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重生八零当寡妇,虐渣致富两不误 > 第77章 不想当人,只想当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7章 不想当人,只想当狗

李海的眼睛猛地瞪大。

当然想换,做梦都想换。

今天孟月仙的风光,反衬他的落魄。

虽说他也被带动一点,可远不及孟月仙的生意火爆。

这明晃晃的对比,让他苦涩难咽。

黄刚把筷子放下,皱着眉毛,“今天下午,辉哥找我了。”

“给我换地方?”李海一下坐直了身子,双眼充满希翼地望着黄刚。

“也不是不能换,得先解决孟月仙,那杨大花受了气,就去找辉哥叫唤,辉哥又明里暗里指责我……”

黄刚何尝不是拿话来刺李海。

要不是李海在中间牵线搭桥,哪有后面的事。

李海嘴里发苦,感觉自己夹在中间,两头都不是人。

“刚子,那时候我先问的你,你说……”

“好了,都这个时候,就别再说从前的事儿了,娘们唧唧屁用没有!”黄刚冷下脸,打断李海的解释。

“那咋整……”李海叹了口气,突然没了心劲儿,寄人篱下是个啥滋味,他现在真真切切体验到了。

从前在老家倒卖粮食,日子不说过得多好,也是个小康家庭,要不是想着多给儿子攒点家底儿,再给老娘治病,谁愿意来这地方。

挣点钱都担惊受怕,里外受气。

黄刚慢条斯理拿起桌上的筷子,筷尖拨弄盘子里的花生米,“孟月仙挣了这么多钱,肯定要汇去国内,你离得近……”

虽然黄刚话没说完,但是李海已经明白他的意思。

“我明白,我肯定立马告诉你。”

黄刚放下筷子,举起酒杯,李海见状赶紧双手举起自己的酒杯。

“海哥,咱是一家人,就不说两家话,亲戚就是亲戚,打折骨头连着筋,到时候孟月仙在黑湖好好给咱供着货,对谁都好,她有钱赚,还舒舒服服待在国内,咱们老爷们辛苦点,在俄国挣点辛苦钱得嘞。”

李海猛点头,“刚子,你说得对,女人来这掺和啥,家里连个老爷们都没有,不成事儿!”

两个男人心照不宣地嘿嘿一笑,酒杯碰出一声脆响。

黄刚没跟李海说的是,杨大花扬言,孟月仙不走,黄刚就得滚出切尔基市场。

那孟月仙攀上了移民局的关系,杨大花不敢动她,可黄刚是个啥?

就是曹辉手底下的一条狗。

而杨大花则是曹辉的姘头。

随便吹吹枕边风,自己的日子就不好过。

曹辉倒是也没说啥,只说让他自己想办法。

什么办法保住自己的好位置,让杨大花平息怒气。

只有孟月仙滚回国内……

孟月仙打了个喷嚏,拢了拢身上的衣服。

“妈,你是不是感冒了?”

“就是鼻子刺挠。”

张彩凤在一边咯咯笑,“我看这是谁背后骂你。”

“怕是你在心里头骂我!”孟月仙端起小碗,“今天高兴,来吧,整一口~”

胡国庆在一边也起哄,“高兴高兴,挣钱就是高兴,以后孟姐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喧闹过后,孟月仙跟张彩凤唠起市场旧事。

原来可不是曹辉管事,前面那个倒是还好说话,只不过突然就不见了,接着曹辉就来了。

“我跟你说,黄刚那小子最不是东西,你花了几千,怕是都进了黄刚那小子兜里,给你们安排在这一点不奇怪。”

孟月仙咋不知道,再不知道就是个傻子。

“我们这也是没办法,总要有个人带我们来。”

“那倒是,能来这站下脚的,都是沾亲带故,曹辉那小子,人坏得很,胆儿又大,什么都敢整,早晚要……”

没等张彩凤接着说完,胡国庆用胳膊杵了一下她,“喝多了就多吃菜!”

张彩凤反应过来,赶紧尴尬笑了笑,“喝多了,喝多了,孟姐,你这做菜的手艺还真是了不得……”

几人高高兴兴喝酒吃菜,吃饱喝足,孟月仙送走二人。

回到二楼,孟月仙心底有些隐隐不安。

红梅看出孟月仙的脸色,“妈,想啥呢?”

“咱得防着点黄刚,枪打出头鸟,咱这生意一好,就有好多人睡不着觉……”

顾东梗着脖子叫,“咋地?我们赔钱他们才得劲儿?”

“就小心点吧……咱就安安分分做自己的小买卖,管好自己。”孟月仙的担忧是来自于人性的了解。

嫉妒使人疯狂,而对付疯子的方法就是躲远点。

硬刚可没有啥好处。

第二天,天刚亮,孟月仙一家早早起床。

今天要重新铺货,理货,要做的事儿太多,早点去不耽误做生意。

等到三人赶到市场大门等了一会儿,保安大爷才缓缓开门。

虽说这只是个露天市场,可管理费也不是白交的,每天晚上都有人值夜班,防止盗窃或者失火。

孟月仙一家是最早来的。

整个市场静悄悄,只有几个鸽子在地上找食吃。

红梅摆货,孟月仙跟顾东在仓库里整理。

货还没摆好,已经开张。

杨大花衣服的质量,其实代表了切尔基市场绝大多数摊位的质量。

没有散户有实力去深市从工厂批发,用火车皮运回北方。

一是谈不下货源,而是解决不了运输。

大家只能从二道贩子的手上高价进货。

每个人都知道进低价货才有更大利润,从而造成整个市场的货源相似,质量相似,竞争力差异只能体现在摊位的位置上。

而质量差也就意味着购买频率增加。

孟月仙打破了这种垄断。

而俄国轻工业全部依赖进口,没有生产能力。

中高层阶级是去逛商店买进口高档服饰,普通人底层人都是来华人占据的切尔基市场批发选购。

长此以往之下,就以为服装就是如此,也是第一次接触到优质质量的服装该有的质量。

孟月仙的货源比其他家都要好看不少,质量又没得说。

顾客尝到了甜头就带亲朋好友,回头客拉回头客,生意就这么滚动起来。

第二天虽没有头一天的盛况,也卖了六千多卢比。

而李海只卖了三百卢比,一天都只能坐在摊位里看孟月仙挣得盆满钵满。

嫉妒一旦种下了种子,就会生根发芽,李海虽难受,只能深深压在心底。

一开始是为了完成黄刚的任务,可后来他已经分不清是为了完成任务或是因为别的什么。

接下来的几天,孟月仙摊位的生意蒸蒸日上,竟是一天比一天好。

可李海始终没有等到孟月仙去汇钱的消息。

黄刚也时不时去市场的兑换点,都没有得到她汇钱换钱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