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进城吃上商品粮 > 第145章 日子过得可真奢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旭平倒没觉得怎么样,家里的伙食情况一直挺好的,自从结婚单独过日子之后,他反倒觉得生活条件下降了不少。

他也跟赵家云说过几次,家里条件不差,以他们两个人的工资没必要过得这么节省。

但赵家云节省惯了,让她一个月多吃几次肉她都心疼钱。

王旭平见说了没用也就不再多说,等以后时间久了再慢慢改变她的想法。

“妈,四哥四嫂,我们过来是想借三轮车用一下,我跟小云想去我丈母娘家一趟,自行车骑着不放心,而且要带不少东西,有些拿不下。”

赵家云嘴角抽抽,悄悄的拉了拉他的衣摆。

婆婆还在呢,这么说指不定以为她把婆家搬空去贴补娘家了。

好在苏巧莲没多想,过年前本就应该回去一趟。

只不过现在已经分家了,也不需要作为婆婆的她来准备东西,至于年轻人要买什么,全看自己心意,只要别失了礼数就行。

“行,那你们早些去吧太晚了路上不方便。”

苏巧莲没问为什么晚上回去,要是说了,儿媳妇还以为她不高兴了呢。

其实赵家云之所以急着回家,是因为她今天才知道哥哥寄信回来了。

哥哥下乡有几年时间了。

他喜欢的女生主动报名下乡,他为了追求人家就跟着去了。

当时只想着把人追到手就回城结婚找工作。

但是谁知道下乡容易回城难啊,根本回不来。

要是家里有工作指标,有工作名额回城也行啊。

但是赵家条件本就一般般,只有赵父一个人有工作,一家老小靠着他那点工资养家。

所以就算赵父愿意把工作转给子女也不是现在。

不然下面还有一对正在上学的儿女该怎么办。

父母没有工作,指望哥嫂养活全家,到时哥哥还愿不愿意养活弟妹还是一回事。

赵家云还有一个姐姐,比她大一岁,去年毕业后就下乡了。

没办法,知青办催的厉害,城市里毕业生没有工作的都得下乡,一直赖在城里对谁都不好。

赵家云心里憋闷的厉害,哥哥姐姐都在乡下受苦,她却一点忙都帮不上。

家里全靠她爸一个人的工资养家,生活上也很拮据。

也不能给乡下的赵家大哥大姐一点帮衬。

所以今天回娘家,赵家云买了不少东西,把家里看得过去,能用得上的东西都装上了。

赵家云在院子里搬东西的时候心虚的频频朝大门口看过去,生怕被婆家人看见她拉着一车子的东西回娘家。

王旭平都不知道自己家里还收着这么多好东西。

好几块腊肉挂在西屋窗口,这边的房间他不常进来,还真不知道是啥时候买的。

想到这个月都快结束了,他们家只在月初的时候炒了点肉沫,然后直到现在他连肉沫星子都没再看见。

两个人一个月好歹有两斤的肉票,这日子过的还不如前些年缺吃少喝的时候。

王旭阳叹了口气,马上过年了,这和尚日子总算要结束了。

一辆三轮车后面装的满满当当的,连人都坐不下。

两人推着三轮车只能走着过去。

路上赵家云有些好奇,因为他们住的地方院子跟隔壁只隔了一个墙头,老宅每天吃什么这边都能闻到。

虽不至于每天都是大鱼大肉,但传过来的香味确实是自家的饭菜不能吃的。

哪怕没蛋没肉,也会放足了油盐调料,色香味俱全。

她长这么大也没见过谁家过日子这么奢侈的。

她跟王旭平两人上班,一个月工资加起来也有五十了,她都舍不得每天吃个鸡蛋,隔壁可真舍得。

她这么想着,也就问了出来。

王旭平挠了挠头,抓了半天却反应过来头上戴了帽子,只能挠了挠脸。

他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只要是年景好的时候,他家日子一直过得不错。

毕竟对比那些家里只有一个工人却养着一家好几口的,王家每个人都有工作,这个条件放哪儿都是不差的。

家里又不缺钱,只是碍于票据不够,不然家里日常估计会吃的用的更好些。

“其实咱家也不差,咱们两个人的工资不低,这个月随便花最多也就能花掉一个人的工资,还能攒下一半呢。

毕竟有些东西就算咱想买也没有票不是。”

赵家云不是很认同这种做法,哪能挣多少花多少。

不过她也没反驳就是了,时间久了两人才会找到合适的相处方式,包括对工资存款的想法。

“咱们今天带了这么多东西回我娘家,妈要是知道了会不会不高兴啊?”

说到底赵家云刚嫁到王家没几个月,心里对婆婆还是有些怵的。

两家住在隔壁,她每次买点什么东西都担心被婆婆看见,嫌她乱花钱。

王旭平沉默几秒:“怎么会,这是你嫁过来过的第一个年,年礼丰盛点也是应该的。”

他没好说当初几个嫂子都是六样礼,烟酒肉,点心布料,肉罐头水果罐头。

当然这个没有严格规定,全看自己心意。

但是赵家云准备的东西明显很多,就连王旭平都不知道她什么时候买了这么多东西。

两个人的工资都在她的手上,王旭平每个月只留几块钱零花,也不太过问家里存款的事情。

不过想到这确实是两人结婚的第一年,他并不想计较太多让两人闹不愉快。

赵家云家住在学校不远处的一个大杂院里,这是许多年前街道分给赵父的房子。

前后三个院子住了几十户人家,上百口子人,平时那叫一个热闹。

而赵家正住在最里面的三号院,三轮车刚到院子里,就被正在院中玩耍的孩子和正在洗涮的妇女看见了。

“哎呦,老赵家的二闺女回来啦,还推着三轮车呢,你们两口子的日子是过得真不错啊,三轮车都买了。”

“可不是,早上我看到林华出去买肉了,说是闺女要回来,小云可真孝顺,带了这么多东西回来。”

说话间婶子见王旭平把东西一样一样从车上拿下来,眼都快看花了。

通往后院的通道有台阶,三轮车上去不方便,只能把车放到中院,东西拎到后院去。

赵家豪,赵家乐早就知道今天姐姐要回来,在院门口等了好一会儿没等到,刚准备回家到厨房烤火暖和一下。

就听见中院二姐的声音,两人小跑出来帮忙。

“二姐,姐夫,我来帮你们拿东西。”赵家豪看到一大堆东西兴奋的不行,又有好吃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