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1980红顶商人 > 第575章 完全让给私企去经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75章 完全让给私企去经营?

他目光坦诚地看向顾方远,带着请教的口吻问道:

“小顾啊,你是咱们省私营企业的代表人物,经历丰富,眼光独到。对于眼下国企和私企之间越来越突出的这些矛盾,你怎么看?有没有什么两全其美的想法或者建议?”

顾方远心里其实很想吐槽一句:‘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甚至干脆不看’.....

因为这个问题,本质上就像那个经典的“妈妈和老婆同时掉水里先救谁”的难题一样。

无论偏向哪一边,都可能引发另一边的强烈不满,怎么做都似乎难以完美。

可对方毕竟是省长。

如今放下身段,主动上门来探讨求教。

这无疑是一个绝佳的送人情、建立更深层次信任的机会,他又怎么可能轻易错过?

于是,他收敛了玩笑的心思,脸上露出认真思索的神情。

手指无意识地捏着自己的下巴,陷入了沉吟。

小院里一时间安静下来。

只有晚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和厨房里隐约传来的切菜声。

魏老爷子也眯着眼,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并不插话。

数分钟后。

顾方远猛然抬眸。

目光清亮地看向古天明。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了一个看似简单却直指核心的问题:

“古伯伯,在您看来,或者说,在国家未来的蓝图中,究竟什么是‘国企’?它的本质和定位应该是什么?”

古天明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问得愣了一下。

如果仅仅按照字面上的意思去理解....

国家投资创办、政府控股的企业就是国企。

但他知道,顾方远既然在这个节骨眼上抛出这个问题,其深意绝不可能如此肤浅。

他仔细斟酌了一下,结合自己的理解和顾虑回答道:

“小顾,你的意思我大概明白一些。你是指……利用政府的行政权力,去人为地干预、调节国企和私企之间的市场竞争,比如在资源分配、市场准入或者人才流动上向国企倾斜?

这样做,短期内或许可以缓解矛盾,但问题是,如果政府干涉过多,必然会破坏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形成新的垄断和低效,这也违背了我们正在努力融入的国际自由贸易原则和精神。

从长远看,尤其是对我们未来的国际贸易,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他这番回答,显示出了他并非固步自封的官僚,而是对市场经济和国际贸易规则有一定认知和思考的。

这几年,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他确实恶补了不少经济学方面的知识。

虽然谈不上精通,但大的原则和方向是把握住了。

这番话也让顾方远对古天明刮目相看,心中更多了几分敬意。

果然!

能做到封疆大吏这个位置的人,绝没有一个是简单的。

顾方远自己是重生者,拥有前世通过互联网获取的全球视野和信息优势,所以能轻松了解国外的动态和理论。

可在这个信息传递主要还依靠信件和有限报刊的年代....

古天明能对国际贸易原则有如此认知,着实是下了苦功,非常了不起了。

顾方远脸上露出了然的笑容,摆了摆手,解释道:

“古伯伯,您误会我的意思了。我并非建议用行政手段去强行干预市场竞争。

我想探讨的,是一个更根本的问题——在未来国家的经济格局中,国企的定位和核心价值究竟应该是什么?它存在的独特意义在哪里?”

他随手举了一个例子,让问题更加具体化:

“就比如咱们省城的食品厂,它作为一个国有企业,在如今私营食品厂遍地开花、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它继续存在的核心价值和不可替代性是什么?难道仅仅是生产饼干和罐头吗?”

“意义是什么?”古天明下意识地摩挲着自己下巴上有些扎手的短须,口中反复低声念叨着这句话。

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

显然内心正在进行着激烈的思考和碰撞。

顾方远也没有出言打扰。

他知道这个问题需要时间去消化。

他从容地拿出一包香烟,先给魏老爷子和古天明各递了一支,自己也点上一根,缓缓吸了一口。

烟雾缭绕中。

他的大脑也在飞速运转,同步解析着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和国企改革路径,以便随时应对古天明可能提出的更深层次的问题。

这一次,古天明思考的时间格外长。

小院里只剩下嗑瓜子的细微声响和烟草燃烧的嘶嘶声。

夕阳的余晖将三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映在青石板上。

直到十多分钟后....

古天明才仿佛从深沉的思考中挣脱出来。

他抬起头,眼神中带着一丝不确定和探寻。

试探性地张嘴,声音有些干涩:

“你的意思是……像食品生产这类完全竞争性的行业,其商品生产和供应,可以逐步、甚至完全让给私企去经营?”

他之所以会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在刚才的深思中,他实在想不出省城食品厂在当下的市场竞争中,还有什么非存在不可的独特价值和战略意义。

如今私人食品厂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无论是在产品口味推陈出新、价格灵活性,还是市场反应速度和产量规模上,几乎都对省城食品厂形成了全方位的碾压之势。

这导致省城食品厂不仅无法盈利,反而从去年开始就出现了利润负增长,持续亏损。

今年的财务报告虽然还没出来,但完全可以预见,亏损额必定会超过去年。

这样一个持续失血、缺乏竞争力的国企,留着它除了增加财政负担和管理难题之外,还有什么意义?

还不如趁早宣布倒闭,或者像之前那几家厂子一样卖掉,至少还能回笼一部分资金。

“没错!”顾方远肯定地点点头。

他将烟灰轻轻弹进旁边的瓦罐里,开始系统地阐述自己的观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国企和私企在诸多领域产生竞争和矛盾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