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吴文无奈地看着吴勇:“我这种情况,下山就要报备,还得把机器送回去。”

“你一个人在这放,我回去就得被开除。”

“等我腿好了,可以直接去扫街了。”

众人正说着,外面薛成远敲门进来。

“怎么了?我才刚回来就听说摔着了?”

“命啊!”

“什么命不命的,摔着了就好好治就是了。”

看着吴文:“回去好好养伤,在我们这儿摔着了,我们肯定担责任的,到时候老队长咱们带点东西给吴文送下去。”

“放电影这事不可能就这么算了,以后还要指望你上山给我们放几场电影呢!”

“对,成远说得对,吴文,这次真是对不起你了。”

“晚上给你赔礼,再喝一杯。”

“还喝啊?”

“开玩笑开玩笑的。”

到了第二天,天一亮,王家屯这边就安排好人手,准备送吴文和吴勇两兄弟下山。

“把这些东西都运到山下去,一定得亲手交给吴文同志!”“明白啦,老队长,您就放一百二十个心吧!”伴随着骡子车缓缓启动,朝着村外驶去。

村里的孩子们依依不舍地目送着放映员和机器渐渐远去。

“才看了两部电影呢,怎么就结束了?好不容易有点乐子,就这样没了。”

“好了好了,别傻站在这儿了,快 ** 室继续上课!”时光飞逝,转眼到了农历三月十八。

春天来了,融化了山屯的积雪,带来了满山的青翠。

沐浴着春风与温暖的阳光,孩子们的琅琅书声回荡在整个山屯。

过往的男男 ** 、老老少少都小心翼翼,压低嗓音说话,唯恐打扰到正在学习的孩子们。

经过三个月的教学,村子里的孩子已经能够认出一些简单的汉字,写出自己的名字,还能背诵两三首五言古诗。

他们甚至能做加减法算到超过手指脚趾的数量。

对于山屯的人来说,这可是件大事。

因此,王家屯的人们格外珍惜这次孩子们学习的机会。

“这几天课就由辛老师带着你们上了。”

薛成远走出教室,回家整理东西,准备下个月下山。

于老头交代的任务快要完成了,答应过的事,无论如何都要做到。

“这次去吉春,要不要我陪你一起去?”

辛琇晶帮忙收拾着问。

“我自己去就行,这么远的路,来回折腾一趟就够难受的了,难道还要再经历一次吗?”

“也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觉得你一个人在路上没人说话太孤单了,我和你一起去的话,至少还能聊聊别的。”

“好了好了,别瞎想了,咱们是去办事的,又不是不回来。

家里还得你帮忙照看,教学也不能停。”

“家里的狗、猫、鹰之类的,不是也都得你来喂?”“那不是猫,那是花豹!”

辛琇晶哭笑不得:“哪家的猫长得像花豹啊!”“随便怎么说,爱怎么想就怎么想。”

这次特意提前安排好了时间,并且通知了下面的人,还把车票早早买了好。

去吉春可是个大都市,村里还有人托薛成远帮忙带东西回来。

在他们看来,县里的东西远不及吉春这样的大城市好。

“成远,我已经给你安排妥当了!”

老队长敲门进来,看到正在整理行装的薛成远说:“明天一大早就有人开着拖拉机去吉延,到时刚好在山脚下接你,再直接送你到吉延车站,然后你从那儿坐火车去吉春。”

“这样多方便啊,省得再折腾倒车了。”“好的,谢谢您老队长,还得麻烦您跑这一趟。”

“看你这话,你的事就是我们的事,整个村子都得操心。”“这次去吉春,路上要多加小心,一定要平安归来。”

老队长又叮嘱道:“千万记住,安全第一。

要是出了什么意外,那些屯里帮你买的东西就都不要管了,丢了也没关系。”

“只要能回到王家屯,什么都少不了。”“行吧,老队长,您说了不止一遍了。”

薛成远无奈地说:“我从四九城过来这么远都没问题的。”

“你就安心待在王家屯等我回来,到时候一起去山上摘果子、挖野菜,还有一起到湖里捉鱼!”“一想到湖里的冰融化后,里面的虾米、泥鳅之类的食物,我就嘴馋。”

“那就更得安全回来了!”老队长语重心长地望着薛成远:“我们屯里缺什么都可以,但就是不能少了你。”

“成远。”

“你一定要记住!”

此刻,在从陕北开往吉春的列车上,无数身着绿色军装的士兵靠着座椅休息。

他们是最新一批入伍的新兵。

此次,他们将被派遣至东北那片神秘的黑土地,至少要在那儿待三年。

三年时光,都将在这片土地上度过。

若在这段时间内,士兵未能得到提升,那么这些人将全员退伍,返回原籍。

要知道,如今参军可是人人争相追逐的机会。

一年四季,每人可领取四套军装,包括两套夏秋装和两套冬春装。

军队提供食宿,并发放补贴,这样的好事谁能拒绝?

因此,这三年里,所有人都会努力表现,以免回去后与现状相比差距太大。

“钟跃民,你为何想着去东北?那里可真冷啊,比京城冷多了。”

一个身材魁梧的年轻人一脸疑惑地看着面前的人问:“留在本地不行吗?非要去北方?”

“不是啊,张海洋,你怎么好意思说我?”钟跃民没好气地盯着他,“你怎么不问问你自己,你小子怎么就跟我坐同一辆车了?”

“咦?现在坐在我对面的你,能告诉我为什么吗?”

“我是意外才被派到东北的,再说我在东北还有熟人!”

“我不是意外,我是自愿来的!我也有人认识!”

钟跃民靠在座位上,望着窗外:“既然是当兵,不如就选个有熟人的地方吧。”

“你在东北还有熟人?”

张海洋愣了一下看着钟跃民:“不对劲啊,咱们两个大院里的人都认识,好像没有人去东北的。”

“313去的最差也就是你和郑桐,陕北那边吃得还好吧?”

“香得很!”

钟跃民看着张海洋:“你还没尝过陕北的羊肉吧?味道很香,你无法想象。”

“羊汤泡馍,我天天吃,你吃过吗?”

“别扯了!一天到晚就瞎聊,你能在陕北吃羊肉,我在京城都能吃上龙肉!”

说着张海洋急忙问道:“快跟我说说,东北到底有什么熟人,不会是你在外面认识的什么杂院的人吧?是不是那个叫李奎勇的?”

“不会是,李奎勇跟我一起在陕北待过,还偶尔碰见过几次。”

“他是谁?我认识吗?”

“你认识,不但认识,还是从小认识的。”

“从小认识?”

这让张海洋有些摸不着头脑,从小认识的还有谁去了东北?还想再问时,钟跃民闭口不谈,气得他都想揍这小子一顿。

王家屯。

薛成远收拾完东西,到了晚上,屯里的黄挺、王伟强和二毛三人一起送他下山。

“说实话,我还没去过吉春。”

几人在黑夜中举着火把,带着手电筒下山时,黄挺突然说道。

“真的假的?黄哥,你当兵是在哪里当的?”

“北边,离这儿不远。”

“你们没坐火车过去吗?”

“去北边不一定非要经过吉春。”

说着黄挺突然想起什么:“对了!年前我给我堂哥寄出的信你还记得吗?”

“记得,那信是我写的,我能不记得吗?”

薛成远想起自己刚到长白山时,计划在那里种植大棚蔬菜的事情。

黄挺有个堂哥在黑哈石油厂那边,想着能否托关系弄些塑料布来。

但没想到过了几个月,一点消息都没有。

薛成远总不能把种在空间里的蔬菜拿出来,要是拿出来,怎么解释这些东西的来源呢?

“他说有办法弄到,但需要用别的东西交换才行,他自己没有权利。”

“等秋天再说吧。”

薛成远挥了挥手:\"现在雪都开始融化了,再找塑料布也没什么意义,改天再说吧。

\"

\"哎!\"

\"你们先回去吧!我就先走一步了!路上小心点!\"

上了拖拉机后,薛成远向周围的人打了个招呼,拖拉机轰隆轰隆地冒着黑烟渐渐远去。

\"同志,你是哪个单位的?怎么认识我们老队长的?\"

薛成远坐在摇晃的拖拉机上,忍受着嘈杂的声音,大声喊道:\"你们王家屯的大队长是我父亲的战友!我该叫他叔叔!\"

\"原来是这样,这次真是麻烦你了!\"

\"别客气!\"

薛成远万万没想到,这位老队长的关系网如此广泛,到处都有认识的人。

等拖拉机把他送到吉延后,打了个招呼,对方就开着拖拉机离开了。

薛成远走进火车站,等待列车的到来。

站内人不多,火车也是一周才开一次。

如果不是因为这里是边境城市,恐怕连铁路都不会有。

从吉延到吉春一路奔波,总共花了三天时间,确实挺慢的。

更何况从吉延到吉春还得绕路,时间自然更长了。

三月二十二日,伴随着一声汽笛鸣响,火车缓缓冒着白烟驶入吉春车站。

\"吉春车站到了,请同志们带好行李,注意别落下东西!\"

薛成远背着从四九城带来的包,穿着一身军绿色衣服下了车,再次回到了这个熟悉的车站。

比起从长白山回来时,这一路已满是春意。

长白山的高海拔延缓了春天的脚步。