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道殿后的“观星台”上,晚风裹挟着宇宙尘埃的气息,吹拂着众人的衣袍。顾十七负手立于台边,身后是三十余名新晋的后辈平衡使,他们皆是从各大文明中选拔出的精英,眼中满是对“平衡之道”的渴望与迷茫。
“今日召你们来,不为传授神通,只为解答一个你们心中共同的疑惑。”顾十七转过身,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温和却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你们初入衡道盟,学习‘平衡之道’时,是否总在纠结一个问题——何为善?何为恶?修行路上,该如何在善与恶的对立中抉择?”
台下的后辈们纷纷点头。站在最前排的年轻平衡使“林清”率先开口,他出身于一个信奉“绝对正义”的文明,脸上带着一丝困惑:“顾大人,我们文明的教义中,善与恶泾渭分明,行善者当赏,为恶者当罚。可进入衡道盟后,我发现很多事情无法用‘善’或‘恶’简单定义,这让我很是迷茫。”
顾十七微微一笑,抬手一挥,观星台中央的地面上浮现出一道黑白交织的太极图,黑白两色相互缠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便是道家思想中的‘阴阳平衡’。”他指着太极图说道,“世间万物,皆有阴阳两面,善与恶亦是如此。很多人执着于善与恶的对立,却忽略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与转化。”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曾遇到过一个修行者,他在凡间为祸一方,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按照世俗的标准,他无疑是一个‘恶人’,当受严惩。可当我动用‘宿命神通’,看到他的前世轮回时,却发现了不一样的真相。”
顾十七抬手一点,太极图中浮现出一幅幅画面。画面中,那名“恶人”的第一世,是一个善良的农夫,他勤恳劳作,乐于助人,却被恶霸欺压,家破人亡;第二世,他转世为一名书生,一心向学,想要考取功名,为民请命,却遭奸人陷害,含冤而死;第三世,他转世为一名武将,驰骋沙场,保家卫国,却被君主猜忌,最终被赐死……
“整整九世,他每一世都心怀善念,却都落得一个悲惨的结局。”顾十七的声音带着一丝感慨,“第十世,他转世后,心中的怨念与不甘彻底爆发,才走上了为恶的道路。你们说,他这一世所做的恶,真的是恶的起点吗?”
台下的后辈们陷入了沉默。林清皱着眉头,喃喃自语:“如果按照这样说,他的恶是由前世的善被践踏而产生的,那恶的起点到底在哪?”
“问得好!”顾十七赞许地点了点头,“如果每个人都是因恶而生恶,那么恶的起点在哪?同样,所谓的善良也是一个道理。如果一个人一生行善,是因为他前世积德,得到了善报,那么善的起点又在哪?”
他走到太极图中央,目光深邃地看着众人:“其实,善与恶,追其本源,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无形’。”
“无形?”台下的后辈们异口同声地发出疑问。
顾十七点了点头,解释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宇宙的本源,它无形无象,却孕育了世间万物。善与恶,就如同道所孕育出的阴阳两面,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没有绝对的善,也没有绝对的恶。”
他抬手一挥,太极图中的黑白两色开始旋转,逐渐融合成一道灰色的光芒。“这灰色的光芒,便是善与恶融合后的形态,也是‘道’的形态。它无形无象,却包含了善与恶的所有特质。”顾十七说道,“当你们真正理解了‘道之无形’,就会明白,所谓的善与恶,不过是人们根据自己的认知和立场,对事物做出的片面定义。”
站在林清身边的另一名后辈平衡使“赵昊”,出身于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文明,他一直信奉“逻辑与理性”,对顾十七的话有些不以为然:“顾大人,您说善与恶的本源是‘无形’,可在我们的认知中,任何事物都有其客观的定义和标准。如果善与恶没有明确的界限,那我们在执行‘平衡之道’时,该如何判断是非对错?”
顾十七看着赵昊,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赵昊,你陷入了一个误区。‘道之无形’,并非指善与恶没有界限,而是指我们不能用固定的、片面的标准去定义善与恶。在执行‘平衡之道’时,我们需要做的,不是简单地判断一件事是善是恶,而是要综合考虑这件事产生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它对宇宙平衡产生的影响。”
他抬手一点,太极图中再次浮现出一幅幅画面。画面中,一个文明为了发展科技,大肆破坏环境,导致生态失衡;另一个文明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拒绝发展科技,导致文明停滞不前。“你们说,这两个文明的做法,是善还是恶?”顾十七问道。
台下的后辈们面面相觑,一时间难以回答。林清思索了片刻,说道:“第一个文明破坏环境,导致生态失衡,这是恶;第二个文明保护生态环境,这是善。可第二个文明拒绝发展科技,导致文明停滞不前,这又似乎是恶。”
赵昊也点了点头:“从逻辑上讲,这两个文明的做法都有其合理性,也都有其弊端。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善或恶来定义它们。”
“没错!”顾十七说道,“这就是‘道之无形’的真谛。在宇宙中,很多事情都是复杂的,不能用简单的善和恶两个词来定义。我们作为平衡使,要做的就是在这些复杂的事情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让宇宙能够在平衡中发展。”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当你们拥有‘宿命神通’,能够看到一个人的前世轮回时,你们就会明白,每个人的行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受到前世经历的影响。一个人这一世所做的恶,可能是由前世的善被践踏而产生的;一个人这一世所做的善,可能是为了弥补前世的恶。”
“所以,在执行‘平衡之道’时,我们不能只看一个人的表面行为,还要了解他行为背后的原因。我们要做的,不是简单地惩罚恶人,奖励善人,而是要帮助那些因恶而生恶的人,化解他们心中的怨念与不甘,让他们重新走上正途;同时,也要提醒那些因善而生善的人,不要骄傲自满,要始终保持一颗谦逊的心。”
台下的后辈们听得入了迷,他们脸上的迷茫逐渐消失,眼中露出了坚定的光芒。林清说道:“顾大人,我明白了。‘平衡之道’,并非是要在善与恶之间寻找一个中间点,而是要理解善与恶的本质,化解它们之间的矛盾,让它们在宇宙中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共同促进宇宙的平衡与发展。”
赵昊也点了点头:“我也明白了。‘道之无形’,方为大道。我们作为平衡使,要做的就是摆脱固有的认知和立场,以一种包容、客观的心态去看待世间万物,用‘平衡之道’去守护宇宙的平衡与秩序。”
顾十七看着台下的后辈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很好!你们能够理解‘道之无形’的真谛,说明你们已经真正踏入了‘平衡之道’的大门。未来,宇宙的平衡与发展,就要靠你们这些后辈平衡使了。”
他抬手一挥,观星台中央的太极图缓缓消散,化作一道道金色与绿色的光芒,融入了后辈们的体内。“这是我给你们的‘平衡印记’,它会帮助你们更好地理解‘平衡之道’,感知宇宙的平衡。”顾十七说道,“希望你们能够坚守‘平衡之道’,不被善与恶的表象所迷惑,成为一名合格的宇宙平衡使。”
后辈们纷纷向顾十七躬身行礼:“多谢顾大人指点!我们定不负您的期望!”
顾十七看着后辈们坚定的眼神,心中充满了希望。他知道,只要这些后辈平衡使能够坚守“平衡之道”,理解“道之无形”的真谛,宇宙的平衡与发展就一定能够得到保障。而他自己,也将继续在“平衡之道”上前行,为宇宙的平衡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晚风再次吹拂过观星台,带着宇宙的气息,仿佛在诉说着“道之无形”的奥秘。而在观星台上,一群年轻的平衡使,正带着对“平衡之道”的理解与坚定,开启属于他们的修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