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旅行直播:开局打卡王安石纪念馆 > 第122章 打卡黄庭坚故里(1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2章 打卡黄庭坚故里(11)

叶非雪没有怀疑太久,因为没走几步,进士园的第二站群贤阁就到了。

凌半山,半烟半雨,十里秀水绕双井;

荟一朝,一村一姓,四八进士耀古今。

群贤阁,取“群贤毕至”之意。

故此,群贤阁主要展示的就是以“双井十龙”为代表,光耀双井黄氏门楣的“四八进士”。

叶非雪进门,把群贤阁中间引人注目的浮雕拍进直播。

【这些头戴长翅帽或头戴巾帽的十一个雕塑,就是“双井四八进士”的代表“双井十龙”和黄庭坚。】

【看到了吗?右边第一个,那个头戴巾帽,身穿长袍,左手背后,右手持书卷,目视前方的雕塑就是黄庭坚。】

摄像头慢慢靠近,从右到左,将所有人清晰地展示了一遍。

当然,后面两组,其他三十七人的雕塑也没落下。

紧接着,就是双井四十八进士的简介,与展示他们相关故事的展板。

【黄沔:

熠熠英才光慧眼——

意外落榜,却凭借落榜文章《木铎赋》,征服翰林学士胥偃,让皇帝下诏特试。】

【黄注:

文章高洁不逐流——

性格刚烈,不苟同于人,文章只愿“孤芳自赏”,死后欧阳修撰写墓志铭。】

【黄庠:

结草衔环报国恩——

荣获苏辙同款成就——因病殿试缓期举行,可惜运气比不过苏辙,到期病也没好。】

【黄痈(yong):

天生强项乐林泉——

陶渊明2.0,考中进士后担任京兆法曹,因不愿向长官下跪,摘官帽,脱官袍,拂袖而去,回家隐居,终身不仕。】

【黄廉:

法肃颜慈济苍生——

熙宁年间,新法施行,指出执法官吏不行,因此百姓受害,被任命为司农丞,赈济灾民,挽救二十五万人性命。】

宋神宗眼前一亮: 新人才get。

【黄庭坚:

文节昭彰垂青史——

都懂…………】

【黄叔敖:

常怀忧乐勤王事——

黄庭坚族弟,忧国忧民,曾因多次请求免除“不足以奉养朝廷”岭南的赋税而罢官。】

【黄?(xun):

一枝一叶总关情——

黄叔敖孙子,朱熹弟子,担任庐阳知县时,写诗劝导土匪,感动土匪,获得土匪一诺。

“程门四学士”之一的谢良佐死后,子孙流落民间,黄?四处寻找,找到后又精心照顾。】

叶非雪一目三行,扫过展板,忍不住吐槽道:

【写诗打动土匪,这,简直离谱,离了个大谱,贼好奇威力这么大的诗究竟写了个(⊙o⊙)啥?】

离谱?

哪里离谱了?

离谱不了一点,好吗?!

被土匪劫道,一首诗保命,还倒赚路费的李涉情不自禁反驳。

不过,他也是好奇黄?诗里写了啥?

当年,他路遇土匪,作的诗是这样的——

暮雨潇潇江上村,

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时不用逃名姓,

世上于今半是君。

——《井栏砂宿遇夜客》

李涉手捋着胡须,瞥了眼天幕,目光中闪过一丝憾色。

哎!可惜对方生他已亡,都不能同对方交流分享经验。

李涉的怅然,移动步伐,停留在新展板前面的叶非雪一无所知。

新展板上的中国科举大事年表,牢牢吸引住了她的目光。

叶非雪举起手机,开口讲解。

【公元605年到公元1905年,看到了吗?一千三百年,这就是科举制度在我国历史上存在的时间。】

【隋朝大业元年,隋炀帝杨广设立进士科,创立科举制为始;清朝光绪三十一年,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废除科举制为终。】

隋炀帝杨广!!!

短短五个字,硬控了直播间外,隋朝时期的群臣两次。

好内远礼曰炀,

去礼远众曰炀,

逆天虐民曰炀,

好大殆政曰炀,

薄情寡义曰炀,

离德荒国曰炀。

一时间,群臣都不知道该震惊是晋王杨广继位,还是该震惊晋王杨广继位后得了这样一个恶谥。

“天幕该不会说错了吧?”杨素不可置信地说出了众人的心声。

比起晋王杨广,还是太子杨勇平日里的表现更贴合“炀”字之意。

独孤伽罗与杨坚闻言,惊疑不定的目光中流露出几许希冀来。

可能,也许,大概,真是天幕搞错了???

要知道,阿英(杨广小名)一直都谦和有礼,勤俭节约、不近女色。

隋炀帝时期的朝臣: ……

陛下是啥样的人,他们门清,但这谥号,他们也实在不敢细思量。

先不谈它是个恶谥,就说原字奉还,就够荒谬了,它可是陛下给陈后主定的谥号。

就请问,这谥号能是后人给祖先定的吗???!!!

洞悉这一点的朝臣沉默了。

与杨广关系紧张的裴矩眉头几不可察地扬了扬,二世而亡,他们这位陛下可真厉害得紧呐。

【从这个年表中,我们可以看到隋唐明清等朝代科举经历的变革。】

【我们常说的科举,一般是指常科考试,但科举其实类似高考,是一个总称。】

【它不仅仅包括常科,还包括根据需求有针对性选拔专业人才的制科,因皇家恩典举行的恩科等等考试。】

叶非雪伸手隔空点了点表格里唐高宗所在的格子。

【制科,开始于唐高宗显庆三年(公元658年)。】

【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

【贡院,会试的考场,设立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

【“龙虎榜”,这个含金量很高的科举热词,则起源于唐德宗贞元八年(公元792年)的那场科举考试。】

【当时的主考官为中唐名臣陆贽,眼光毒辣,本科只录取了二十三位进士,一半多都是政界文坛名人。】

【其中,三人官至宰相,一人名耀古今,被誉为“文章巨公”,“百代文宗”。】

【那人是谁?相信主播不说,大家都知道。】

“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

苏轼挥毫题笔,在宣纸上落下两句话。

百代文宗,自然只能是昌黎先生韩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