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旅行直播:开局打卡王安石纪念馆 > 第132章 打卡辛弃疾文化园(7)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2章 打卡辛弃疾文化园(7)

【可惜“知他者,二三子”,在主和是主流,主战是非主流的南宋,辛弃疾心中的“登临意”,“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也无人会”。】

【就算,他是一个难得的文武备足的复合型人才。】

【可在南宋朝廷眼中,也只是手里救火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

【湖北茶商军起事,先攻湖北,再转战江西,击溃两地守军,怎么办?搬他。】

【湖南“风俗顽悍”,“武备空虚”,农民暴动,怎么办?搬他。】

【江西旱灾,粮食歉收,物价飞涨,拉饥荒,怎么办?还搬他。】

【关键在于,辛弃疾这块砖还很有打工魂,剿茶寇,平暴动,建“飞虎军”,解饥荒,在地方上干得有声有色。】

【可惜,无论他干得多好,取得的政绩多么卓越,“归正人”身份,让他始终都得不到南宋朝廷的信任。】

叶非雪掏出了备用手机,打开相册,滑动指尖,点击手机里保存的辛弃疾官职变动图。

然后,放大,展示到镜头下,接着开口道:

【从淳熙元年被叶衡举荐,到淳熙八年冬,被言官弹劾“奸贪凶暴”、“虐害田里”、“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从而被罢官。】

【辛弃疾不是被转岗,就是走在被转岗的路上。】

“君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言官本官王蔺看向天幕,轻哼一声。

天幕咋不晓得士相,不直接说名字哩,他又不是乱弹劾,不怕说。

修豪华庄园,不要钱?辛弃疾的俸禄能支撑得了?

呵,骗哪个哟(」???)?。

就弹劾,就弹劾,咋滴?

【短短八年时间里,他就把

江东安抚参议官,仓部郎官,

江西提点刑狱,秘阁修撰,

大理少卿,湖北转运副使,

湖南转运副使,湖南安抚使,

隆兴知府,江南西路安抚使,

……等官职担任了个遍。】

【在主播印象中,转岗这么频繁的,上一个还是包黑子。】

【咱们从政二十五年,升迁二十五次,平均一年升职一次的黑脸包青天,包拯包大人。】

包黑子?

黑脸包青天??

包拯???

“希文,我记得包卿不黑啊。”宋仁宗有些怔愣,开口询问道,语气犹疑。

天幕一口一个黑,莫不是他记错了。

被询问的范仲淹捻须点头,微微一笑回话:“官家记得不错,包大人确实不黑。”

人家白着呢。

【只不过,包拯转岗频繁是因为太受皇帝信任,而不是像辛弃疾一般被皇帝疑心。】

【并且,一般都是他弹劾别人,而不是被人弹劾。】

辛弃疾: 扎心了,老铁!

辛弃疾无语,辛弃疾叹气,辛弃疾老泪纵横。

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先后四个皇帝都疑心他,他何德何能啊。

酒不醉人,人已自醉。

无力改变现实,辛弃疾只能放任自己沉溺在酒中,忘却现实。

然后,开启日常任务——

借酒骂人,不是,借酒消愁。

【正好,被罢官的同年,辛弃疾在信州城北,如今上饶信州区老城区,紧靠由茶圣陆羽开凿,评为“天下第四泉”陆羽泉,修建的带湖新居——稼轩庄园落成。】

【于是,辛弃疾便选择入住稼轩庄园,开启退隐闲居生活,自号稼轩居士。】

游历茶产地考察,正向当地百姓请教的陆羽瞧了瞧天幕,又看了看手上记下的笔记。

茶圣啊……看来他的笔记最后着成书了,儒释道有儒经、佛经、道经,那这本茶学书干脆就叫茶经吧。

提起笔,陆羽在笔记封面上挥毫写下“茶经”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值得一提的是,同一时期,辛弃疾的难兄难弟陆游也罢官退隐。】

【然后,陆游退了六年,辛弃疾退了十年。】

【从四十二岁的不惑之年,退到五十二岁知天命的年纪。】

【从宋孝宗当政,退到了宋光宗上位掌权。】

太学,陈亮放下手中书卷,抬起了头:“ 退了十年啊。”

信州与临安,仅仅相距三百多公里,辛弃疾罢官后,选择居住在信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心中还对朝廷怀有期待。

可是,这些期待终究还是错付了。

心中感慨万千,陈亮脸上露出了叹惋的神情。

【罢职闲居后,辛弃疾的满腔豪情,只能倾洒于诗词。】

【所以,我们熟知的辛弃疾诗词,很多都是辛弃疾在这一时期疾创作的。】

【家人们,最喜欢稼轩的哪句词呢?可以打在公屏上哦。】

叶非雪伸出手,素白的手指指向刻满诗词的岩石,浅浅一笑。

【也许,等会儿在岩石上,大家还能找到相应的词句。】

她的话音刚落,直播间的弹幕瞬间炸开了锅。

〖赐你一丈枫: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摆烂乐子人: 必须是这句——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政哥的狗腿子: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

〖青山松柏: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财神爷关门弟子: 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

〖……〗

望着着天幕中不断闪过的弹幕和刻在岩石上,随着叶非雪脚步移动,先后展示在所有人目光中的诗词,李世民的眼尾不禁又泛红了。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辛弃疾,他的文字,还爱它。

【当然,在此期间,除了作词,辛弃疾结识了不少朋友,与不少朋友相聚约会过。】

【其中,有一场约会超级有名,那就是史上着名的“鹅湖之会”。】

【家人们,没听错哈,主播说的就是“鹅湖之会”。】

沿着丹霞崖壁,叶非雪向西漫步缓行。

【“鹅湖之会”,历史上有两次比较着名,第一次就是以前主播提到过的,淳熙二年,朱熹与陆九渊的“千年一辩”。】

【第二次,则是主播现在提到的,淳熙十五年,辛弃疾与朋友结伴同游鹅湖。】

【这个朋友,相信除了九漏鱼外,大家都对他的名字有印象。】

【陈同甫,陈亮。】

还在感慨,字是同甫的陈亮:“???”

待到看到弹幕中飘过的“为陈同甫”“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字眼后,陈亮脸上更是写满了震惊。

好家伙,起猛了!

他成一世英豪,千古词圣好朋友了?

!(*^▽^*)。

对方还给他写赠词了?

!!o(≧?≦)o。

赠词还千古流传了?

!!!ヽ(*⌒?⌒*)?。

陈亮开启一键三连问,问答结束,嘴角比AK还难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