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县纺织厂的锅炉房蒸腾着热气,二姐沈秀兰将灵泉棉纱藏进废旧的染料桶时,听到身后传来鞋底蹭过煤灰的声响。她迅速盖上桶盖,转身时已换上憨厚的笑容:\"张师傅,您来添煤啦?\"锅炉工老张点点头,浑浊的眼睛盯着她的口袋——那里露出半截灵泉艾草,是虎娃让她用来防蚊虫的。

\"秀兰啊,\"老张往炉子里添了锹煤,火星子映着他脸上的皱纹,\"你们姐妹俩咋总在锅炉房转悠?\"二姐心里一紧,灵泉护身符在胸口发烫,那是虎娃在车间布置的\"警兆阵\"被触发了。她故作轻松地说:\"俺们看这儿暖和,想给春芳她们织副手套。\"

当晚,沈家收到了第一封密信。信是用匿名方式塞进后院门缝的,牛皮纸上只写着\"小心锅炉房\"五个字,字迹力透纸背,最后一笔拖出长长的墨痕。虎娃在台灯下用灵泉雾气显影,纸背浮现出隐约的齿轮图案——这是工厂里\"革新派\"红卫兵的标志。

\"是警告还是威胁?\"沈默诚握着猎枪,枪管在灯光下泛着冷光。沈默轩接过信纸,对着煤油灯转动,纸纤维间的灵泉微粒反射出微弱的蓝光:\"先按兵不动。虎娃,明天去厂里查查,看看谁最近和老张走得近。\"

第二天,虎娃混进纺织厂的职工澡堂,假装搓背接近老张。灵泉雾气在蒸汽中散开,形成微型的\"忘忧阵\",让老张放松警惕。\"张叔,\"虎娃递上灵泉肥皂,\"听说您在锅炉房看见鬼啦?\"老张打了个激灵:\"你咋知道?\"

原来,老张昨晚在锅炉房撞见一个黑影,手里抱着个发光的罐子——那正是二姐藏灵泉棉纱的染料桶。虎娃心中一惊,表面却笑道:\"肯定是您眼花,锅炉房能有啥鬼?\"他在老张背上偷偷贴上灵泉符纸,能干扰对方的记忆检索:\"您看这肥皂,去灰可灵了,俺娘在供销社买的。\"

密信的阴影笼罩着沈家。虎娃在空间里设计了\"自毁式染料桶\",一旦被强行打开,灵泉棉纱会自动溶解成普通棉絮。二姐则在车间里故意和春芳换了工位,将三号机让给别人,自己去负责老旧的五号机,降低存在感。

三天后,第二封密信出现了。这次信直接塞进了二姐的工牌夹层,打开后只有一张草图,画着锅炉房的地下结构,红点标注着染料桶的位置。小妹看着草图,突然想起上周在医院听到的对话:\"哥,那天我看见锅炉房的赵师傅在和县革委会的人说话。\"

沈默轩连夜拜访赵铁柱,在武装部的仓库里递上灵泉鹿茸:\"表叔,厂里好像有人盯上俺们了。\"赵铁柱摸着鹿茸上的灵泉纹路,压低声音:\"明天有批'四旧'物资要运去后山烧掉,你们跟着车走,把该处理的处理掉。\"

焚烧现场设在后山的废弃砖窑。二姐和虎娃混在红卫兵队伍里,看着工人们将旧旗袍、字画扔进火堆。虎娃趁机将染料桶踢进火中,灵泉棉纱在高温下迅速碳化,变成普通的灰烬。旁边的红卫兵队长点点头:\"沈秀兰,挺积极啊,以后跟着我们干。\"

密信的风波暂时平息,但沈家知道这只是开始。虎娃在工厂的黑板报上画了幅宣传画,画面中有个工人高举红宝书,遮住了背景里的灵泉符号——这是给潜在告密者的警告。二姐则主动申请去看守仓库,那里阴暗潮湿,却能避免直接接触核心技术。

深秋的某个傍晚,小妹在医院值夜班,突然收到春芳的紧急口信:\"厂里在查'特务物资',快去通知你姐!\"她立刻往纺织厂跑,路过锅炉房时,看到几个红卫兵正用铁棍撬染料桶。小妹情急之下,抓起旁边的煤块砸向路灯,黑暗中灵泉雾气迅速蔓延,形成\"迷踪阵\"。

\"见鬼了!\"红卫兵队长揉着眼睛,\"咋突然看不清了?\"虎娃及时赶到,假装扶着小妹:\"俺妹低血糖,你们别吓着她。\"灵泉雾气中的安神成分让红卫兵们逐渐放松警惕,最终骂骂咧咧地离开。

当晚,沈家在空间里召开紧急会议。虎娃展示着新研制的\"灵泉警报器\",只要有人接近关键位置,报警器就会通过灵泉雾气传递震动。\"以后锅炉房、仓库都装上,\"沈默轩看着灵泉水面,\"还有,把所有灵泉物资转移到防空洞,那边赵铁柱打过招呼了。\"

密信事件让沈家更加谨慎。二姐在车间里故意表现得笨拙,织错布、打坏梭子,成功从\"先进生产者\"名单上消失。虎娃则在县中学谋了个勤杂工的差事,方便监控学校里的红卫兵动向。小妹在医院申请调换到太平间,那里人迹罕至,适合存放灵泉药材。

冬至那天,沈家收到了第三封密信,这次信封上贴着张剪报,是报纸上的一则寻人启事:\"寻找抗战时期失散的灵泉村村民\"。虎娃看着\"灵泉\"二字,突然想起族谱里的记载——沈家祖上正是从灵泉村迁来。他在启事的角落用灵泉墨水写下\"勿念\",托老周的黑市渠道寄了回去。

密信的谜团始终没有解开,但沈家学会了与阴影共处。虎娃在空间里种了棵梧桐树,树叶的形状与密信上的齿轮图案吻合,他知道,这或许是某种暗示,又或许只是时代的杂音。二姐则将灵泉护身符换成了普通的红卫兵像章,别在胸前,时刻提醒自己:在这个年代,最安全的秘密,就是让秘密消失在人群中。

远处,县纺织厂的烟囱冒出浓烟,二姐站在仓库门口,看着雪花落在像章上。她想起虎娃说过的话:\"秘密就像雪花,落在地上时无声无息,积累起来却能压垮屋顶。\"现在,她只希望这场雪,下得慢一些,再慢一些,让沈家有足够的时间,在雪地里走出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