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天,阳光已经带了些热辣辣的劲儿,槐花一串串地缀在枝头,空气里浮动着甜丝丝的香气。可这暖融融的天气,却丝毫化不开区里某些人心头的冰碴子。
区国资委的一把手,那位平日里走路带风、说话拿腔拿调的李白银李主任,栽了!这消息像长了翅膀,扑棱棱地飞遍了区里的大街小巷,成了茶馆酒肆、街头巷尾最热乎的谈资。
“听说了没?那个李主任,进去啦!”
“哪个李主任?”
“还能有哪个?就是国资办那个李白银嘛!啧啧,说是让市纪委请去‘喝茶’了,这回怕是烫嘴喽!”
“为啥呀?他不是很能耐吗?”
“为啥?还不是踢到铁板了!碰上硬茬子了,人家徐大志徐总,虽然年轻着那可不是好惹的!李主任拖着人家兼并电子厂的事不办,处处为难,这下好了,把自己折进去了,这真是癞蛤蟆跳油锅——自己作死!”
议论纷纷之中,人们不免把目光投向了那位刚刚坐上区国资办常务副主任宝座的孙卫。
此刻,孙副主任正从区长王生贵的办公室里出来,后背的衬衫微微汗湿,紧贴着皮肤,不知是热的,还是紧张的。他脸上没什么多余的表情,心里却像是开了锅的饺子,咕嘟咕嘟翻腾个不停。
刚才在王区长那间宽大却压抑的办公室里,区长的话说得不重,但字字敲在他心坎上:“孙主任啊,李白银同志的事情,是个深刻的教训!我们有些同志,站位不高,服务意识不强,甚至人为设置障碍,影响了区里的经济发展大局!小麦电子集团兼并那两家电子厂,是市里领导都关注的重点项目,必须特事特办,加快速度!你新负责全局,要有新气象,三天,我只给你三天时间,流程必须走完,不能再出任何纰漏!”
孙卫当时腰弯得跟虾米似的,连连点头:“请区长放心,一定落实,三天内,保证完成任务!”
走出办公楼,一股热风扑面而来,孙卫才感觉呼吸顺畅了些。他抬手抹了把额角的细汗,心里那股后怕劲儿还没完全过去。幸好,幸好自己之前虽然对徐大志那边也算不上多热情,但总归是维持了表面的客气,该参加的宴会也去了,虽然那顿饭吃得……有点各怀心思,但总比李白银那样直接把路走绝了强啊!
想到这里,孙卫心里甚至生出了一丝诡异的庆幸,还有那么点儿对徐大志的感激。要不是徐大志这块硬骨头崩掉了李白银的牙,这常务副主任的位子,哪能轮得到他孙卫?他恐怕还得在那个不咸不淡的副职位置上,再熬上不知多少个年头呢。这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念头转回眼前,王区长给的“三天”期限,像一道紧箍咒,套在了他刚刚戴稳的乌纱帽上。他不敢怠慢,几乎是小跑着回到了区国资办。
一进办公室,他也顾不上喝口水歇歇,立刻让办公室主任通知下去:“半小时后,全体人员,大会议室开会!一个都不能少!”
消息一出,整个国资办的气氛瞬间变得微妙起来。大家交换着心照不宣的眼神,都知道,孙主任这是要“新官上任三把火”了,而且这第一把火,八成就要烧在徐大志兼并案这件事上。
半小时后,大会议室里座无虚席,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看着主席台上那个刚刚坐上一把手位置的身影。
孙卫清了清嗓子,目光在底下黑压压的人头上扫了一圈。他看到了好奇,看到了审视,也看到了一些人眼底深处藏着的那么一丝不易察觉的……畏惧。是啊,李白银的前车之鉴就摆在那里,谁还敢在这个时候触霉头?
“同志们,”孙卫开口了,声音不高,但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决,“今天召开这个会,只强调一件事!那就是小麦电子集团对我们区属两家电子厂的兼并工作!”
他顿了顿,刻意加重了语气:“这件事,不仅仅是一家私营合资企业兼并两家国有集体企业那么简单!这是市里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区里王区长亲自督办的重大事项!关系到我们区的产业升级和营商环境形象!上面下了死命令,三天,三天之内,所有流程必须全部走完,盖章放行!”
底下响起一阵轻微的吸气声。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三天”这个时限,还是让不少人感到了巨大的压力。那厚厚的文件,繁琐的流程,往常哪个不是要磨上十天半个月的?
孙卫将众人的反应看在眼里,他敲了敲桌子,语气变得更加严肃:“时间紧,任务重!但是,没有任何价钱可讲!从现在开始,所有相关工作,必须作为第一优先级来处理!办公室会后立刻拿出任务分解表,细化到每一个环节,责任到每一个人!两天,我给你们两天时间,完成所有的初审、复核工作!第三天上午,各小组汇总情况,形成报告,下午,我必须看到盖着公章的批复文件放在我的办公桌上!”
他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缓缓扫过台下几个平日里比较“油滑”、喜欢“研究研究”的老资格:“我希望大家都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形势的严峻性!要讲效率,顾大局!过去可能存在的一些拖沓、推诿、甚至人为设卡的不良风气,必须彻底扭转!谁要是在这件事上掉了链子,甚至暗中使绊子……”
孙卫没有把话说完,但那股冰冷的意味,已经让台下不少人脊背发凉。李白银不就是前车之鉴吗?那位可是直接被请去“喝茶”了,到现在都没个准信呢。这时候谁还敢冒头当刺儿头?那真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了。
“都清楚了吗?”孙卫沉声问道。
“清楚了!”台下响起了参差不齐但足够响亮的回应。
“散会!立刻行动!”
孙卫一挥手,结束了这场简短却分量极重的会议。
没有多余的废话,也没有人交头接耳。参会的人员如同被上了发条,迅速起身,鱼贯而出,回到各自的岗位上。很快,办公室里就响起了一片忙碌的声音:翻阅文件的哗哗声,整理资料的走动声,压低声音打电话的沟通声……
平日里那些喜欢泡杯茶、看会儿报纸、磨蹭到快中午才开始干活的现象,今天彻底消失了。每个人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埋头处理着手里分到的任务。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和高效。
孙卫也没闲着,他坐镇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办公室主任进进出出,不断地汇报着各项工作的初步进展和可能遇到的细小阻碍。孙卫的指示非常明确:“遇到问题,第一时间协调解决!解决不了,直接报给我!目标是畅通无阻,快速推进!”
他看着窗外明晃晃的阳光,心里清楚,这次兼并案,已经成了检验他孙卫能力和立场的一块试金石。办好了,他在王区长那里就算立住了,这个常务副主任的位置才算真正坐稳。办砸了,或者稍有拖延,恐怕等待他的,绝不会是什么好结果。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办公大楼里的忙碌,一直到了下班时间。
第二天,节奏更快。各个科室之间协调的电话此起彼伏,偶尔有因为理解偏差或者标准把握问题产生的小争执,也都在孙卫的强力干预下迅速化解。那种以往常见的、为一个无关紧要的措辞就能扯皮半天的现象,再也没有出现。
到了第二天下午,大部分前置审核程序已经接近尾声。效率之高,让一些在国资办待了十几年的老同志都暗暗咋舌。
第三天上午,汇总报告开始撰写。几个业务骨干聚在小会议室里,对着文稿逐字斟酌。中午时分,一份详实清晰的报告初稿摆在了孙卫的案头。
孙卫仔细审阅着,提出几点修改意见后,大手一挥:“抓紧修改,下午两点,我要最终版!然后立刻走用印流程!”
下午两点半,带着新鲜墨香和红色公章批复文件,准时送到了孙卫的办公室。孙卫拿起那份沉甸甸的文件,仔细检查了一遍末尾那个鲜红的印章,长长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压在心里三天的那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他不敢耽搁,立刻亲自拿着文件,再次来到了区长王生贵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