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回到2014逆天改命 > 第621章 首富的烟火人间(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21章 首富的烟火人间(二)

也正是因为这份底气,许振峰才敢放心地放下集团事务,一个人出来体验生活。

他心里清楚,就算自己离开一年半载,孩子们也能把集团打理得井井有条,甚至可能比他在的时候做得更好。

“看来,是时候给孩子们更多空间了。”许振峰喃喃自语,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他转身收拾了简单的行李,打算再在青阳市待几天。这座城市不大,节奏缓慢,充满了生活气息,让他想起了自己年轻时打拼的日子。

上午十点多,许振峰漫步在青阳市的商业街上,打算买点当地的特产带回去给孩子们。走着走着,一个熟悉的名字映入眼帘——宏图地产。

看到这四个字,许振峰的脚步顿了一下。宏图地产的董事长沈明辉,是他前一世的老对手。

上一世,沈明辉凭借着敏锐的嗅觉和大胆的决策,在房地产行业风生水起,一度成为许振峰起步阶段最强劲的竞争对手。

两人明争暗斗了多年,最终许振峰略胜一筹,但沈明辉也始终占据着房地产行业的一席之地。

没想到这一世,两人竟然又在这样的情况下“相遇”。

许振峰对当前的房地产市场心知肚明。受经济环境和政策调控的影响,房地产行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低谷期。

很多中小房地产企业扛不住压力,要么转型其他行业,要么出售核心业务板块,勉强维持生存。就算是一些大型房企,也面临着资金链紧张的问题。

宏图地产作为青阳市的本土房企,规模不算特别大,在这次行业寒冬中自然也难以独善其身。

许振峰稍微打听了一下,就得知宏图地产目前正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短缺,正在四处融资,想要撑到下一个行业高峰期。

但许振峰心里清楚,短时间内,房地产行业想要再次爆发几乎是不可能的。

当前的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刚需减少,投资客退场,库存高企,就算政策有所松动,也很难在短期内扭转颓势。

沈明辉想要靠融资撑下去,无疑是在赌一场几乎不可能赢的赌局。

如果沈明辉足够明智,最好的选择应该是壮士断腕,及时出售部分资产,收缩战线,转型到其他有潜力的行业。

但以许振峰对沈明辉的了解,这个人性格执拗,不甘心轻易放弃自己打拼多年的事业,大概率不会选择转型。

想到这里,许振峰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他拿出手机,拨通了振峰集团旗下投资公司负责人的电话。

“喂,振宇,帮我查一下青阳市宏图地产的情况,他们现在正在融资,需求是200亿。你安排人联系一下沈明辉,告诉他,这笔钱我们振峰投资可以借给他。”许振峰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电话那头的许振宇愣了一下,随即恭敬地回答:“好的,许董。请问借款期限和利息方面有什么要求吗?”

年轻的时候,许振宇一般都是直呼许振峰其名,但是年纪大了之后,他在称呼上就没有那么随意了。所以在这个时候,他总是许董许董的叫着。

“期限两年,利息按照市场行情来定。”许振峰顿了顿,补充道,“另外,在借款协议里加上一条,如果到期沈明辉无法偿还本金和利息,宏图地产就归振峰集团所有。”

许振宇有些意外,他知道宏图地产目前的状况,200亿的借款,对于处于低谷期的宏图地产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在两年内还清的。许振峰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想要借机拿下宏图地产啊。

但他没有多问,只是恭敬地回答:“明白,许董,我这就去安排。”

挂了电话,许振峰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容。他并不是非要拿下宏图地产,只是觉得,以沈明辉的性格,大概率会接受这个条件。

而宏图地产虽然目前陷入困境,但旗下的几块土地储备都很不错,地理位置优越,未来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就算短期内房地产市场没有好转,这些土地也能保值增值。

更重要的是,他想看看,这一世的沈明辉,会不会做出不一样的选择。

不过这些都不是他现在要考虑的事情。挂了电话,他继续在商业街上闲逛,感受着这座城市的烟火气息。

下午三点多,许振峰逛累了,找了一家街边的咖啡馆坐下。刚点了一杯美式咖啡,就听到一个清脆的女声在身边响起:“大叔,真的是你啊!”

许振峰抬头一看,眼前站着一个年轻的姑娘,穿着简单的白色连衣裙,扎着马尾辫,脸上带着青涩的笑容,正是他几天前在从清河县到青阳市的大巴车上遇到的林晓雅。

林晓雅是清河县大山里走出来的学生,现在在青阳师范大学读大一。

几天前在大巴车上,两人坐在一起,聊了一路。林晓雅得知许振峰是出来旅游的,热情地向他介绍青阳市的景点和美食,还许下承诺,说等她有钱了,就请许振峰这个大叔吃饭。

没想到这么快就又遇到了。

“是你啊,小姑娘。”许振峰笑着点了点头,“你怎么在这里?”

“我出来买笔记本电脑的。”林晓雅有些兴奋地说道,“大叔,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拿到‘振峰奖学金’了!两万块呢!”

说到“振峰奖学金”,林晓雅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

这笔奖学金对她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她家里条件不好,父母都是农民,还有两个正在读中学的弟弟妹妹,学费和生活费一直都是家里的重担。

这次拿到两万块奖学金,她第一时间就寄了一万八千块回家,只留了两千块作为自己的生活费和买电脑的钱。她准备来市区的碰碰运气,买一台二手的笔记本电脑。

她不知道的是,这个“振峰奖学金”,其实是许振峰专门为她设立的。

几天前在大巴车上,许振峰听林晓雅讲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和求学经历,被这个小姑娘的坚韧和乐观深深打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