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穿越影视:开局欢乐颂 > 第487章 时鸣春涧中6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而那老道玄冥子,内力深厚,周身真气如沸水翻涌,衣袍无风自动,脚下青石竟被踩出细密裂纹,显是已将“玄冥神功”练至第七重境界。

然其双目赤红,眉宇间戾气翻腾,声若雷霆,举手投足间皆带煞意,与武当“清静无为、以柔克刚”的道家至理背道而驰。

李逸隐于花影之间,目光如针,细细打量此人——此人虽功力深厚,却心浮气躁,怨念深重,分明是将武学用于争权夺利,早已失了修道之人的本心。他心中一动,暗忖:“此子莫非便是日后开宗立派的张三丰?

观其骨相清奇,气度沉凝,虽年少受伤,却仍守中正之位,不卑不亢,正是大成之相。而那老道……竟以辈分压人,当众咆哮,动辄要擒要罚,全无慈悯宽厚之德,哪有半分武当长者之风?如此人物,竟掌教中要职,岂非误人子弟?”

晚风再起,山间松涛阵阵,如低语,如悲吟。清冷的风拂过杜鹃花丛,吹动李逸的衣角,猎猎作响。

他缓缓从花丛中迈出一步,足下无声,仿佛踏在云端。那一瞬,山风似也为之凝滞。他身姿挺拔,青衫飘动,眉目沉静,仿佛自画中走来的一位隐世高人。

他声音平静,却如钟鸣谷应,字字清晰,穿透山风:“道长且慢动怒。少年重伤在身,面色青白,左臂血染道袍,分明是受创在先。

以他如今状态,何来余力主动伤人?武当乃天下名门正派,素以‘仁义为本,戒律为纲’自居,何不先问清缘由,查明真相,再行处置?如此不问是非,不察曲直,便以势压人,当众胁迫,岂非有失风范?更有损武当清誉。”

山道之上,一时寂静如死。连那原本惊惶逃窜的道童也停住了脚步,呆立原地。玄冥子闻言,猛地转身,铁尺一横,目光如刀般扫向李逸,怒喝:“何方狂徒,敢管我武当家事?你可知我是谁?我乃紫霄宫执法长老,掌管戒律三十余载,岂容你在此信口雌黄!”

他声如洪钟,震得山壁回响,可话音未落,却见李逸不动如山,仅轻轻抬手,袖袍微扬,一股柔和却不可抗拒的气劲悄然扩散,竟将玄冥子的声浪轻轻“托”开,如风过竹林,不着痕迹。

众人皆惊。那是一种近乎“无招胜有招”的境界。玄冥子脸色微变,终于正视眼前这青衫男子。

夕阳的最后一缕余晖穿过云隙,斜斜洒落在李逸身上,为他镀上一层金红边光。

他的身影清瘦却挺拔,如孤峰独立,又似松柏傲雪。轮廓在暮色中愈发清晰,仿佛一柄藏于玄铁鞘中的古剑,虽未出鞘,锋芒已隐隐透出,令人心悸。连那受伤的张君宝也不由抬眼望去,眼中闪过一丝敬畏与希望。

山风再次吹起,卷起几片落花,在空中盘旋。而这场对峙,才刚刚开始。

李逸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只见两名年迈的老人神色慌张地拼命逃跑,仿佛身后有凶猛可怕的野兽追赶一般。

再往前看,不远处站着一个英姿飒爽、气宇轩昂的中年道士,他怀中抱着一名年幼的孩子,眼神冷漠地看着正在逃跑的那两个老头,鼻子里发出了一声不屑的哼声,但并没有去追击他们,而是首先选择救治自己的徒弟和孙子。

李逸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切,心中暗自认出这位中年道士就是大名鼎鼎的张君宝。此刻的张君宝完全没有察觉到李逸的存在,他全神贯注地施展内功,为怀中的小孩治疗伤势。过了一会儿,随着张君宝不断运气调息,那名原本脸色苍白如纸的小孩子渐渐恢复了一些血色。

就在这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之前曾经与李逸打过交道的那对夫妇突然出现在众人眼前!他们两人的脸色变得异常苍白,嘴里还不停地咳出鲜血来,身体也摇摇晃晃,脚步不稳地朝着张君宝走过来,并最终聚集到了张君宝身边。

然而,仅仅一瞬间,一群身着道袍的道士们便迅速赶到现场,将张君宝等人团团围住,形成一道坚固的人墙防线,准备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

只见一名约莫五十岁左右的道士走上前来,向着前方之人拱手作揖道:“先生啊,实在不好意思,我们武当最近事情太多啦,我等改日再登门拜访吧。”然而那被称作先生的男子却仿若未闻一般,只是自顾自地朝着里面高声呼喊着:“君宝!”

听到这个名字后,那位中年道人身躯猛地一颤,满脸惊愕之色地回过头去。当他看清楚来人正是李逸时,更是失声惊叫起来:“师……师祖?”声音之中充满了难以置信与震惊之意。

李逸见状,轻轻叹息一声,那声低叹如秋叶坠地,不惊尘世,却似在众人的心头拂过一阵微澜。他并未多言,仅是缓缓迈出一步,脚尖轻点地面,身形骤然一晃,竟如烟似雾,仿佛一道青影自人群缝隙间无声滑过。

众人只觉眼前一花,衣袂飘动之间,他已如鬼魅般穿越层层包围,稳稳立于中年道人面前,竟无一人察觉他是如何穿行而至。空气仿佛凝滞,连风都为之一顿,唯有他青衫微扬,袖角轻颤,仿佛从天而降的谪仙,不染尘埃。

那名五十岁上下的道士此刻已然惊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双眸圆睁,嘴唇微张,连呼吸都几乎停滞。

他死死盯着李逸的背影,心中翻江倒海,暗自思忖道:“这……这怎么可能?师父竟然会称呼此人作‘师祖’?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要知道,平日里别看自家师父张君宝看似不过四十许人,风姿英朗,实则他早已百岁高龄,乃武当活神仙,再过月余,便是他百岁寿辰,江湖各大门派皆已备礼前来道贺。可眼前这人,容貌不过三十上下,气质虽沉静如渊,却如此年轻,怎会是师父的师祖?

莫非……他是传说中那与郭靖黄蓉同代、纵横江湖百余年而不老的李逸前辈?可那不是只存在于古籍残卷中的传说吗?”

就在这万籁俱寂的刹那,李逸缓缓转过身来,目光温和却如深潭,静静凝视着眼前的中年道人——张君宝。他微微一笑,眼角泛起岁月沉淀的细纹,声音低沉而温厚,仿佛自远古传来,带着风霜与温情:“这么多年过去了……你过得如何呀?”

那一瞬,时间仿佛倒流。张君宝身躯微震,眼中骤然涌起复杂情绪——惊愕、敬畏、感动、追忆……种种情感交织翻涌。他望着眼前这张熟悉又陌生的脸,那曾出现在师门秘传画像中的容颜,竟真真切切站在自己面前。

他喉头微动,嘴唇轻颤,竟一时语塞,只觉百感交集,千言万语,竟不知从何说起。

道人突然间泪流满面,双膝一软,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身体颤抖着发出哽咽之声:“师祖啊,您到底去了哪里呀?我们已经苦苦寻觅您很多年啦!”

李逸见状,急忙伸手将他搀扶起来,并焦急地问道:“那蓉儿现在在哪里呢?她是否平安无事?”

张君宝此时早已哭得泣不成声,声音沙哑地回答道:“蓉师祖一直在桃花岛上等待您归来,整整等了五十年之久,但最终还是未能如愿以偿……她……她已经离我们而去了。”

听到这个消息,李逸如遭雷击般呆立当场,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神情,过了好一会儿才喃喃自语道:“怎么可能……她可是掌握了不老长春功这种绝世武功的人啊,又怎么会这么早就离世了呢?”

然而面对李逸的质问,张君宝只是长长地叹息一声,却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因为只有他们这些深知内情的人才明白,有时候即使拥有再高深的武功绝学,也无法抵挡得住那深入骨髓、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所带来的折磨与侵蚀。

李逸双目失神,望着远处苍茫的群山,仿佛看见黄蓉依旧坐在桃花树下,执一卷书,煮一壶茶,等一个永不归人。风拂过他的脸颊,带着一丝熟悉的芬芳,竟与当年桃花岛上那一缕幽香如出一辙。

他忽然踉跄一步,单膝跪地,掌心深深插入泥土,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他低吼道:“我……我本答应过她,三月之约,必返桃花岛。可那一战,我被卷入时空乱流,困于异世三十余载……我……我不是有意的……”

声音沙哑,如裂帛断弦。这位纵横百年的绝世高手,此刻竟如失怙孩童,泪落无声。

张君宝默默跪下,将一件旧物双手奉上——那是一方素绢,早已泛黄,边角磨损,却被保存得极为妥帖。上面是黄蓉亲笔所书的《武穆遗书》残篇,字迹清秀刚劲,末尾一行小字:“待君归,共看桃花落。”

“蓉师祖临终前,将此物交予我师祖张三丰,嘱托务必传于后人,若有一日您归来,便交予您。”张君宝声音低沉,“她一生未再嫁,未收徒,只守着桃花岛,年年种桃,岁岁等君。她说,您若未归,便是未死,终有一日,会循着桃花香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