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醉酒后,错把淮茹当老婆 > 第103章 亩产七百四十六斤六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3章 亩产七百四十六斤六两!

老队长上前,按照刚才周瞎子的回答顺序重复了一遍:\"全是水稻,三十亩稻田,收成两万一千八百斤,去掉口粮种子粮,剩下的都在这儿!\"

\"才两万一千斤,还没我们屯的……\"

靠山屯的人还在说着,突然被人一巴掌拍在背上,顿时哑口无言。

\"三十亩稻田收成两万一千八百斤???\"

粮站的工作人员打量着老队长:“同志,您是在开玩笑吧?难道连玉米之类的也被算进去了?”

“绝对不是玩笑!”

老队长点点头:“我们村总共三十亩水田,收割的稻谷重量就这么些!”

“我们村的水稻,每亩平均达到了七百二十六斤以上!”

现场顿时炸开了锅。

“尼玛!”

山屯种植水稻,每亩产量高达七百多斤!!! 这是在耍我们吗?

“王家屯的粮食是吗?”

粮站站长走出来,见送粮的老队长急忙上前询问:“王队长,刚才那边同事说的是真的吗?”

“王老九,赶紧再仔细核算一下,这事可不能出错,性命攸关的事啊!”

旁边周瞎子急切地说:“现在不是十年前了,那时候敢报一万斤,如今得实事求是,七百多斤是不是算错了?翻了一倍不止吧?”

“你赶紧核实一下,过磅再算算,张站长,先称称看。”

看着周瞎子如此紧张,王家屯的人嘴角微微上扬。

靠山屯和王家屯关系尚好,之前还跟老队长争论过,现在却先替老队长着急起来。

“周队长,别担心。”

“我能不担心吗?王老九干的事也太离谱了。”

看着周瞎子,老队长开口道:“张站长,那咱们直接看粮食情况,然后上秤称称清楚。”

“行,王队长既然这样说,那咱们就直接来,先算总重量,千万别出岔子。”

张站长注视着老队长:“粮食产量绝不能出错,今年咱们这儿倒伏的情况很严重。”

“即使没有倒伏,这样的产量也很惊人。

如果你们王家屯的产量真能达到亩产七百多斤,我亲自去县里给你们请功!”

“张站长,咱们不多说了,先称称重量。”

老队长环视众人:“我们王家屯的水稻面积大家都知道,三十亩地,经得起核查。”

“随时欢迎上级领导前来考察,一旦发现有任何虚假成分,我承担全部责任。”

其实老队长自己对这次王家屯水稻的亩产量也有几分疑惑。

尤其是听说靠山屯的亩产量后,周瞎子那种骄傲的表情就明白其他村子的产量恐怕更低。

最终只能归结于薛成远到山屯之后,方方面面都改善了。

在场的所有人中,唯有薛成远清楚增产的原因。

有一阵子他来这里捕捉蜊蛄,往田里倒入了一些空间水。

空间水流入稻田后,才让稻田的产量大幅提升。

要知道,这只是少量空间水的残留,并非全部。

“**!”

直到粮站的人检查完每袋粮食,确认干燥且为今年新粮后,将所有称重的粮食汇总。

“站长,这数字不对啊!”

“看看是不是算错了,王老九,你真是的,连个数字都算不好,瞧瞧这结果。”

周瞎子在一旁说道:“下次注意点,别把斤看成公斤了,一下少了将近一半,哪还有七百多斤!”

“张站长,这都是误会,您再重新算算,是计算出了小差错。”

听罢周瞎子的话,张站长皱眉道:“周队长,这事出错可不小,我得好好核查一下。”

“小刘,算出来多少斤,把本子拿来,看看差了多少,给面前各家村的人解释一下。”

张站长喊人把本子拿过来:“看看差了多少,应该不少,这么多麻袋,肯定有出入。”

核对本子上的数字。

扣除口粮和种子后,总共是两万两千四百斤!还多出了六百斤!

多出了整整二十斤稻谷呢!产量不仅没减少,反而增加了。

“不对吧,这是把所有的稻谷加起来算的总重量?”

“没错,张站长,正是这个数!”

“麻袋的重量扣除了吗?里面有没有混进石子之类的?”

“麻袋的重量已经扣除干净,绝对没有石子掺入!每一袋稻谷都仔细检查过了,从底到顶,都是咱东北最好的大米。”

尽管如此,张站长依然半信半疑,他拿着笔记本,披着外衣走到麻袋旁,用篓子舀了一勺查看,顿时眼前一亮。

“好稻谷呀!颗粒饱满,品质真是不错!”说着又抓起一粒放进嘴里,咯嘣一声脆响,晒得极为干燥,咀嚼时舌尖竟泛起一丝甘甜。

“太好了!这稻谷确实是上等货!”

张站长连连赞叹:“按这稻谷的品相,我觉得可以向上级汇报,直接送往京城,供领导享用!”

“但为了咱们地区的粮食安全考虑,还得先向领导请示,到底是送上去还是留作明年的种子,这事儿得慎重决定。”

“张站长,您还没告诉我们具体有多重呢?”周瞎子焦急地挠头。

站在一旁刚到的白家屯人也围观看热闹,他们巴不得王家屯造假,好让上级查下来,狠狠教训一下王家屯人。

本来就合不来,谁会希望对方过得好?

“对啊张站长,您说得天花乱坠,却没说清楚到底有多少斤,少了多少?一亩地真的能达到三百斤吗?”

“怎么了?你们白家屯一亩地能产三百斤?看看你们的麻袋,比王家屯的小多了!你们不是有四十亩地吗?粮食呢?难道都被你们自己吃掉了?”

老队长指着王家屯的人破口大骂,毫不留情:“告诉你们,有种的话就比试比试,说风凉话谁不会?要不一起种地,要么就闭嘴!一群废物,什么事不做,只知道拖后腿!”

听到老队长发火,白家屯的人顿时哑口无言,再也不敢多言一句。

与王家屯的人争论下去只会自讨苦吃。

“住口!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王家屯的稻谷确实有问题。”

“我就知道嘛,一亩地能产七百多斤?就算把王家屯的人都埋进地里当肥料,也不可能长这么多吧!”

“就是,一亩地七百多斤!连玉米都没这么高产,这不是胡扯吗?”

白家屯的人还想争辩,突然发现有人从旁边冲出来,揪住了最初发言的人:“你什么意思?想害我们村是不是?”

“再说一遍试试?”

这时,白家屯的人才注意到不知何时,王家屯的一个带枪的人已经站在他们面前,直接将枪口对准了讲话的人。

“说!继续说!你不老实交代,我就崩了你!”

“妈的,不说话能死啊!叽叽喳喳,你以为自己很厉害?有本事当初打你们村的时候你倒是勇敢点!”

“光靠一张嘴在这瞎嚷嚷?抗日的时候你怎么不在场?说不定早就被你说没了!”

张站长瞥见混乱的场面,急忙招呼粮站工作人员上前调解。

“怎么动起枪来了?同志,把枪放下!”他对王家屯里拿着枪指着白家屯方向的人说道,“交公粮是国家的任务,谁都不能耽误,动枪像什么话?”转过身又面向白家屯:“说风凉话有意义吗?想逞英雄?产量问题我说得不对?你在这儿指手画脚的?”“人家一放手你就得命丧黄泉,你自己亏不亏?一条命换一条命?”“二毛,把枪收起来!都当爹的人了,还急匆匆的像什么话!”

远处的老队长喊道:“周围几个屯的人都在看着呢,咱们不能先动手,不然说不清道理,谁会说我们王家屯欺负他们一个屯?”人群爆发出一阵笑声。

白家屯的人脸一会儿白一会儿红,情绪激动。

“张站长,您干脆说清楚具体数字,咱们好解决问题,赶紧吃饭。”

张站长回到队伍前,翻开手中的笔记本:“刚才王家屯交粮的数量已经统计完毕,包括亩产量。”“为了让大家清楚明白,我现在公布一下!”“王家屯共有水田三十亩,此次上交的是水稻。”“加上种子和口粮,总共两万两千四百斤,还多了六百斤!”“平均每亩地多出了二十斤水稻!单产达到了七百四十六斤六两!”“全部是特级稻,能直接供应给首都领导,质量比公社任何村子都要好!”

话音刚落,周围其他村子的人议论纷纷,震惊不已!

三十亩地竟产出了两万两千四百斤水稻,亩产七百四十六斤六两!而且全是优质稻,可以直供中央!

天呐!长白山这片区域的村子从未见过如此盛况,粮食既高产又高质量,好事都被王家屯占尽了。

其他村的人望着王家屯村民,满是羡慕之色。

王家屯名声肯定会传出去,随后定会有领导来考察、慰问,甚至学习经验。

到那时,政策倾斜和特殊资源供应无疑会向他们倾斜。

正在大家思考时,忽然有人喊了起来:“不对劲!我要王家屯!”

第一百三十六章:山屯的第一辆自行车,遭遇搅局者

众人循声望去,还是白家屯的人,就是刚才被二毛用枪指着的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