么多的人每一天吃的东西就需要很多!

估计过不了多久,这一片的野菜都会被挖完,小动物都会!被猎杀完,到时候弹尽粮绝,大家还是得死。

所以得主动出击搞点粮食,或者转移地方。

李昱要养伤,陈观是书生他负责管理后方,赵铁柱担子就重了,他明天会带身手最好的人去周边看看有没有粮食。

“注意安全,往偏远地方走,先保命要紧,要是碰上普通人不能伤他们,也别抢,看看能不能说服他们加入。我们得扩大队伍才能稳住根基才能跟胡兵干。”

三人又讨论了很多细节的东西直到半夜才散了各自去休息。

李昱立下的规矩,如同坚实的骨架,撑起了山谷的秩序。

但要让这秩序血肉丰满,真正运转起来,靠的则是王颜可日复一日的细心经营。她的治理,如春雨润物,悄然无声,却滋养着这片新生家园的每一个角落。

清晨的雾气尚未散尽,王颜可便已起身。她不再是那个需要奶娘伺候梳妆的世家小姐,青丝简单地用一根木簪绾起,衣袖利落地挽到肘部,开始了一日的巡查。

她先去看了伤患区。

几个在逃亡和最初建设中受伤的人被集中安置在干燥的岩洞内。

王颜可仔细检查他们的伤口,更换草药。一个年轻人伤口溃烂发炎,高烧不退,她便将奶娘珍藏的最后一点盐化在水里,亲自为他清洗脓疮,那专注而温柔的神情,让周围几个粗豪的汉子都红了眼眶。

“夫人,这……这怎么使得……”伤者虚弱地想要阻止。

“好好躺着,”王颜可语气轻柔却不容置疑,“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等你好些了,还要帮着铁柱守护大家呢。”

一句话,既给予了关怀,又赋予了期望。那年轻人咬着牙,重重地点了点头。

接着,她走向溪边妇女们劳作的地方。采集来的野菜、挖掘出的块茎堆积如山,需要分拣、清洗。

王颜可没有袖手旁观,而是自然地蹲下身,挽起袖子加入其中。她一边动作麻利地分拣,一边与妇人们闲话家常,谁家的孩子夜里偷偷哭,谁家的老人咳嗽未愈,她都一一记在心里。

“刘家婶子,我见你前日采集时认得几种药草,往后这辨认草药的事,怕是要多倚重你了。”

“张家妹妹,你手巧,编织的草鞋既结实又合脚,不如带着几个手脚慢些的,专司此事?”

她不着痕迹地根据各人长处进行分工,让每个人都感觉到自己被需要,价值得到认可。原本有些沉闷的劳作,在她的带动下,竟也多了几分生气。

午间分配食物时,矛盾又爆发。

负责垦荒的队伍回来得晚了些,发现锅里的粥似乎比往常稀薄,而负责编织和照看孩童的妇孺那边,粥却看起来稠厚一些。连日劳作的疲惫与对食物本能的焦虑,让几个垦荒的汉子顿时炸了锅。

“凭什么!我们在外面累死累活,吃的还不如她们!”带头闹事的,依旧是那个之前不满的家丁,名叫王冲。“就是!定是她们仗着与夫人亲近,克扣了我们的口粮!”

人群骚动起来,不满的目光投向妇孺那边,吓得几个孩子直往母亲身后躲。

临时巡逻的护卫队闻讯赶来,脸色铁青,就要按“禁止私斗”的规矩拿人。

王颜可却抬手阻止了他。她走到粥锅前,目光平静地扫过激愤的垦荒队,又看了看那些惴惴不安的妇人。她没有立刻解释,而是拿起两个陶碗,从两只锅里分别盛了满满一碗粥,然后将其并排放在一块平坦的石头上。

“诸位请看。”她声音清越,压下了所有的嘈杂。

众人凝目望去,这才发现,颜色不一样,之所以看起来稠稀不同,是因为妇孺那边的锅里,王颜可让人加入了更多切碎的野菜和块茎,使得粥看起来更“实”,而垦荒队这边的粥,为了让他们能快速补充能量,米粒熬煮得更烂,汤水显得多些,米汤更多,而且是纯米粥。

“垦荒耗力流汗,需多吃点才有力气;妇孺体弱,所以大家自愿把米分一半给你们熬粥,她们则是加入更多野菜根茎图个果腹。看似不同,实则是根据各位劳作所需。”王颜可看着王冲,语气平和却带着力量,“王冲,你若觉得这般分配不公,自可与你们垦荒队的兄弟商议,明日与编织队互换活计,亲身一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