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工农兵大学生 > 第205章 图书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工农兵大学生当中,进入学校图书馆的学习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

入校最初阶段、大家都是习惯性的忙于“政治思想社会工作”、“打扫卫生人防劳动”、“种菜种红薯”;花费了那么多的时间、耽误了不少专业知识学习时间。

而后是老师满堂灌输、学生埋头死记硬背、学习方法死板狭窄被动、进入了见习阶段以后才慢慢开始书本知识联系临床实践。

图书馆,对于这些基础层次不一的工农兵大学生们来说,是必须完成规定学科学习之外的另一个层次、那还是高高在上的一种存在。

消化规定学科的内容都还困难重重的时候,哪里还会跨进图书馆的殿堂、去研究学科规定内容以外的资料呢?

第一次能够跨进图书馆大门的学生,一定是克服了胆怯陌生心态、抱着求知若渴的好奇心情、心怀仰慕踩着那一层层向上的阶梯、才敢“跨”进这所知识殿堂。

对于一位心怀胆怯和无知的初入者来说,图书馆的每间阅览室里,都堆放着满屋的报纸、画报、杂志、各种书籍,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经过了近4个学期的学习,工农兵大学生当中,已经有很多同学、对图书馆书籍资料的补充学习习以为常了。

刚刚结束了合班教室课程的77届同学,一出大教室、很多人就冲向了最近的图书馆。

一阵乱哄哄的脚步声、简直就像是百米赛跑似的一拥而进。

他们一到门口,就习惯性的把书包、书本放在门外面的置物架子上面。

人流直奔目标、只是一会儿时间、各种报夹子、各类文艺刊物、文学杂志、部分医学杂志就一扫而空了。

那么敏捷熟练的动作、分明就是一些老读者了;那般的如饥似渴、犹如进入了一次精神上的饕餮大餐。

通过了高考进入大学的这一届学生,他们的文化基础比较一致、起点明显高于76 年级的半数同学;仅仅从进图书馆的时间来看,这是一种学习的习惯、他们就能提前1年以上。

一班最先走进图书馆的学生就是洪祥笙,只要有空、他必定在图书馆内自修。

还有忆江南,她最先偏爱的却是文学读物。

洪祥笙总是在固定的位置上,正襟危坐全神贯注,浓重的眉毛紧锁、额纹显得很深;他一边翻阅一边摘录,一定是“心血管”系统的有关资料杂志书籍。

张义民这个年龄最小,心性稳沉、不太多言却又聪明好学、接受能力理解能力都很强的小学弟;他的学习游刃有余,他在图书馆还很有时间看文艺刊物中的短篇小说呢。

见到忆江南走进图书馆,轻轻拉开椅子坐下。

身旁的洪祥笙递过来一本《中级医刊》,那上面有一个病案讨论:“你来看看这个、值得细看,发表一下不同意见吧”。

忆江南觉得自己的专业水平不够,发表不了新的意见、只能同意原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闭锁不全、死于全心衰”。

见到张义民的脑袋也伸了过来,就把杂志递给了他看。

“此人肝脏有些问题、属于‘淤血性质’……电解质紊乱不明显……还是考虑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衰死亡吧?”张义民说道,他能结合中医知识、做出一点新的分析。

洪祥笙提醒道:“我考虑这个人、是否还有心肌炎……”。

忆江南非常喜欢与这些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进行这种讨论、提问:“根据什么呢?”

她不懂就问、不会装懂的。

“你们看,心脏杂音在治疗后消失、治疗中大量使用维生素c以后,症状一度有改善……”

忆江南一手托腮,只是静静地认真听他们两人的讨论。

通过这种讨论,她就更加明显地意识到自己学习当中的短板、还是不能把学习过的知识很好的贯通起来、只能对单个系统知识死记硬背,应付完考试很快就会忘记的。

她总觉得脑袋瓜子里面空空荡荡的。

每每遇到问题,有些知识点在第一时间不能立即反应出来,总要在脑海里面搜索一番,才能慢慢浮现出来。

星期天一大早,忆江南又来到图书馆。昨天的病案讨论,看到这两位男同学是如何进行融会贯通的、对她启发很大。

思索了一个晚上、感觉到自己的学习方法存在问题,需要好好进行改进了。

老师们授课都是按照一个一个系统、一门一门学科序贯进行的。

作为学生却不能如此局限自己的思维方式、一定要把各个系统各个学科融合起来、也就是除了直线型学习、还要进行片状、网状学习才行。

通过分析和研究病案就是一个好办法。

可以从一个人的总体出发、逆向回顾各个系统知识点。

从临床表现联系到医学基础知识的关联程度。

综合分析临床表现、体征特点、辅助检查结果、临床诊断、治疗经过、生理病理分析、一些表症掩盖的实质问题;通过病案讨论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这一个完整系统的过程,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就相当于“融会贯通”“醍醐灌顶”了。

她豁然开朗,终于领悟到了一个全面消化和理解知识的学习新方法,她兴奋的睡不着觉了,还有将近4个月的时间,一切都还来得及。

星期天的图书馆,照样是人满为患,到10点钟左右就座无虚席了,外面的书案前面还有好几个人一边在看书一边在排队等座位。

冬天的阳光、是那么宝贵地从那两扇窗户中直射进来,阅览室与教室相比、更加显得温暖明亮宽敞安静。

大家都自觉地选好了自己的座位,以最舒适的姿势坐下。

安静中能听见哗哗的翻书声音,读者们都凝神贯注忘掉一切、沉浸在眼前的书本中。

有人翻阅到画报上、五彩缤纷琳琅满目的艺术品、就会喜笑颜开眉飞色舞的欣赏、忘情时也想和他人一道欣赏。

北京北海新恢复的“仿膳”、那些驰名中外的精美蛋糕、菜肴被摄影家拍的美轮美奂。

沈玉其随手把它传给洪祥笙、张义民一看,无不喜笑颜开垂涎三尺、却又很是遗憾“只能欣赏、一辈子也许吃不上”。

沈玉其看着那本绚丽多彩色泽鲜艳的、歌舞杂技花卉图画体育表演摄影图片,久久不舍得释手。

张义民看到新创作的短篇小说《锁王》、小喜剧《约会》、觉得心里幽默的发痒、忍俊不禁很是难得地笑出声音来了。

阅览室里看书的人,有很多不同的神态表情动作很是有趣。

有钻研业务者在苦思冥想、有合上书页闭目沉思的、有神态悠哉发出会心一笑的、也有表情淡漠无所事事漫不经心快速翻书的;有人就像玩书一般,把书页翻得哗哗作响、偶尔停顿在一页字画的插图上,这次稍长一点的停顿中,才看到了他的一丝关注力。

有那么一个衣衫很旧的小男孩,估计是入校不久的78届新生。

他全神贯注地捧着一本《作品》、喜笑颜开地站在书架子前面、竟忘记了坐在紧挨着的椅子上。

他那脸上流露出的就是热情兴奋单纯生动,凡是每个看到了这个男孩子的人、都会发出会心的一笑。

有好几个77届的学生,戴着眼镜一副稳沉好学的模样。

他们在翻看业务杂志、时不时流露出深思熟虑的表情;这么早就知道利用图书馆藏查阅业务资料,他们的专业知识进度肯定是优先于其他同学的。

这是一个渴求知识的场所、向往精神追求的世界。

徜徉在书籍中、有无限宽阔的未来、丰富多彩的乐趣、无穷无尽的远方和鼓舞坚定的力量。

读书的世界里、时间过得特别快、人人觉得充实快乐。

休馆的铃声响起,人们都恋恋不舍放下手中的书报画册、流连忘返回味无穷一再回顾。

忆江南在这个书籍的世界里,犹如海绵吸水一般、尽情地汲取精神的养分。

全神贯注才能彻底的沉沦、忘记了一切情感的烦恼忧伤、帮助她从那种敏感脆弱自私狭隘的‘情感牢笼’中释放身心。

从情感泥潭的意志消沉中、重新觉醒振作、坚定自己的心智。

她需要崭新的清醒和坚定。

新的知识摄入犹如阳光水分粮食、可以提供她所需的一切营养、能量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