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往事三部曲 > 第83章 原滋原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修改于10.5番茄原创

周六中午,灵子在单位加完班后,拖着疲惫的身体坐上了公交车,目的地是老妈家。一进厨房,她就看到老太太又蒸了一大锅玉米窝窝头,灵子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您这是又打算和我爸吃个把月的了?”

“看你说的,不还有你们一家的吗?”灵子妈白了女儿一眼,用毛巾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然后小心翼翼地从冒着热气的蒸锅中端出一屉,轻轻地放在锅台上,回头对小女儿说:“等一会儿放凉了,给你多装一些带回去,放在冰箱冷冻里,吃的时候,蒸蒸,就和新出锅的一样。”

看着满头大汗、忙碌不停的母亲,灵子有些心疼,她过去轻声劝道:“妈,如今超市里什么都有,现吃现买多方便啊,您以后还是别这么费劲巴力地做了,我冰箱里上周带回去的馒头和包子还有好多呢。”

“就知道买买买,超市里的面食哪有自己做的好吃?”灵子妈说着,又狠狠地白了女儿一眼,不满地嘟囔着:

“早和你说过,少买超市里的那些熟食品,又贵又不卫生!”

正在厅里沙发上看报的灵子爸,抖了抖手中的报纸,无奈地摇了摇头,对女儿说道:“你妈不嫌累就让她做吧,外面超市的,她也不让你买,多做些放冰箱里,也挺方便的。”

听到父亲这么说,灵子也就不再吭声了。在离开前,她还是顺从地让母亲又给她装了一大包面食带上。

如今,灵子已经很少自己在家做面食了,基本上每周都会从母亲家提回一大包馒头、包子和玉米窝头。所以,她家的早饭不是馒头就是包子和玉米窝头。

大儿子诺一对此已经有些厌倦了,每次有炒饭的时候,他都能一口气吃下去两碗。幸好,他们一家三口的午饭都在各自的公司和单位食堂吃,这正好可以调节一下口味。

窝窝头,这一过去北方穷苦人家的主要食品,承载着岁月的记忆。它以玉米面为原料,做的时候底部有留指头大小的孔,方便蒸熟,故而得名。不管是馒头还是玉米窝窝头,传统的制作方法都颇为繁琐。发酵后需加入碱面揉匀,然而碱的用量却难以精准掌控,不像如今使用酵母粉那般省事。

如今,玉米面已成为人们餐桌上备受青睐的健康食品。无论是自己动手制作,还是从外面购买,大多都是用酵母发酵而成。尽管其外表光鲜亮丽,却失去了老面发酵所独有的醇香味道。

灵子也曾数次尝试用老面发酵制作窝窝头,但成果参差不齐。多数时候,不是面没有发酵好,就是碱面的用量不当,出锅后的窝窝头硬邦邦的,口感不佳。

一个休息日,灵子心血来潮,决定在家蒸一锅杂粮窝窝头。这次,她格外用心,不仅面发得恰到好处,碱面的用量也拿捏得精准无误。此外,她还在窝窝头里加入了红枣、黑芝麻和核桃仁,使其口感更加丰富。出锅后的窝窝头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

诺一和小新向来对玉米面不太感兴趣,但这次都一口气吃了两个。丈夫肖睿也边吃边点头称赞,这一顿夸奖让灵子心中不禁有些小得意。她赶紧打包了几个窝窝头,给父母送了过去,想让他们也尝尝自己的手艺。

“呵呵,看你女儿,咋把窝窝头做成了馍,个头也没长多少,不过就她那小锅小灶,也蒸不出我做的效果。”

灵子妈举着女儿做的杂粮窝窝头给老爷子看,盼望能得到批评,谁知灵子爸拿过去吃了一口赞道:“还是灵子做的好,加了枣口感香甜。”

看着母亲脸上有些挂不住,灵子赶忙笑着说道:“爸,我这窝头可是放了十足的料呢,当然香甜啦!我妈做的那才是原汁原味,叫做天然食品。”

听到小女儿的话,灵子妈这才开心了起来,掰下一块送进嘴里嚼了嚼,说道:“嗯,确实挺好吃的。灵子,快告诉妈妈,你这里面都放了些什么呀?下回我也加点进去,你爸就爱吃甜的。”

接着,灵子妈和女儿开始认真地探讨起正宗的窝窝头应该是什么样子。“标准的窝窝头应该是上小下大,中间空心,呈圆锥状的。过去,玉米面也叫棒子面,有时候会掺和一些其他的面粉,就变成了杂合面。发面的时候,最好水多一点,用手能握住为准,再稀一点就得做成玉米饼了。”

“玉米饼子,我们那时候都习惯叫它摊花。以前北方的冬天都生火炉子,在火炉子上放一个平底铁锅,锅热了就抹上油,一般都是羊油,然后摊成一个大饼,两面煎好,出锅趁热吃,那可比窝窝头好吃多了。”灵子妈说得兴致勃勃,还对父女俩承诺道:“哪天妈妈给你们做一回摊花。”

父女俩这会同步的点点头,“好啊。”

设计部忙的时候,诺一的中饭都是部里的人给他打回来办公室吃,如果主食正好有馒头包子玉米面之类的,他总是原封不动,几次下来大家都猜到领导大概不爱吃面食,再以后谁给部长打饭,主食只取两铲米饭。

时常了部里爱八卦的女下属探寻起他们头儿为啥对面食不屑一顾的原因。搞综合的王娟停下手里的工作,仰起头,玉手托腮,眨巴着两只大眼道:

“也许他是因为吃太多面食吃伤了吧。就像我外甥女一样,说起吃饺子简直是深恶痛绝。”

这话引起大家的好奇,有女同事不以为然的说。“饺子多好吃,才不会吃伤呢。”

王娟冷哼了一下,“那是你没遇到每天给你变着花样包饺子的妈!”

随后她说起了外甥女不爱吃饺子的原因:“我外甥女从小就对青菜没什么兴趣,而我姐为了让她能摄入一些蔬菜,只好把青菜剁碎后包进饺子里。就这样,她三天两头地变换着饺子的馅料,试图让闺女多吃点蔬菜,但每天吃孩子怎么可能不觉得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