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慕容浩说道:“行啊,她嘴唇和脸上之所以出现玫瑰色红晕,是因为她一氧化碳中毒了。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一氧化碳血红蛋白,其亲和力比氧气高两百倍,这导致血液无法携带氧气,进而引发缺氧死亡。你明白了吗?”

这些涉及现代医学的知识,郭小妹哪里听得懂?她不由得涨红了脸,张口结舌,不知该如何回答。

慕容浩见状,简化道:“简单说,她中毒了,毒气来自炭火。”

郭小妹见他并未嘲笑自己,才松了一口气,思索片刻后说:“不可能啊,你不是查过了吗?当时屋里有两个宫女,虽然四个角落都有炭火,但通往外界的门是开着的,下面也是相通的。两个宫女都没事,怎么偏偏贵妃娘娘中毒了呢?”

慕容浩点头道:“确实蹊跷,我得重新查一下。”

他先仔细查看屋子四周,然后来到床边,逐一检查床的四周,抬头仔细查看房顶和帷帐顶部,却一无所获。他皱眉对郭小妹说:“你站到床上去,检查帷帐各处,看看有没有孔洞。”

郭小妹脱鞋上床,小心避开贵妃遗体,查看帷帐,突然“咦”了一声,指着帷帐内侧边沿说:“这里有个小指大的窟窿。”

慕容浩心头一震,说道:“来人,找梯子来。”

大燕国的房屋不加盖天花板,直接露出房梁。

黄嬷嬷找来一架木梯。慕容浩顺着梯子爬了上去。然而他并未直接上横梁,因为他发现横梁上有几处清晰的脚印。

尽管是贵妃寝宫,横梁却少有人打扫,通常只在逢年过节时彻底清洁。横梁上会有薄尘,若有人行走,必留痕迹。

慕容浩用纸描绘了脚印的图案,然后越过有脚印的地方,来到床边。

床上方虽无横梁,但内侧有。慕容浩一看之下笑了,他已明白事情原委。

内侧横梁上的灰尘有明显擦拭痕迹,显然有人曾倒悬其上。下方贵妃床高大宽阔,借助帷帐宽度,吊在横梁上的人可藏身帷帐顶部,不被发现。

接着,慕容浩在横梁上方发现几处粉尘粘附的指纹,用胶带提取。

拿到这份证据,慕容浩心中顿时踏实了许多。只需对相关人员进行比对,便能查明真相,毕竟在皇宫内,嫌疑人的范围相对有限,排查起来并不困难。

他仔细查看现场,发现藏身横梁上方确实便于通过特制管道将一氧化碳输送进帷帐之中。

由此可见,作案者显然是有备而来,携带了能够提供炭火的特殊装置,并通过管道从顶部的那处窟窿将有毒气体输送进去。

慕容浩从横梁上下来,叫来黄嬷嬷,问道:“高贵妃当时睡觉时,是否将帷帐全部放下?”

“是的,贵妃每次休息,不论是中午还是晚上,都会将帷帐放下,这样光线较暗,更容易入睡。光线太强是无法入睡的。后来贵妃娘娘突然呕吐,吐出大量黑血,我们才赶紧将帷帐拉开,挂在挂钩上。”

情况至此已基本吻合,但究竟是谁所为,还需进一步查证。在未查明此人之前,绝不能贸然向皇帝禀报。

接下来需对相关人员展开排查,只需提取指纹即可。尽管此前已将范围限定在皇宫内,人数仍多达数千,因此还需进一步缩小范围。

慕容浩对指纹进行识别,确认其为男性所留。

男性和女性的指纹在平均脊线间距上存在差异,男性约为零点四八厘米,女性则为零点四五厘米,这一发现大幅缩小了排查范围。毕竟皇宫中女性占多数,太监数量相对较少。

慕容浩仔细观察后,发现指尖螺纹有模糊的压痕,推测此人可能经常按压琴弦。

难道是琴师,或是宫中常抚琴之人?

这一重大发现令慕容浩欣喜若狂,排查范围得以进一步缩小。他立即对黄嬷嬷吩咐道:“你马上将宫中所有会抚琴的男性,包括乐师、太监和侍卫,全部叫来。”

黄嬷嬷面露难色,说道:“这我可办不到,他们不会听我的。以前或许看在贵妃娘娘的面子上不敢违抗,现在贵妃娘娘已不在,没人再把我放在眼里。如今见到那些人,他们以前对我恭敬有加,现在却冷眼相待,唉,人走茶凉。”

慕容浩随即取出大太监穆公公赐予的腰牌,说道:“这是大太监的腰牌,你凭此去召集他们,谁敢不从,直接抓来杖责。”

黄嬷嬷大喜过望,有了这腰牌,她不仅能重振威风,说不定还能借此攀附大太监,恢复在宫中的显赫地位。她喜笑颜开地接过腰牌,立刻带领一众宫女宦官在宫中展开搜寻,很快便召集了二十几名宦官和两名侍卫,带到慕容浩面前。

慕容浩迅速提取了他们的指纹进行比对,结果却令他大失所望,没有一个匹配的。难道自己的推测出现了偏差?

慕容浩转向黄嬷嬷,问道:“所有的人都叫来了吗?”

黄嬷嬷回答:“都叫来了,所有的人。”

一旁的郭小妹突然插话:“好像你们瑶光宫的太监并没有被叫来。”

黄嬷嬷顿时显得有些窘迫,轻轻拍了自己一巴掌,说道:“对不住,我把这茬给忘了,我这就去叫。我们宫殿里确实有两个会抚琴的太监。”

说着,她便匆匆出去叫人。

慕容浩赞许的冲郭小妹挑了挑大拇指,问道:“你怎么注意到她没有叫贵妃娘娘寝宫的人呢?”

郭小妹解释道:“这两天在宫殿里也比较熟了,刚才叫来的人中没有我认识的,我就有些奇怪,难道他们寝宫一个抚琴地都没有吗?所以随口这么一问,还真被我问到了,这也是碰巧了。”

黄嬷嬷很快便带回了两个宦官,一个年约四五十岁,另一个则是年轻帅气的太监,看上去二十出头,风神俊朗,可惜是个太监,否则必定是个翩翩公子。

慕容浩提取了他们两人的指纹进行比对,迅速锁定了那位年轻帅气的太监,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太监面不改色地回答:“我叫黎远琴。”

“你会抚琴吗?”

“会的,但抚得不好。”

“我能到你住处看一看吗?”

黎远琴依旧神色平静,答道:“可以。”

慕容浩随黎远琴来到了他的住处。一眼望去,他要找的东西显然不在屋里,因为屋子布置简单,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个立柜,而立柜的门敞开着,里面仅放了几件衣服和一些杂物。

他要找的是可能产生一氧化碳的便携式火炉,应该带有一根管子。看这屋内如此简陋,那东西显然无处藏匿。

他抬头看了看上方,没有任何藏东西的痕迹,又扫视地面,同样一无所获。

于是他对黎远琴说道:“你把东西藏在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