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黑衣沙门 > 第4章 后记:灵山法会布慈云 双圣开坛演妙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章 后记:灵山法会布慈云 双圣开坛演妙音

【定场诗】

宝刹森严列众僧,如来迦叶启金绳。

慈心为舵航生死,慧语如雷震葛藤。

未说法先垂善目,欲闻经早肃尘膺。

从今悟得真如理,不负灵山粥饭僧!

第一折 宝殿森严候圣训 迦叶如来降法坛

却说佛界弟子闻听如来与迦叶尊者将联合授课,皆雀跃不已。未时三刻,钟鼓齐鸣,二十四诸天持幡引路,如来丈六金身端严殊妙,迦叶尊者僧袍补丁泛金光,二人踏莲花而至大雄宝殿。但见台下弟子分三排而立:前为沙弥,中为比丘,后为菩萨行者,皆合十低眉,殿内针落可闻。

如来目光如春日暖阳,遍照大众,忽抬手指殿外菩提树,其叶竟化作金蝶,绕殿三匝,每只金蝶翅上现「慈悲」二字。迦叶尊者轻挥「扫心帚」,帚端飞出无数莲花,落于弟子肩头,莲花蕊中隐现「众生皆苦」影像:或饥民啃树皮,或病者卧街头,或囚徒受刑杖,看得沙弥们眼眶湿润。

第二折 世尊开示慈悲道 悲愿原为渡世舟

如来以「狮子吼」音声说道:「诸弟子听着!慈悲非妇人之仁,乃无漏智慧所生。昔我为雪山童子,舍身饲虎,非图名闻,乃见饿虎啖子,痛彻心扉,故发愿:『众生不成佛,我终不涅盘』。」言罢,殿中现「舍身饲虎」全息影像,虎食其身时,童子眉间无一丝嗔恨,唯有怜悯之光。

「今问汝等:」如来声如洪钟,「见屠户杀生,当生何心?」

沙弥阿难陀答:「当生悲悯,为其说因果法。」

比丘昙无德答:「当生惋惜,叹其造业堕苦。」

菩萨行者慧空答:「当生欢喜,因其未来必遇善缘。」

如来颔首:「阿难陀知慈悲之表,昙无德知慈悲之里,慧空知慈悲之究竟。须知慈悲有三层次:一曰「爱语慈悲」,以软言慰喻;二曰「利行慈悲」,以行动助益;三曰「无缘大慈」,视众生如己,无亲无疏。」

第三折 迦叶演说修慈法 历劫方知愿力坚

迦叶尊者向前一步,僧袍上补丁化作「慈悲历程图」:初为沙弥时,见母虎丧子哀鸣,曾彻夜陪伴;中年为比丘,于瘟疫中背死尸出城,累至吐血;晚年为菩萨,入修罗场化导魔众,被毒龙咬伤却为其敷药。「诸弟子看这补丁,」他轻抚袍角,「每一块都是一次心痛,每一道针脚都是一声誓愿。」

继而开示「修慈四步法」:

自他相换:每日静坐,观自己与众生互换身份,如设想「我是那受饥孩童」「我是那被宰耕牛」;

慈心观想:对亲友、仇人、路人依次观想「愿你无病苦,愿你得安乐」;

身行践履:每月至少行一「难行之慈」,如为乞丐洗疮、为仇人祝福;

三轮体空:知「能施、所施、施物」皆空,离相修慈,方契真如。

第四折 双圣垂范传真谛 弟子感悟泪满襟

说话间,有小沙弥因晕血倒地,如来指尖滴「八功德水」于其眉心,沙弥醒来后,忽见殿柱上有蚂蚁爬行,竟主动以米粒喂食。迦叶尊者指此景道:「看!慈悲不在口头,而在足下。」

又有比丘起身发问:「若遇极恶之人,如修罗族屠戮众生,当以慈悲容之,还是以武力制之?」如来未答,却见殿外飞来一只恶鹰,追逐一只鸽子。迦叶尊者以袖笼住鸽子,对恶鹰道:「你饥可食我臂肉,莫伤此鸽。」言毕,臂上鲜血渗出,恶鹰见状,竟啄食地上草籽,展翅而去。

「诸弟子看,」如来道,「慈悲若有智慧,便如双刃剑:对善者,以甘露滋之;对恶者,以金刚伏之。昔阿罗汉降伏毒龙,非以神通,乃以慈心观其往昔善根。」

第五折 法会圆满播善种 风送清香满大千

讲课毕,如来与迦叶尊者亲手为弟子们佩戴「慈悲徽章」:正面刻观音菩萨洒净图,背面刻「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忽有天风乍起,将徽章金光吹向四方,东土长安的行愿沙弥、西洋锡兰山的比丘尼、北地荒漠的苦行僧,皆见眉间金光一闪,如遇暖流。

是夜,佛界弟子皆做同梦:自己化作莲花,花瓣上露珠映出众生笑脸;或化作桥梁,渡万千人过生死河;或化作明灯,照破无明长夜。梦醒后,沙弥们发现枕畔多了一枚橄榄核,核上刻「慈」字 —— 此乃迦叶尊者以大神通所化,寓意「慈悲虽小,能生万善」。

尾折 欲知后学如何践 且看他年扫心人

却说行愿沙弥在长安得感应,于梦中见灵山法会盛景,醒来时手中多了一本《慈悲方便论》,扉页有迦叶尊者题字:「慈悲不是打落牙齿和血吞,而是磨平棱角照肝胆。」他遂依书中「街头慈心术」,每日在西市为乞儿编草鞋、为商妇解愁结,竟引得胡商们也学念「阿弥陀佛」,将赚得银钱分出三成施贫。

正是:

一堂法课重千斤,慈字当头抵万钧。

莫道灵山高远甚,心田种得自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