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纺织组厂房外,积雪已堆至窗台,沈默轩站在门口,看着县轻工局的卡车绝尘而去。车厢里装着刚仿制的改良织机部件,表面涂着从空间取出的防腐涂料,内里却是普通松木——这是沈家对\"技术分享\"的敷衍对策。他摸了摸中山装内袋里的玉佩,感受到空间内虎娃正在布置新的干扰阵法。

\"沈厂长,\"县轻工局的王干事从后面追上来,哈出的白气在眼镜片上凝成白雾,\"张科长说这织机部件的材质不对,您是不是留了一手?\"沈默轩转身,笑容里带着恰到好处的惊讶:\"王干事说笑了,俺们纺织组哪有什么保留?不过是祖传的匠人手艺,换了别人还真学不来。\"他故意提高声音,让厂房内的赵铁柱听得清楚。

赵铁柱正在擦拭织机,听到这话时手顿了顿。他望着沈默轩与王干事交谈的背影,脑海中闪过某个模糊的画面——似乎曾见过沈默轩在地下室切割某种紫色木材。但灵泉药剂的作用下,画面很快消散,只留下一片空白。

当天下午,沈家地下室的煤油灯亮得比往常更早。沈秀兰将新收到的《技术改良验收报告》摔在抗虫松木桌上,纸页上\"材质存疑\"的批注刺得人眼疼。\"他们要求派技术员驻厂,\"沈秀兰推了推眼镜,\"说是要'深入学习匠人工艺'。\"沈默诚握紧猎枪,枪管在灯光下泛着冷光:\"干脆把赵铁柱拉来当证人,就说织机是他帮忙修的。\"

虎娃却摇头:\"铁柱叔的记忆不稳,万一说出什么...\"少年从怀里掏出个小瓷瓶,里面装着淡绿色的粉末,\"这是新研制的'忘忧散',混在饭里能让他彻底忘记织机的事。\"沈默轩盯着瓷瓶,想起虎娃母亲上次发病时的模样,最终摆手:\"不到万不得已,别用这东西。先让赵铁柱出面作证,就说织机是他在县城旧货市场淘的,匠人已经去世。\"

赵铁柱被带到县轻工局问话那天,虎娃偷偷跟在后面。他藏在办公楼的竹林里,用灵泉雾气干扰监听设备,同时在赵铁柱的鞋底贴上符文石。审讯室内,赵铁柱按照沈默轩教的说辞,结结巴巴地讲述\"淘货\"经过,脑海中却不断闪现沈家地下室的画面,头痛欲裂。虎娃在窗外看见他抱头呻吟,悄悄捏碎了手中的安神符。

\"我们查过县城旧货市场,\"张科长敲了敲桌子,\"根本没有你说的那个匠人。\"赵铁柱想起沈默轩塞给他的灵泉腊肉,不知哪来的勇气,竟拍着桌子说:\"你们要是不信,就去问沈厂长!他亲眼见过那匠人!\"张科长皱眉,打发赵铁柱离开后,立刻拨通了沈默轩的电话。

当晚,沈默轩带着两瓶灵泉白酒敲响张科长家的门。屋里飘着红烧肉的香气,张科长的妻子正在厨房忙碌。\"张科长为了工作操碎了心,\"沈默轩递上酒瓶,\"这是俺们乡下酿的土酒,您尝尝。\"张科长拧开瓶盖,酒香中带着灵泉特有的清甜,眼睛立刻亮了。

酒过三巡,沈默轩开始\"哭诉\":\"不瞒您说,那匠人是俺们远房表叔,去年得急病走了,手艺没来得及传下来。\"他从怀里掏出张泛黄的\"匠人证书\",上面的公章和签名都是虎娃伪造的,\"您看,这是五十年代的手艺认证。\"张科长醉眼朦胧,接过证书看了几眼,最终拍着沈默轩的肩膀:\"算了,既然是祖传的,就算了...\"

技术封锁暂时成功,但沈家不敢有丝毫松懈。虎娃在空间里建立了独立的织机改良实验室,所有新部件都在阵法笼罩下生产,确保没有灵泉气息外泄。沈默诚则在厂房周围布置了多重暗哨,就连赵铁柱也被编入巡逻队,却不知道自己守护的究竟是什么。

某天深夜,虎娃正在空间里测试新型黄铜轴承,突然发现灵泉水位下降速度加快。他仔细检查阵法,发现有人在外围试图破解防御符文——是李建国的亲信,带着省城来的技术员。虎娃立刻启动古籍中的\"迷踪阵\",将空间入口的方位在对方探测仪上显示为普通山地。

\"沈叔,他们用了电子设备,\"虎娃在地下室汇报,\"可能和省城的科研机构有关。\"沈默轩想起表格中未来的\"科研机构检测到异常磁场\"(第293章),知道必须提前应对。他连夜拜访县武装部部长,用灵泉鹿茸换取了\"军事管理区\"的临时标识,在后山入口竖起\"禁止入内\"的木牌。

纺织组的技术封锁引起了更大的关注,省革委会下发文件,将红星纺织组列为\"传统工艺保护单位\"。沈默轩看着文件上的红章,不知是喜是忧——这意味着更多的监管,也意味着更高的政治保护。他安排沈秀兰将织机改良的\"秘方\"存入公社档案室,文件柜里还藏着用灵泉浸泡过的防虫纸。

赵铁柱的记忆始终混沌不清,却对织机产生了莫名的抵触。他主动申请调回猪场,沈默轩顺水推舟,让他负责灵兽猪的防疫——这是更核心的秘密,却也是更安全的位置。\"柱儿,\"沈默轩在他临走前塞了包灵泉草药,\"猪场的事更重要,别辜负公社信任。\"

春天临近时,纺织组的技术封锁终于得到回报。省轻工局发来通报,肯定了红星纺织组的\"匠人精神\",并拨款支持\"传统工艺研究\"。沈默轩用这笔钱在空间里扩建了灵泉林地,虎娃的\"木灵共生术\"已能稳定培育速成抗虫松木,新的织机部件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

然而,在一次例行检查中,县商业局的工作人员偶然发现了织机齿轮上的紫色纹路。沈默轩紧急启动应急预案,让虎娃在全厂散布\"紫纹是防腐药水\"的谣言,同时将染布废水故意泼在厂房外,用化学染料的紫色掩盖灵泉痕迹。

\"沈厂长,\"商业局工作人员捏着齿轮上的碎屑,\"这颜色...\"沈默轩不等对方说完,便苦着脸说:\"不瞒您说,为了防腐,俺们偷偷用了染布废水,知道这不合规,您看...\"他递上个油纸包,里面是灵泉腌制的腊肉,\"家里穷,实在没办法。\"工作人员闻着腊肉香,摆摆手:\"下不为例啊!\"

技术封锁的这半年里,沈家兄妹如同走钢丝般小心翼翼。虎娃在空间里的研究一日千里,不仅破解了更多古籍符文,还发现灵泉与织机的共鸣能提升布料的天然抗性——这种特性被他悄悄融入新产品,对外则称\"祖传抗菌工艺\"。

深冬转初春的某个夜晚,沈默轩站在纺织组的屋顶,看着虎娃在空间里点燃新的防御阵法。少年的身影在灵泉雾气中显得格外坚定,沈默轩突然意识到,这个曾经的放牛娃,已经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守护者。

\"沈叔,\"虎娃不知何时来到身边,\"您说,我们还要封锁多久?\"沈默轩望着远处的星空,想起表格中\"改革开放\"的章节(第241章),轻声说:\"直到秘密不再是秘密的那一天。\"少年点头,摸出从空间带出的新型轴承,上面的符文在夜色中若隐若现。

厂房内,织机声依旧规律地响起,每一根棉纱都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沈默轩知道,技术封锁只是漫长守护的一部分,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但只要有虎娃这样的后辈在,沈家的秘密就有延续的希望。

雪开始融化,后山的抗虫松林在春风中轻轻摇曳。沈默轩握紧虎娃的手,感受到少年掌心的温度——那是希望的温度,是在黑暗中默默燃烧的火种。他知道,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沈家的使命从未改变:守护秘密,惠及乡邻,在夹缝中织就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