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守仓虽然看起来老实,但执拗起来也是个认死理的人。

他今天,非要把那七十三文钱要回来!

他攥紧了拳头,却也只是天真的跟人家讲道理。

“其他两户人家都给钱了,就她没给钱。你爹既然是村长,不帮说理就算了,你这个做大哥的还要打人?你们村的脸都被你家丢尽了!”

那姑娘她娘也过来看热闹了,听了这话,越发觉得自家女儿是个蠢货。

前头已经给了钱了,为什么还要再给一次。

凭白出了六十六文钱,真是个赔钱货!

村长他儿子满脸得意,一脚踹翻了他的货担,剩下那些还没卖出去的帕子从货担里翻出来。

陈守仓正要去捡,可手才刚碰到帕子,就被人一脚踩在手指上,还重重的撵了撵。

“你个臭担货的,我看你是真的不想活了。”

十指连心,陈守仓实在忍不住,攥了半天的拳头狠狠打在那人的膝盖上。

一声痛喊后,不知是谁先下了手,铁锹拍在陈守仓的脑袋上。

他耳鸣了一阵,随后有什么东西从头顶流到眼角,紧接着头疼欲裂。

失去知觉前,陈守仓知道,自己完了。

宋金枝刚从地里回来,手里拿着两个水灵灵的大萝卜,还抱着一颗大白菜。

别人见了羡慕不已。

“宋大娘,你家地里的菜上个月刚种吧,现在就已经能收了?”

“宋金枝,你家地里到底是施什么肥了?怎么两个月都没有就已经能收成了?”

“这要是拿去镇上卖,这么水灵的卖相,肯定不少人抢着要呢。”

宋金枝只是笑了笑,不做任何解释。

她确实有这个打算,在生意做起来之前,她去镇上卖点小菜,有个收入也好。

再说了,镇上那个大户白家,这个路子她还是想要结交一下的。

这些菜,明天一早就给他们送过去。

已经在旁边看了半天的何氏拦下她,“宋金枝,你那个染布的生意,能不能教教我?”

“我也不会啊,这是我家老二媳妇儿教我的。”

宋金枝把借口推给了乔氏,抱着萝卜白菜就走了。

经过陈守仓家里,想起染布那天落在这里的剪刀,就准备顺道拿回去。

既然做担货郎,走街串巷得赶不少路,鞋子肯定要多做几双的。

趁着今天有时间,家里也还有点布,她回去赶着点时间,在下次染布之前就能做好了。

“娘,长安一直哭闹着要找你。”

乔氏从远处跑来,问了好几个人才找到小叔子家里。

宋金枝赶紧把陈守仓家的大门关上,“好端端的怎么哭闹起来了?”

乔氏咬咬牙,“她跟满儿玩的好好的,突然就说要找你。满儿拉着她不让走,长安……长安就急哭了。”

宋金枝心里担心是不是满儿又要发狂,这腿脚不便的老骨头恨不得跑出火星子来。

还没到家里就听见长安的哭声,她心里咯噔一下,赶紧冲到屋里。

“奶奶,小叔叔,流血了。”

满儿不懂,高高兴兴的跟着说:“流血,流血了!”

宋金枝脑袋嗡的一下。

追过来的乔氏小心的看着婆婆的脸色,一边轻声训斥,“满儿,不能这么说。”

宋金枝却只拉着长安问:“流血了?在哪里?他身边有人吗?伤得严重吗?”

她一连追问了好几句,弄得乔氏有些莫名其妙。

婆婆不会相信一个两岁孩子说的话吧?

正在疑惑时,长安指着外头,“他们把小叔叔扔到沟里了。”

宋金枝身子一晃,乔氏赶紧扶了一下。

“娘,小孩子胡说的。四弟不是去卖货了吗?怎么可能掉沟里。”

宋金枝顾不得解释,也根本听不进去其他的东西,只拉着长安往外走。

陈守仓没提过买布的那几户人家住在哪里,光是宋金枝一个人根本找不到地方。

以为带着长安能认路,可谁知,到了门口长安却不走了,只看着村口的方向,像是要等着谁。

满儿还没玩儿够,追着长安离开。

乔氏只得跟出去,谁知刚到门口,就看见一个眼生的姑娘,一路张望的找到他们家门前。

“请问,这是宋大娘家吗?”

宋金枝心下一沉,“你找我?”

那姑娘一路跑着过来的,这会儿头发衣领都湿透了。

“你儿子陈守仓被打了。大娘,你赶紧过去吧,要是晚了,我怕出人命。”

乔氏心头一紧,不敢置信的看着小长安。

她竟然还知道这些!

宋金枝心急如焚,“在哪儿?快带我过去。”

姑娘都来不及歇歇,带着宋金枝又匆匆慢慢的走了。

乔氏好不容易才把儿子哄乖了,一转头,就见陈守业一家站在院子里看热闹。

“弟妹,刚才谁来了?说老四被打了?被谁打了啊?严重吗?”

关心的话语从陈守业那张嘴里说出来,竟然有些幸灾乐祸。

乔氏不理,先帮着宋金枝把大屋和小灶房都锁起来,这才领着满儿回了屋。

王翠花呸了一口。

“这么喜欢多管闲事,真是活该你做寡妇。”

已经回屋的乔氏气得咬紧了下唇,松开时,她突然冲了出去,抄起门前的斧头,指着王翠花骂道:“满儿他爹活得好好的,你再敢造谣乱说,我,我要你的命!”

以前的乔氏受气也只能忍着,可现在乔氏竟然也学得了宋金枝的疯病。

她是真的会动手的。

王翠花打了个哆嗦,缩着脑袋跑回了屋里。

姑娘年轻,脚力好,一直都是走在前面带路的。她一边踮脚张望,不知道在看什么。

宋金枝领着长安跟在后头,一老一小,走得十分吃力。

路上宋金枝才知道,这姑娘姓周,叫周月娥,今年十七,是住在杏林镇下一个叫桂花村的地方。

可长安才刚刚有了预感不久,这姑娘就到了。

宋金枝突然停下脚步,目光上下审度着她。

“姑娘,你从桂花村赶过来最少也需要一个时辰吧,怎么这么快就到了?”

周月娥见她防备着自己,忙掏出陈守仓送的那张姜黄色,没绣花的帕子。

“大娘,我真没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